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約束性指標"促建和諧社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14:27 來源:
    專題:網友評兩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3月5日,人大代表聽取或審閱了《政府工作報告》等四項內容。許多人注意到,今年的報告中在談到“十一五”規劃時,出現了八大約束性指標。這八大約束性指標,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新的發展理念,一種追求綜合、協調、全面、和諧發展的新思維。

  八大約束指標的出臺,是對中國國情的科學分析。比如在資源環境方面,近年來我國主要依靠“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式的粗放增長方式實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讓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接近極限。以2004年為例,我國萬元GDP能耗高達1.58噸標準煤,是發達國家的3~11倍。而且,全國能源消費增長已連續四年高於GDP的增長速度。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轉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淡水、土地、能源、礦産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特別是在中國連續幾年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如何更快、更優、更好地發展,成了政府思考的重要課題。

  八大約束性指標的出臺,是新形勢的要求,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十一五”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必須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樹立“五個克服和五個樹立”:要克服以前更多地關注增長速度的觀念,樹立速度、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的新觀念;要克服只注重經濟增長而忽視環境的觀念,樹立注重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相統一的新觀念;要克服只注重城市而忽視農村的觀念,樹立城鄉協調發展的新觀念;要克服不計成本的舊觀念,樹立構建節約型社會的新觀念;要克服等靠要的舊觀念,樹立開拓創新、鼓勵創業的新觀念。因此,八大約束性指標的出臺,體現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成果,表明的是政府維護群眾利益的堅定態度,展示的是政府在駕馭經濟和社會方面成熟的經驗。

  八大約束性指標,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過去一直強調環境保護,希望建設青山綠水,讓人們生活在藍天白雲下面,但個別地方總是只追求GDP的速度。他們要的是數字,要的是政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既提出了GDP的速度,也提出了GDP的質量: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保持1.2億公頃;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率達到20%;這樣一來,考核指標中多了一些質量的要求,將對今後地方的發展産生鮮明的導向作用。這樣,我們在發展方式、發展手段上,將更多地和發達國家看齊,國人可以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我們期待已久的綠色GDP。

  八大約束性指標,需要我們轉變執政方式,需要我們用科學的發展觀去深刻認識。我們的各級地方政府,應該樹立新的政績觀,把約束性指標作為衡量自己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條件,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讓人民感受我們發展的新思維、新成果、新境界。(作者:王君文)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