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瞻望十一五:致力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3日 10:27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專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人民日報消息: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把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作為關係全局的重大任務

  ●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強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建設。

  ●發展規模經濟,實現規模效益。主要通過市場作用和必要的宏觀引導,進一步打破行業、地區、所有制界限,推動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充分發揮現有企業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復生産和建設。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

  ●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調整農業生産結構,加強農業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全面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重點的綜合改革。

  ●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産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採取綜合措施,廣泛開闢農民增收渠道,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有序轉移,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作出的總體戰略部署

  ●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包括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和扶持機制。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産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根據各個區域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實行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

  ●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重視發揮城市群的集聚效應。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發展

  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致力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改善技術創新的市場環境,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諮詢、技術轉讓等仲介服務。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採購等政策,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利用好全球科技資源,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建立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加大保護知識産權的執法力度。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

  ●繼續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快教育結構調整,著力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要實現新階段的發展任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仲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加強和諧社會建設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積極促進社會和諧。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合理確定保障標準和方式。

  ●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範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産品生産經營機制。

  ●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