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五”期間我國百姓生活質量“步步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9日 23:31 來源:新華社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記者李薇薇 楊維漢 李菲)家住北京延慶縣八達嶺鎮裏炮村的曹慧英自從2002年在自家的“農家小院”搞起民俗旅遊接待,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2002年旅遊收入就有5萬多元,而到了2005年,她們家光接待遊客就進賬35萬多元。現在,曹慧英不僅在城裏買了新房,還把兒子送到國外讀書……

  曹慧英一家的致富之路正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過去的5年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給億萬人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錢袋子越來越鼓了,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了。

  200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253元。而2005年,這兩個數據分別上漲到10493元和3255元。

  收入的較快增長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對於春節這樣一個傳統的節日,以往一進臘月,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儲存足夠的“吃食”。而現在,市場上貨物越來越豐富,並且隨時可以買到,這讓不少人“省略”了這一環節,許多家庭的年夜飯也都從自己家中移到了餐館飯店。

  人們過節方式的改變還不僅僅體現在“吃”上。在北京某機關任職的沈先生2005年春節帶全家人到海南旅遊。在山東濟南,2005年春節期間赴港澳旅遊的團隊呈現猛增趨勢……以往人們習慣呆在家裏過節,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一家人外出旅遊過春節。來自國家旅遊局的消息指出,現在以假日旅遊為標誌,中國國內旅遊進入大眾化消費的新階段,2005年中國城鄉居民平均出遊率達90%以上。

  2005年,中國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其中,餐飲業零售額比上一年增長17.7%、通信器材類增長19.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8%、汽車類增長16.6%……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居民的消費結構繼續從基本生活型向現代生活型轉變,反映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著和基本生活用品支出的比重大幅下降,而體現發展與享受需求的住房、汽車、通信、旅遊休閒消費大幅上升。

  “自行車王國”是以往外國人到中國的“第一印象”,而如今中國的不少地方已經進入了“汽車社會”。2005年,中國的汽車需求量為640萬輛。在北京市場,月均銷售汽車約4萬輛,其中多為私人購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經濟信息部部長于健龍表示,隨著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中國汽車的需求量還將大幅提升,預計到2008年將接近1500萬輛,相當於目前全球汽車需求總量的四分之一。

  此外,中國城鄉人均居住面積進一步提高。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介紹,2005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預計將超過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6平方米。“十五”期間,全國城鄉住宅竣工面積年均近13億平方米,城鎮住宅市場化率由2000年的38%提高到2005年的67%,2004年居民用於購買商品住房消費支出額比2000年增長了1.67倍。目前,全國住房質量和配套性能不斷提高,綠色環保開始走進家庭和社區,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僅僅表現在衣、食、住、行這些方面,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更是極大地方便了百姓生活。“十五”期間,中國電信業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網絡,固定和移動電話網絡規模躍居世界首位。截至2005年底,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7.46億戶,在1億多因特網用戶中,寬帶高速上網者已過半。

  中國居民家庭經歷了對彩電、家用電腦等現代化耐用消費品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和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後,攝像機、數碼相機等高端電子産品已開始步入尋常百姓家。對於珠寶首飾這樣的“奢侈品”,人們的消費能力也越來越高。國際鉑金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近兩年來,中國珠寶玉石市場的年銷售額均超過了1000億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中國已成為世界珠寶首飾的主要消費國。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