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新農村正在悄然“奠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7日 16:27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這是當年電視劇《劉羅鍋》的主題曲。它唱的是一曲真理。如果以此來衡量當下三農以及有關的政策,農村老百姓是交口稱讚的。

  這是我今年回到農村過年所聽到所看到的。

  不再徵收農業稅,土地又重新變成了老百姓的命根子,即使由於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田地裏的勞作實在照應不過來,在不妨害別人家的情況下,一些坡地被栽上了速生樹或經果林。出去打工的,由於這兩年各級狠抓了進城務工人員工資及時發放,回來過年的人們腰包裏都鼓鼓的。這些錢用來幹什麼?對於農村人來説,第一要蓋一幢好房子。於是在我的家鄉,沿路邊或者片片樹林中,一幢幢小樓拔地而起。有的已經蓋到了三層。茅草房基本不見,即使保留的也是用來堆放雜物。這些小樓外刷白漆或貼著白瓷磚,二層或頂層回廊的立柱有的乾脆模倣城裏,用的是羅馬式的造型。蓋好了房子的,這些錢便用來提高生活質量和抓好下一代的教育。青年人基本上開始用摩托車作代步工具。我的一個親戚的兒子,過年前便用打工的錢,花了七千多元買了輛摩托車。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像自己一樣單純地出賣勞力,而是希望他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能考上學校更好,不然也要能學到一門實用的技術。還是我的一個親戚,他的女兒正上高中,當他發現女兒喜歡美術也有一定天賦時,也像城裏人一樣,每學期拿出不少的課時費,讓她參加美術補習班。他希望她能考上美術院校,即使考不上,這樣的知識結構也能使她有較好的發展空間。

  這一下拉動了小城鎮的消費水平。蘇家埠,一個相當有名的老鎮,前幾年因為“炸會”而頓顯蕭條,現在又恢復了繁華,過年這幾天整天街道人擠人,蘇果、華聯等有名超市開到了那裏,最讓我感懷的是房地産開發商也開始盯上它,在它的沿河一帶圈了塊地,搞起了整體開發,據説相當樂觀,有人説與其累了幾年,還要自己再哼哧哼哧蓋,還不如交給他們,讓他們按城市裏的標準,替自己造一幢同樣漂亮的房子。現在開始提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苗頭應該值得有關部門關注。

  在外面打工的,有的還學到了技術和一定管理經驗,積攢了資金後,回到家鄉也辦起小廠?農村正在這一屆政府的三農政策下迅速地發生著令人欣喜的變化。或者説新農村正在悄然“奠基”。

  這需要我們善待進城務工人員,並進一步完善相關的保障機制。他們不僅支持了城市建設,讓他們口袋裏有錢,讓農村的消費市場真正火起來,同樣也是讓城市裏繁榮起來,讓城市人口袋有錢的必不可少的一環。也需要我們的農村基層組織發揮相應的工作職能。首先要做好安全工作,前幾年外出打工的人一多,一些小偷小摸乘虛而入;現在由於各家各戶有了一定經濟基礎,不再也沒空上山砍柴,都改用煤球或煤氣作燃料,山上的樹以及其他植被迅速長了起來,一些動物也迅速繁衍,比如野豬,聽村裏人説現在常常是成群結隊,不僅對莊稼就是對人也構成了危害。還要做好規劃與環境衛生工作。應該乘此勢頭鼓勵農民朝小城鎮集中,從而加速小城鎮建設的步伐;一些小廠有很大的污染性,要解決好發展與環保的關係,另外就是各種各樣的塑料包裝也在對農村進行著另類“裝飾”,村頭地角塘口樹梢屋檐常常是東一攢西一堆,這也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相適應的。農村經濟好轉在拉動鄉鎮消費的同時,假冒偽劣産品也混跡其中,農民們盼著有關部門能加大監管力度,同時也非常歡迎一些知名連鎖店能把經營鋪到農村去。如此,我們的建設新農村目標才能構築一個堅強的現實基礎。(作者:蕪薏22)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