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十五”期間中國因災死亡萬餘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6:36 來源:新華社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新華社重慶2月14日電(記者周婷玉 朱薇)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14日在2006年全國救災救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初步統計表明,“十五”期間,中國因災死亡近1.2萬人,倒塌房屋1006萬間,經濟損失共計9108億元。

  李立國介紹,近幾年來,中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繁,長江、黃河雖未發生大範圍流域性的洪澇災害,但局部災害嚴重,給災區群眾生産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在此期間,1999年至2001年,中國北方發生了大範圍的嚴重乾旱;2003年,淮河、渭河發生了嚴重洪澇,新疆巴楚━伽師發生了造成400多人傷亡的地震;2005年,黑龍江省沙蘭鎮發生了造成117人死亡的特大山洪等。

  面對嚴重的自然災害,民政部進一步鞏固完善災害應急救助體系,積極發揮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職能,全面推進減災工作,深入開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開創了救災工作的新局面。僅2005年,民政部就啟動災害應急響應30次,向災區派出救災工作組62個,協調有關部門向災區下撥中央抗災救災資金89億元,接受社會捐贈款29.17億元、各類衣物8668萬件。

  李立國透露了中國“十一五”期間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完善國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全面提高國家對重大災害的救助能力,努力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切實保障災民基本生活。

  2006年全國救災救濟工作會議于2月14日至15日在重慶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在會上就應急救助、恢復重建及災民生活救助等救災救濟工作交流了經驗。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