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新農村建設要充分依靠農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5:17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胡錦濤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統一思想科學規劃紮實推進 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充分農民。

  第一,要選出農民信得過的“領路人”。毛澤東同志早就説過:“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的發展實踐也告訴我們,新農村的建設離不開一個廉潔、高效、開拓、開放,得到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信任的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當前農村基層黨組織正在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以此為契機,廣泛徵求廣大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選出讓農民群眾信得過的村支部和村委班子和兩個“一把手”。為新農村建設打下牢實可靠的組織基礎和政治保障。

  第二,要在確定建設方案上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無論哪一個村的建設,都必須要規劃設計走在前面,但在確定規劃設計方案的時候,絕對不能憑少數人在那裏關起門來“拍腦袋”、“拍胸脯”,造“空中樓閣”;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廣泛徵求廣大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就是修築一條道路的路線確定,如果沒有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就很難操作下去,因為現在的農村土地都是劃分承包到農戶,而且三十年不變。更不説一些地方硬造新村亮點,強行要求農民把房屋的脊梁和墻要用石灰刷白,把農家小路用石板鋪起來的形式主義做法,更不能得到農民的擁護和支持。實踐表明:再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如果沒有農民的理解和支持,建設起來也就寸步難行!

  第三,在資金的安排使用上要讓農民參與。在新農村建設上,資金從哪來,又用到哪去,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實質性的問題。新農村不能建設在高高的債臺上,通過招商引資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但在引進什麼項目,項目實施的方案等重大事項上,必須要讓農民群眾充分的參與和了解,國家的投入,當地政府財政也要支持,但這些所有投入的資金的安排使用都應該讓受益的農民群眾參與。過去一些地方在扶貧的項目資金的安排使用上出了問題,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讓農民群眾參與,有些以農民的名義貸款,領取項目資金,相關農民卻完全不知情。不僅沒有發揮好資金使用效益,也使一些幹部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無論國家再怎樣地投入,新村建設的資金總是非常有限的。要充分發揮好資金的使用效益,就必須要讓農民群眾廣泛地參與。

  總之,要真正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農業、農村和農民是載體,農民是根本。必須充分依靠廣大農民群眾,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才能使新農村建設帶給農民實惠、受到農民擁護,紮實穩步地推向前進。(作者:黃草坪)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