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從白洋淀到坎兒井的警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4日 15:49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各方人士便開始啟動了白洋淀的拯救之旅。然而,“引黃入淀”等跨省市調水方案或“不解近渴”或先後夭折,本省水資源也日見枯竭。2005年12月,在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的幫助下,保定市和亞洲開發銀行簽訂了一項協議,擬向亞開行貸款9600萬美元,治理白洋淀。這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5億元。而保定市和河北省為解“白洋淀之渴”更是制定了一個十年規劃,總投資超過80億元冀望十年內解決流域性生態問題。(1月23日新京報)

  而一則來自中新社的消息説,歷經千年滄桑的新疆坎兒井目前已從最多時的1780條減少到約600條,照此預測,二十年後可能消失。據新疆坎兒井研究學會披露,《新疆坎兒井保護利用規劃報告》目前已通過新疆發改委、水利廳的審查,初步確定要保護480條坎兒井,其中防護加固的有近300條,常規性維護的有100多條,計劃恢復近百條,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

  一邊是拯救白洋淀,一邊是二十年後坎兒井的消亡。這個時候,我們更加理解最高決策者提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大意義。空氣污濁、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污染、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也許,在鋼筋水泥的阻隔中並不覺得這一切正向我們包圍。我們經常聽到有人用數據説話,生態建設投入多少億元,佔GDP的百分之幾,是當年財政收入的幾分之一等等,再輔之以口號,再窮不能窮生態,不為子孫留罵名!我們會善良的期待著“等價交換原則”能夠在大自然得到應驗,一切都能像“換臉手術”那樣恢復如初。

  然而,這裡面有多少屬於美好的願望?水域資源與自然景觀,老祖宗的遺産又有多少能夠承受現代人的揮霍?我們能用貨幣的符號來衡量這一切嗎?真的相信用越來越昂貴的代價能換取它們昔日的風采嗎?國際金融機構的專項貸款也好,財政收入也好,能拯救美麗的白洋淀和“地下萬里長城”坎兒井嗎?當我在腦海裏想象白洋淀和坎兒井一片荒蕪的景象時,就會更加理解那句著名的公益廣告,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作者: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