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發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0日 20:12 來源:
    專題:居安思危 完善應急管理機制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2006年1月9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預案分總則、組織體系、運行機制、應急保障、監督管理及附則等六大部分。國家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初步形成,包括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的國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和地方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等,基本涵蓋了現代社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

  節目採訪了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衛生部部長高強、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及國務院參事閃淳昌,他們分別就總體應急預案出臺的背景、在非典、禽流感、礦難等公共突發事件的應對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闡述。

  這次發佈的總體應急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公共衛生事件類、社會安全事件類。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據了解,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剛剛結束沒多久,國務院就已經著手編制全國性的應急預案。

  總體應急預案的發佈是黨和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對人民高度負責的莊嚴承諾。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下,應急預案體系一定能夠日益完善,有效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焦點訪談》。

  2006年1月9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預案分總則、組織體系、運行機制、應急保障、監督管理及附則等六大部分,國家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初步形成,包括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時的國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和地方預案、企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等,基本涵蓋了現代社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各類公共突發事件。

  當公共突發事件突然發生的時候,應急預案到底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我們來看一下前不久發生在北京和山東的兩起突發公共事件。

  解説:

  2006年1月3日早晨,北京市很多市民通過手機收到這樣一條公共消息,交管部門提示:今晨東三環京廣橋東南角輔路污水管發生漏水事故,附近實行交通管制,請車輛繞行,謝謝廣大市民的配合與支持。

  劉克強 北京市交管局朝陽交通支隊呼家樓隊指導員:

  一説緊急預案啟動,立刻都能夠到達。

  記者:

  知道該做什麼工作。

  劉克強:

  知道該做什麼工作,該採取什麼措施。所以説通過這個預案的採取,咱們很快就控制了突發事件周圍的交通,避免交通擁堵。

  解説:

  事故發生後,北京市政府當即啟用應急預案,對該地段實行交通管制,及時向市民發佈信息,並成立了搶修現場指揮部,周邊居民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就在一個月前,山東威海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特大降雪,交通停運,數萬市民徒步上班,學校三次停課,威海市政府迅速啟動了相關的應急預案。

  宋遠方 山東省威海市市長:

  城市應急體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連續發佈了氣象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同時緊急調運了煤炭、天然氣、汽油等物資,同時對供熱、供電、供水等系統進行了全面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解説:

  像北京、威海一樣,很多地方政府陸續有了地方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其實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剛剛結束沒多久,國務院就已經著手編制全國性的應急預案。

  在總結黨和政府多年來處置突發事件的經驗、教訓基礎上,也廣泛借鑒了國外的經驗、教訓。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包括總體應急預案、專項預案、部門和地方預案、企事業單位預案等。

  記者:

  那麼觀眾朋友現在可能想問,我們下這麼大的力氣,花這麼長的時間和精力來做這樣一個總體應急預案,為什麼?它的背景是什麼?

  閃淳昌 國務院辦公廳原應急預案小組副組長 國務院參事:

  咱們國家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你要從古代大禹治水到我們1998年的抗洪鬥爭,你就可以看到,另外我們的地震災害在全世界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另外一個,就是咱們現在通常講的,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以後,它是一個矛盾凸顯期,就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利益重新調整、社會結構在劇烈地變動,那麼再加上國際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實際上不確定、不安全、不穩定的因素在增加。所以你從這個嚴峻的形勢看來,我們要對人民生命財産負責任,就必須保障公共安全和提高我們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解説:

  1月9日發佈的《總體應急預案》將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大類,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動物疾病等。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按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預警級別依據突發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事態一般劃分為四級,特別嚴重、嚴重、較重和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

  2005年11月27日,國有大型煤礦黑龍江龍煤集團七台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發生煤塵爆炸事故,242人被困井下,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親自帶隊趕赴現場指揮救援。

  記者:

  現在大家很關心的是應急預案的實施在事故救援中將顯現什麼樣的效果?

  李毅中 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

  實踐證明,有沒有預案,有沒有一支專業隊伍對於事故的搶救是大不一樣的。

  我們到現場一看,救護隊都是訓練有素,裝備比較精良,而且他們平常經過演練和實戰,發生爆炸以後,有瓦斯,還有一氧化碳,透水以後下面還有水,只有這樣一支有準備的救護隊伍才能承擔這樣一個艱難的任務。

  解説:

  據國家安檢總局網站公佈的數據,200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人,而應急預案的編制與實施對及時搶救遇難礦工的生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每一位中國人來講,關於2003年的記憶不可能沒有非典。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我們留下了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痛,但自那以後,“應急預案”這個詞彙就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

  記者:

  當初我們抗擊非典為後來建立應急機制提供了哪些啟示?

  高強 衛生部部長:

  非典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壞事,但是對於我們整個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説我們國家公共衛生的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應急機制的建立就是在總結抗擊非典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這兩項預案在以後的應對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解説:

  2005年10月起,內蒙古、遼寧、安徽、廣西、四川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有關部門立即啟動禽流感防治應急處理預案,對疫點和疫區進行強制封鎖,對疫區範圍內的禽類進行撲殺,禁止疫區內所有禽類産品外運,並對疫點、疫區進行全面消毒。

  記者:

  農業部在這方面採取了哪些應急措施?

  杜青林 農業部部長:

  農業部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的技術規範等六個配套文件,在制度建設這個方面,我們制定了部領導聯絡點制度、部級之間的聯席會議制度、物資儲備制度,另外我們還組建了由70人組成的應急預備隊。

  解説:

  在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這次發佈的應急預案不僅局限在安全生産、公共衛生、疫情疫病等方面,還涉及地震、颱風、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等幾乎所有可能發生突發公共事件的領域,這一體系的完善對於提高政府預防和處理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薛瀾 清華大學教授:

  我想這個總體預案應該是我們國家建設應急管理體系的一個行動綱要,所以它實際上相當於總綱的這麼一個地位,而且它對於我們國家從2003年開始以來,在國家總體的、全面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也是一個里程碑,它相當於是我們國家在建設總體的應急管理體系方面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解説:

  應急體系的建設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支持和參與。

  閃淳昌:

  當一個特別重大的突發事件發生以後,如果一級等著一級下指示決定怎麼辦,和各級和廣大職工自動按照預案啟動,這個效率要差300多倍(有研究表明),所以從這裡就看到,就是第一時間咱們處置得好壞,在第一時間涉及的群眾和指揮人員你行動是否正確,往往就決定了他能否生存。

  解説:

  正因為這個總體應急預案關係著每一個人的利益,它的發佈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外企職員:

  政府這種做法已經和國際上接軌了,而且有這個法規,我想今後從立法上解決會更正規化,就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大家都知道怎麼去做了,有這個做指導,效率會更高一些。

  120急救中心值班醫生:

  有助於我們在應對大型意外災害事故時怎麼樣組織,怎麼樣運作,怎麼樣更好地在現場處理傷員,同時怎麼樣跟各個其它的醫療單位合作,來幫助傷員後續處理。

  小學教師:

  這個預案我覺得確實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學校發生一些突發事件,有這個預案,我們作為老師可以怎麼樣更好地去疏散學生、保護學生,這些確實起到挺大的作用。

  演播室主持人:

  在“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初的2006年剛剛開始的時候,國務院就發佈了《總體應急預案》,這是黨和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一個承諾。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下,應急預案體系一定能夠日益完善,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我們期待剛剛開始的新的一年國泰民安。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責編:陳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