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節約應從“衣食住行”開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5日 13:40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引起廣泛爭論的“限小”政策在新一年到來時也即將走向終結。中國4日宣佈,各地必須在2006年3月底前取消對小排量汽車在行駛線路方面的限制,這意味著不久後小排量汽車將駛上城市快速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3日説,各地不得以緩解交通擁堵為由,對低油耗的小排量汽車採取交通管理限制措施,今後還要對其停車費給予優惠,引導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節約用油。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所用的東西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節約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然不能丟,尤其在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的今天,我們更要從“衣食住行”上注意節約。然而當前的確有為數不少的同志,在富裕之後不注意節約,在“衣食住行”存在相互攀比。“享受生活、盡情消費”成為部分社會群體的“時尚”和生活理念。特別在對待公共財物時,人們更不注意節約,如辦公室長明燈很少有人關,衛生間長流水很少有人堵,吸水鋼筆很少有人用(喜歡用一次性中性筆)等等。正有如此,才有政府公務人員1天耗電量,夠普通百姓用19天的實事。要知道:任何資源能源都是社會公共的,任何人只有依法合理使用的權利,卻沒有浪費揮霍的權力。即使你有錢你也沒有浪費的權力,同時節約還是你應盡的義務。總之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我們每個人的 “衣食住行”上做起。

  在“衣食”上,提倡以吃飽穿暖為主。工作服不要太講究,工作餐不要奢侈,倡導吃份飯,不喝酒,不吸煙。不要一味地追求名牌、一味地追求口味。古詩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痛恨官宦權貴盡情揮霍浪費,不憐憫窮人的真實寫照。儘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早就沒有了“凍死骨”的現象,但目前我國仍有成千上萬的貧困群眾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溫飽問題。目前我國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在“住行”上,提倡以經濟適用為主。房子不宜太大,不能太豪華。蓋座幾層小樓就足夠部門若干年辦公之用,就不要建成高樓大廈。建個幾十平方米、最多上百平方米就足夠住了,就不要追求“大戶型”、“高標準”。 地方政府不要為了所謂的城市形象再出臺類似于歧視小排量汽車的不合理的公共政策。應鼓勵大家上班多步行,或坐公交車,倡導樓上樓下,少坐電梯,多步走。這樣一來可以節約能源,二來還可以鍛鍊身體,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一句話,在“住行”上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檔次、高享受。要知道:縱有廣廈千間,晚上只睡一床;縱有黃金千噸,一天只吃三頓。

  倡導履行節約,還要提倡能用的則用,不要認為東西過時了就可以不用或扔掉。要知道:美國那麼富裕,黑白電機仍然照看,大磚頭式的手機照樣可以用。英國人將郵寄或傳真來的文稿、資料等積攢起來,留做下次在背面打印東西用。中小學生課本,低年級的學生常常都是接過高年級的用,直到不宜再用為止。瑞典人上班並不開汽車,認為一人駕駛一輛汽車出行實在過於浪費。機關工作人員要在節約上做表率,要&&節約辦公用品,要&&利用電腦等現代化辦公手段,積極&&推行無紙化辦公等等。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需要我們人人從“衣食住行”上做起。(作者:大別山小銀子)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