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華時評:打擊非法違法煤礦不能走過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7日 12:44 來源:

  新華社太原12月17日電(記者陳忠華) 目前,各地都在落實國務院部署,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煤礦。“黑礦”數量曾一度多達5000多個的山西省近日派出核查組赴各産煤市檢查驗收打擊成果。從實際情況看,因為牽扯個人和地方的切身利益,打擊非法違法煤礦遇到的阻力很大,必須迎難而上,敢於碰硬,絕不能草草收兵,更不可走了過場。

  前一時期,一些地方對煤礦整頓關閉工作態度不堅決,擔心煤礦關閉、停産整頓會對當地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整頓關閉工作進展緩慢,出現了檢查不嚴格、標準不高的應付行為。只要上邊追得不嚴、查得不緊,對非法違法生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事。

  記者日前在山西某地採訪時發現,當地政府在封堵“黑口子”時,只是簡單地將井口填住,用手就能將墻推倒,再次開採輕而易舉。當地一位官員解釋説,這裡是窮山惡水,當地百姓沒有別的營生,偷偷挖點煤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一旦有了政府官員的默契配合,本就利欲熏心的非法違法礦主更加肆無忌憚。他們白天井口緊閉,晚上幹得熱火朝天,放風的、採煤的、運輸的、銷售的,各司其職,暢通無阻。這些煤礦設有專門“線人”,一遇檢查就通風報信;還有的煤礦有專人放哨,一見陌生車輛或人員立即放倒“消息樹”。

  一些執法部門工作不到位,對一些非法違法行為,有的儘管查了罰了,也下了停産整頓通知書,但並沒有跟蹤落實,沒有懲處或懲處不力。另外,“黑礦”後面往往有“黑後臺”,打擊“黑礦”,勢必會觸動腐敗官員的利益,他們肯定會千方百計為非法違法煤礦充當“保護傘”。

  不論是出於發展地方經濟的考慮,還是客觀存在的官商勾結黑幕,都助長了非法煤礦主的氣焰,最終極易釀成重大死傷慘禍。事實證明,關閉非法違法煤礦如果走了過場,其結果只能是風頭一過又死灰復燃,年年打擊年年亂。因此,必須採取釜底抽薪的斷然措施。

  首先要依法嚴懲非法違法礦主。“以罰代管、罰而不管”的治理方式,在黑礦主面前,根本形不成足夠的震懾。只有加大對非法違法礦主的處罰力度,殺一儆百,才能迫使非法採礦者斷了開黑礦、發黑財的念想。其次要深挖嚴打腐敗官員,敢於揭開非法違法煤礦背後官員腐敗的蓋子,揪出“黑礦”的後臺,打破黑色利益的“共同體”。

  同時,執法部門和人員要改變工作方法和思路,變聽彙報、看材料為現場查看,明查與暗訪相結合,防止偏聽偏信。監管失職的政府官員,應該受到嚴肅的責任追究。唯有如此,才能使整頓關閉工作做實做細,為煤炭行業創造良好秩序。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