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是什麼捆住百姓“錢袋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2日 15:13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10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2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人民幣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13.68萬億元,同比增長18%。(據新華網)

  從這組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姓的“錢袋子”還是被捆得很緊。那麼,是什麼捆住了百姓的“錢袋子”呢?

  是教育的高收費。目前家庭的教育費用究竟有多高?對家庭生活影響究竟有多大?某地的一項調查表明:一個大學生的年培養費達到了13690元。若按當地200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68元計算,農民18年的收入才能培養一名大學生。許多農民橫下一條心: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學。其實城裏的普通工薪階層和一般勞動者,面臨教育的高收費,嚇得照樣不敢把積蓄用於改善生存條件的消費。

  是醫院看病貴、藥品價格高。人吃五穀雜糧,誰都可能生病。普通百姓一旦生了一場大病,幾年的積蓄加起來都送醫院去也未必夠用。所以百姓中的許多人都需要自己預留必要的看病、吃藥錢,這筆錢是“救生錢”,是“保命錢”,誰敢拿出去用於日常消費?不要説農民,就是城市普通工薪階層甚至包括低職務公務員,也同樣面對著醫療費用過高的經濟壓力,沒辦法,只好削減日常消費支出。

  是養老問題成了後顧之憂。現在的中年人基本都是一對夫婦一個孩子,將來的情況是一對年輕人贍養四個老年人。怎麼得了!雖然有微弱的預示信號:未來要實行社會養老,但百姓還沒有看到足以讓他們放心的保障實體。過去寄希望於養兒防老的普通百姓,現在大多寄希望於儲蓄防老。

  是樓房價格居高不下。多年來房地産行業的暴力,給城市居民購房帶來巨大壓力。在一些中等城市,低收入者20年的全部收入買不來一個面積70平方米的住宅。許多中低收入家庭選擇了靠儲蓄積攢資金等待將來購房。在積攢資金期間,他們該花的花不能花,真可謂“勒緊腰帶攢錢”。

  如果把上述四點比做四根“繩子”,那麼,就是這四根“繩子”捆住了百姓的“錢袋子”,也“絆”住了消費這駕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由此可見,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就必須剪斷這四根“繩子” 。(羅天柱)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