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但願官員臉紅不再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6日 15:50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河北的鋼生産能力全國第一,我們了解的數字是7000萬噸。你們掌握的數字是多少?”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的一句話讓河北省的一位官員紅了臉。(12月5日《中國青年報》)

  這裡暫且不討論河北的鋼年生産能力到底是多少?僅從馬凱主任的一句話讓河北省的一位官員紅了臉這一事實中就看出,河北省鋼年生産能力可能存在弄虛作假行為,不然怎麼會出現官員臉紅呢?官員之所以臉紅都是“數字”惹的禍,同時也警示我們其他官員欺上瞞下、弄虛作假行為遲早是會露出“馬腳”的,也驗證了一古話:“狐狸尾巴長不了”。

  眾所週知:統計數字的實質是一种經濟信息,是國家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也為國家或地方制定産業政策把握方向,避免一些行業出現大起大落現象,以保持市場經濟平衡、價格穩定,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信息錯誤會直接對市場産生擾動,影響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應當意識到,“水分數字”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輕則影響市場信息不真實,造成市場不穩定,給人民生産生活帶來不利,也危害社會風氣,造成社會信任危機。重則影響國家宏觀決策,影響社會穩定,影響中國的前途和命運。有些人應該還記得“文革”期間“浮誇風”給我國帶來的災難吧!

  之所以出現數字統計錯誤,之所以會讓官員臉紅,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有關人員責任心不強,存在統計誤差,另一方面是地方官員為了追求政績,説明其功勞,弄虛作假,造成統計數字有“水分”。某地曾有這樣一個幹部,在他所主管的地方力推一項“富民工程”──引種一種果木。苗木種下不久,有關收益的預測就為他計算出來了,成為重大政績,該幹部也得以提拔。誰料,幾年後發現那苗木是假的,果子沒結出來。此刻,民沒有富起來,可是,誰來因此而追究那位官員的責任呢?或許,人家又有新的“政績”了,成了新的重用對象呢!毫不客氣地説,“浮誇風”是數字統計出現偏離事實的主要原因。另外,信口開河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某些經濟學人士,某些股市評論員等,借助傳媒胡説八道,編出一組一組誘人的數字,許多人出於對傳媒權威性的認同而上當受騙。如每年的“黃金周”旅遊情況等。在這方面,國外傳媒倒有所不同。受制于不同利益集團的報刊或是廣播,在政治上相互攻訐是家常便飯,而在經濟問題上要謹慎得多,因為弄不好是要惹官司上身的。

  儘管我國統計執法年年都在抓,年年都在處理,但效果令人不敢恭維。筆者認為:要杜絕出現新的“浮誇風”,就必須科學地考核各級領導幹部,嚴禁“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壞現象。今後誰製造“水分數字”,不能只是以“作風飄浮”批評一下了事,而要其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比如那名引種果木的幹部,必須對農戶的損失負賠償責任;如果“黃金周進賬”的數字一端上媒體,稅務部門就跟著從有關部門按比例收上真金白銀來……

  但願今後“水分數字”的問題會有所收斂,但願不要再出現類似的官員臉紅,因為那是對中國官員考核制度的嘲笑。(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王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