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航天夢牽港澳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2日 20:01 來源: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進入[焦點訪談]>>

  >>>進入論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12月2日,神六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結束在香港、澳門兩地的訪問和學術交流後返回北京。在短短6天時間裏,代表團所到之處受到了兩地民眾熱烈歡迎。

  11月27日,香港政府在大球場舉行了大型匯演歡迎代表團,3萬多名香港市民踴躍參加,氣氛空前熱烈。不少未能到現場的人,也通過電視觀看了直播。此次匯演只是代表團和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的前奏。從27到30日,代表團還與學生、市民及體育、科技等各界代表進行了真情交流和溝通。他們的到來在香港掀起了一股“太空熱”的旋風。香港特首曾蔭權表示,神六成功發射令港人倍感自豪,他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進一步加深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國家航天科技以及航天員敬業精神的認識,同時為他們送上祝福。

  在澳門訪問期間,代表團出席了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工程報告會,向澳門科技界人士及大專院校師生介紹了有關飛行的情況。此外,他們還遊覽了澳門風景名勝,和廣大的市民進行了廣泛接觸,澳門民眾強烈地感受到了我國航天工程技術人員奮發圖強,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

  雖然代表團在港澳停留的時間短暫,但是代表團成員們深深感受到了兩地民眾強烈的愛國情懷,以及為祖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而歡欣鼓舞的熾烈情感。

  

詳細內容

  主持人 翟樹傑:

  幾天來,費俊龍、聶海勝兩位航天員成了港澳民眾競相追捧的明星,航天英雄和港澳民眾進行近距離的接觸,暢談自己的太空經歷,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所到之處受到了港澳民眾的熱烈歡迎,他們對於航天英雄的感情也深深打動了《焦點訪談》的記者。

  記者:

  這裡就是香港的大球場,11月27號的下午,全港歡迎“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訪港代表團的大匯演就要在這裡舉行,雖然現在離正式演出還有一個小時,但是熱情的香港市民已經早早地來到這裡等候入場。

  香港市民1:

  激動啊,很期待。

  香港市民2:

  每個人都到這裡看看,目睹太空人。

  記者:

  您盼望著跟他們見面,是嗎?

  香港市民3:

  是,跟他握手。

  解説:

  這次大匯演是“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和香港市民近距離接觸的前奏,在11月27號到30號這三天時間裏,代表團還與香港大中小學的學生和市民進行了真情交流和溝通,這次代表團是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邀請而前來訪問的。

  記者:

  這一次特區政府為什麼要邀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代表團來訪問香港呢?

  曾蔭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自從我們“神舟”五號已經實現了我們中國人飛天夢之後,我們對“神舟”六號發射的事情,香港人、香港的傳媒就特別關注的。我們看看“神舟”六號在短短的兩年之中在科技方面已經跨進了一大步,我們感覺已經為國家的航天科技定下了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和每一個香港人一樣,都感覺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我希望通過這個訪問,更進一步加深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對國家航天科技的認識。

  解説:

  代表團訪港使香港市民非常興奮,他們都希望能一睹航天英雄的風采,這使得公開派發的大匯演門票炙手可熱。

  香港市民4:

  去了很多人。

  記者:

  一會兒就發完了?

  香港市民4:

  20分鐘就發完了。

  解説:

  11月27號下午兩點半,當“神舟”代表團進入會場,費俊龍、聶海勝乘車繞場一週的時候,掌聲、歡呼聲響徹全場,三萬多名香港市民揮動著手中的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向航天英雄致意。

  到現場親眼觀看大匯演的機會畢竟有限,大多數香港市民則在家中收看現場直播。正當直播的時候,記者來到了香港市民蔡女士的家。

  記者:

  在你們心目中,他們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呢?

  香港學生1:

  是英雄的形象,他們為我們國家付出這麼多,要經受這麼艱苦的訓練,然後才能夠升空,現在可以平安地回來,當然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蔡碧治 香港市民:

  回來的時候,很多人淩晨就起床了,就等。

  記者:

  就在電視機前等?

  蔡碧治:

  對,我們那個大樓就聽見有人真的歡呼了,“哎呀,回來了!著地了!”就有人這麼喊。

  解説:

  香港觀塘中學的學生張浩作為全港80萬中小學生的代表很幸運地獲得了與兩位航天員面對面交談的機會。

  張浩 香港學生:

  航天訓練眾所週知,是一種高強度、辛苦的訓練,但是同時還要掌握那麼艱深的航天科技,我想問一下兩位,你們用什麼樣的信念來堅持下去呢?

  費俊龍 航天員:

  奮鬥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風浪,但是我相信你,我也希望你,包括我們在座的青少年朋友不要怕風浪,經過風浪以後會很平靜,你的理想之船一定會駛向更遠的彼岸。

  張浩:

  他説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我覺得這句話對我是非常有幫助的,還有他説努力、努力、再努力,我覺得這是對一個人事業的成功,還有一個人學業的成功有非常大的幫助。

  解説:

  香港市民雷健泉是位航天發燒友,代表團訪港期間他總是身著一身太空服,興奮地帶著孩子們參加活動。

  雷健泉 香港市民:

  我做學生的時候,我看到美國有一個宇航員登上月球,現在我看到我們自己中國人都有機會可以發到太空去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表示我們中國國立非常之強,所以我希望我們可以飛得更遠,更多人可以當航天員。

  解説:

  訪港期間,代表團還出席了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的交流會,他們參觀了香港科學園,並與青年專業人士對話,還和當地的運動員、運動團體代表進行了溝通。

  張華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

  我覺得首先他們的勇敢、他們的智慧讓我很震撼。

  馬巍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

  我覺得我會把這種航天知識,還有這種對於航天事業的熱愛傳播給更多的下一代。

  解説:

  這幾天,香港街頭隨處可見飄揚的彩旗和歡迎“神六”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的海報,人們紛紛購買與“神六”有關的紀念品,香港掀起了一股太空熱。

  香港學生2:

  神舟六號可以成功升空,還有這是我們同學簽的名字在這裡。

  記者:

  送給航天員叔叔的時候,表達他們什麼心情呢?

  香港學生2:

  表達他們對這次航天升空的一個高興的興奮和一個祝福。

  解説:

  夜晚的維多利亞灣光彩奪目,位於香港中環的皇后像廣場熱鬧非凡,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來到了市民中間,和大家一起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並向700萬香港市民表達他們最美好的祝願。

  費俊龍:

  我們看到了香港的繁榮,香港市民的安居樂業,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小朋友們的熱情、歡歌笑語。

  聶海勝 航天員:

  祝願香港明天更美好。

  香港市民5:

  這麼近距離見到英雄覺得非常開心,非常激動,作為一個中國人真是太自豪了。

  香港市民6:

  又驕傲,又自豪,非常開心。

  解説:

  11月30號,“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代表團離開香港來到澳門,受到了澳門民眾熱烈的歡迎。12月1號下午,他們要和2000多名澳門的中小學生進行真情對話,得知這一消息,孩子們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候在這裡,希望能夠一睹航天英雄們的風采。

  學生代表:

  在火箭升空倒數的最後一秒,你們的心情感覺是如何呢?謝謝。

  聶海勝:

  因為訓練了那麼多年,就是為了要去上天,去執行任務,去實現自己的飛天夢,去實現民族的飛天夢,當然了,高興不能高興過分了,因為我們後面有很多很多操作等著我們,所以還要平靜下來,心裏高興,但是你表現上、操作上一定要沉穩。謝謝。

  解説:

  代表團在澳門訪問期間,出席了“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工程報告會,向澳門科技界人士及大專院校的師生介紹了有關飛行的情況,他們還遊覽了澳門的風景名勝,和廣大市民進行了廣泛接觸,使澳門市民強烈地感受到了一種奮發圖強、無私奉獻的精神。

  澳門市民1:

  兩年前是一個人上太空,2005年就兩個人上太空了,覺得航天事業發展得非常有潛力。

  澳門市民2:

  這充分表現到祖國對我們澳門市民,以及特區政府的支持、關懷,還有愛護,我同時要對我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同事來説,不管是科普教育的方面,以及愛國愛澳的事業也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海外僑胞:

  我們上天,這個是我們中國人幾十年的夢想,今天這個夢想已經實現了,所有中國人,包括華僑、華人在內,大家都高興的。

  解説:

  在港澳訪問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航天英雄和航天工程技術人員感受到了兩地民眾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們為祖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歡欣鼓舞。

  費俊龍:

  曾經有位老先生在那兒喊了一句,“我為中國而驕傲”,所以我撥開前面的人群,我過去跟他握了握手。我想他對的並不是對航天員,從他這句話我也能感受到港澳同胞對祖國的一種熱愛,對祖國載人航天事業今天的成就的一種歡欣。

  聶海勝:

  他們所提的一些問題反映出他們立志為祖國的建設,為香港、澳門的建設,為祖國載人航天的建設作出他們自己的貢獻。

  胡世祥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訪港澳代表團團長:

  所以説真是使我們體會到了港澳同胞以及全國人民,以及整個世界華人華僑對我們祖國的關愛、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

  一幕幕激動人心的現場表現出港澳同胞的愛國熱情,也折射出了一個民族對於飛天夢想的不懈追求。兩位航天員説每當他們看到港澳同胞揮動著五星紅旗,他們的心中就聚集起無窮的力量,這也證明正是因為有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支持,才使我們的航天英雄和航天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奮鬥,完成了祖國賦予的使命。

責編:陳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