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黑龍江七台河礦難:井下礦工人數仍難確定(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1日 17:47 來源:新華社
    專題:關注安全生産 遏制礦難

  新華社黑龍江七台河12月1日電題:(“新華視點”記者梁冬、劉錚、曹霽陽)黑龍江龍煤集團七台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爆炸事故發生後的三天時間內,礦難發生時井下人數的統計幾經變化,由11月28日221人確定為242人。這一反常現象使關注這一事件的人們感到震驚,同時也受到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的嚴厲批評。他指出,本次礦難人數統計數字的重大疏漏暴露出了事故煤礦存在嚴重的勞動紀律鬆懈、管理極度混亂的問題。

  礦難發生後,龍煤集團上報的井下作業人員為221人。記者調查發現,這一數字是指領取礦燈和井口檢身的礦工人數,而考勤簿上記錄當時井下有254人作業,二者相差竟有33人之多。

  從礦難救援開始,這“神秘”的33人一直是各方關注焦點。李毅中在最初聽取事故情況彙報時,便對此提出過疑問。他多次要求繼續調查,一定要查清當時井下人員的準確數字。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也要求,不要顧忌暴露管理上的漏洞,而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核清到底有多少人在井下。

  龍煤集團負責人當時解釋説,根據對這33人的逐一入戶調查,事故發生時他們都不在井下。其中4人是點完卯根本未下井,而29人(輔助工)在事故發生前都已升井,事故發生後所上報的221人是準確數字。 然而,隨著事故救援工作的推進,不斷有新的遇難礦工遺體被發現,221人的核定數字也開始出現了問題。從30日開始,救援人員發現的井下遇難礦工遺體數首次超過了最初核定的人數,人們最初的擔心開始被證實。30日一整天,國務院工作組一再與礦方核對人數問題,礦方的回答一直不能令人信服。

  為徹底查清井下作業人員的準確數字,國務院工作組決定改由七台河市政府組織公安力量介入,對本次事故中下井人數進行拉網式排查。至30日晚,黑龍江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張成祥宣佈,經調查,此次事故發生時的下井總人數為241人,比最初核定的221人多出20人,其中包括19名瓦檢員和1名火藥工。張成祥説,這20人都未通過東風煤礦檢身,而是通過本採區自己考勤入井,所以造成漏報。

  然而,數字變化並沒有到此為止,12月1日“11?27”事故調查組成立時,記者注意到當日所公佈的入井人員人數又有微妙變化:由於新公佈的生還礦工人數由72人增加到73人,從而使礦難時的入井人員總人數又比11月30日公佈的數字多了1人。礦方解釋當時統計生還人員時出現了遺漏。

  是什麼使本次礦難人數在幾天內多次變化?記者經過調查,了解到了一些數字變化的奧秘。

  記者在東風煤礦浴池附近與礦工聊天時了解到,該礦經常出現冒名下井的情況。據礦工們講,按照礦上的薪酬標準,一個礦工多一年工齡每月可多收入5元。以10年工齡為例,一年下來就是600元。這些錢由頂替者和被頂替者分成。而被頂替者還可以這邊在井下“工作”,那邊做別的工作賺錢。記者發現一名姓雋的生還者就是頂替一位姓趙的礦工下井的。

  龍煤集團七台河分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之所以會出現考勤簿和領取礦燈人數差距較大的現象,是因為有些人雖然在考勤簿上簽了到,卻沒有下井,而是以各種理由和藉口“開小差”。所以事故發生時,井下人數達不到考勤簿上登記的人數。

  事故調查人員還發現,東風煤礦還存在著隱患排查走形式,煤礦負責人不帶班下井的情況。據調查人員介紹,事故發生前幾天,就已經發現了皮帶斜井煤倉附近煤塵較大的情況,礦上還專門開會處理此事,並做了分工,但工作並未落到實處。甚至在發生事故後,李毅中問東風礦礦長和黨委書記是否知道最近國務院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煤礦安全生産的兩個重要文件時,兩人竟都搖頭表示不知道。 一位老人痛心地對記者説,他在煤礦工作了一輩子,大大小小的礦難也遇到了不少,但像這次在幾天之內連入井人數都搞不清的事還是頭一次遇到。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