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節能社會 “自行車消費王國”呼喚新“騎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4日 11:56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新華每日電訊消息:上世紀80年代,奔涌的自行車洪流成為中國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當時的外國人稱中國為“自行車王國”。時過20多年,我們所能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即使在上班高峰期,再也看不到車如潮,人如流的場面,城市中的自行車族稀落得可憐。在燃油時代,城市中還能否擁有自行車的下一代“騎士”一時間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自行車,幾代人的不了情結

  姜女士是上世紀50年代生人,據她講,自己結婚時,沒向婆婆家索要任何物件,只要求婆婆家給自己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她告訴記者:“那時我家在大經路住,我和丈夫在文化廣場附近上班,每天早晚從家到單位,老公騎著自行車,馱著我,既洋氣又幸福。”

  張先生今年30歲,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他家離公司不遠也不近,每天騎自行車從家裏穿過幾個路口到公司處理業務,不是公司應酬從不開車。張先生告訴記者,他不是怕汽車耗能,而是對自行車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自己當年就是靠一輛載重自行車給幾個廠家送貨賺錢才創辦了現在的公司。他認為,自行車值得他懷念一生。另外,他告訴記者:“常年騎自行車上班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鍛鍊身體,保持自己的體型。”

  1898年4月1日的《申報》曾發表社論,預言“自行車必將大興于中國”

  自行車原産地並不在中國。早在1868年,《上海新報》報道過上海出現“靠蹬踏而行,轉動如飛”的自行車成為街頭新奇景觀。19世紀七八十年代,歐洲自行車工業已經規模化,但大馬路尚未普及的中國卻不能成為它的市場。1896年,三個英國人騎自行車從倫敦出發,打算環遊世界。他們于1897年12月12日抵達上海。這天,寓滬外國人騎車幾百輛出城迎接,華人觀者如潮。自行車維修舖子、專賣行,以至於自行車租賃那一刻也應運而生。

  1898年4月1日的《申報》特地發表社論,預言“自行車必將大興于中國”。但是,這個預言當時只是一句空話。1903年的《大公報》上有一則廣告:天津某商行出售德國新款女工車,定價白銀60兩。按當時官價,合銀元84元,按購買力折合成如今的人民幣約為54600元,顯然普通人根本無法負擔。

  做過多年自行車經銷生意的蔣先生對記者説:“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自行車都是中國最緊俏的工業品。上世紀80年代,中國保有自行車數量達到5億輛。依靠自行車,中國人第一次整體改變了自己的速度。”

  自行車的沒落,從消費角度講始自1990年

  不知從何時起,在城市青少年的口中,自行車已成了“老土”的代名詞。曾經由自行車統治道路的城市裏,那些仍在騎自行車的人似乎要成為“瀕危物種”。一位長年在街頭修車的大哥告訴記者:“以前修車的人很多,一天累得直不起腰,現在一天也接不到幾個活。”

  據有關資料介紹:1989年,中國自行車産量達到峰值,第二年遭遇雪崩,一年減少四分之一。國內傳統車型市場從此一蹶不振。從消費角度講,“自行車消費王國”是從那時開始走上沒落之途的。

  採訪中,長春的一位經銷商向記者透露,每年七至九月,學生剛剛開學時是自行車的銷售旺季,可這兩年旺季在這座城市似乎消失了。這多少讓我們有些傷感,似乎意味著“自行車王國”可能會失去下一代“臣民”。他告訴記者:“現在的中小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家長們普遍不放心他們自己騎車上學,大學裏還有一些騎車族,可中小學相當多的孩子是家長開車送或自己坐公交。”

  他説,等這代中學生長大買了車,自行車市場可能要全線萎縮到底了。

  “自行車騎士”反而同情開車族

  不過,中國石油大學教授陳勉計算過中國實現“汽車社會”的能源成本:2003年,中國每百人擁有1.9輛汽車;美國的百人擁有量為78,日本56,德國58,韓國27,世界平均12.7。中國若要形成“汽車社會”,取一個中間值,也要將汽車保有量提高20倍。2004年,中國2.92億噸石油消費中,交通燃料佔35%以上,約合1億噸,提高20倍就是20億噸,這個數值是目前世界石油總消費量的一半。陳勉表示,除非在新能源領域或者汽車發動技術上出現重大突破,否則難以想象傳統的供應體系能拿出如此鉅額的石油來,中國進入“汽車社會”還待時日。基於這一點,他認為,自行車想迅速被取代並不現實。

  在長春,董先生這樣三四十歲的工薪族,是長春本地人中最堅決的自行車騎士。除了最冷和最熱的時候坐公交之外,平時他都騎車上班。董先生對汽車並無惡感,反而有點“同情”開車族,“在城區裏,汽車沒有咱們自行車快”。汽車侵佔非機動車道,自行車也上機動車道,但是挨罰的始終是汽車。

  汽車數量的增長給城市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壓力。在全國,許多城市常被霧氣籠罩,藍天變成了灰色。環保人士稱,汽車尾氣是導致這種霧天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少一點汽車多一點自行車或許對減少城市空氣污染有幫助。他們希望自行車能重新引領一座城市的交通,在節能社會中多一些“騎士”。(徐徐)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