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神六凱旋,完美演繹的飛天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15:23 來源: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兩位中國宇航員乘船飛天的壯舉,五天來,在令海內外億萬華人歡欣鼓舞的同時,隨著預定返回日期的臨近,也再次牽動華夏兒女的神經。從神舟的順利出征到安全飛行的100多個小時裏,我們為國家航天事業的進步而驕傲,為中國航天人的辛勞而敬佩,為兩位宇航員的勇氣而讚嘆,更為他們的安全返航而祝福。

  在浩瀚的太空,兩位英雄的宇航員,以每秒接近七點八公里的運行速度,平均每九十分鐘就要繞地球飛行一圈。115.5個小時裏,他們繞地飛行76圈,行程達200多萬公里。真可謂風馳電掣的“神行太寶”了。從穿艙實驗、干擾實驗,穿脫宇航服和各種科學實驗的完成,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已經能夠設計適應太空長期生活的“小環境”。我們的技術更加先進、更加成熟,我們的信心更足、邁出的步子更大了。

  從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可以感受航天事業的奇妙無比。地球的巨大引力,使她上面一切有質量的物體難以“逃逸”,而所有能夠在不借助空氣動力的情況下脫離地球引力的物體,必須像子彈一樣利用動量定律發射出去。這就是航天技術必須使用火箭反衝上天的原理。而相對論認為,有質量的物體之所以落向地面或能夠脫離地表升到天空,是因為相對質量的存在發生變化而導致的空間彎曲。一個看似簡單的火箭發射都能以兩種根本不同的基礎科學理論做解釋。宇宙真奇妙,而人類的智慧也是奇妙無比。

  微重力環境下的外太空,的確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它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在那裏坐、站、躺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人們幾乎以任何姿勢呆在那裏的感覺都一樣,始終處於一種“飄”的狀態。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來形容人們在失重情況下的狀況,恐怕再合適也不過了。正因為如此,一些我們在地面不能完成的實驗要搬到太空去進行。一向注重航天技術實用性的中國航天人,曾把我們許許多多的科技實驗“發射”到太空,航天技術已經在我國的生物制藥、作物育種、基礎性科學研究等領域發揮了巨大效益。

  載人航天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工程,在高速飛行的整個過程裏,在近乎真空的外太空,任何一絲一毫的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前蘇聯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上宇航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歷史上都曾因為一點小小的差錯而釀成宇航員身亡的重大事故。載人航天的技術要求之精、之細、之先進、之複雜,也使它成為標誌一個國家工程技術水平和綜合科技實力的重要象徵。從順利發射、正常運行再到安全返回,如今我們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完美。我們的技術之先進已經為世界同行所公認,現在我們完成可以為這一偉大成就感到榮耀,到了舉杯慶賀的時候了!

  這一次神六圓滿成功的太空之旅,使包括美俄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再一次肯定了中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巨大進步。正如外電所説,中國古代就有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中國人在航天技術上雖然起步較晚,而且基本上是完全自主的開創性設計,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航天經驗,但中國人的智慧和勇氣有目共睹,中國成為世界航天大國的速度令人敬佩。中國人能夠做到他們想做的任何事,神六帶給中國的不僅是完美的成功和神奇,還有巨大的信心、勇氣和民族凝聚力。中國以其出色的表現贏得了所有航天大國的尊重。

  儘管我們距離美俄兩國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我們的技術進步之快令全世界都為之驚嘆。神六的勝利凱旋,使我們對祖國的航天技術有了更大的自信心。在神六之後的神七、神八、神九,我們將實現太空行走、女宇航員上天、空間對接、建立空間站等飛天目標,我們還要上天攬月飛向更遙遠的太空。歷史上曾以出色的想像力創造許多飛天神話的中華民族,正在一步步將祖先數千年來的美好夢想變為現實。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演繹更多、更完美的“飛天舞”。

  兩位載譽出征的太空遊子終於平安回家了,億萬國人那顆隨他們一起飛天的牽掛與福禮之心也平安飛回我們的藍色家園。讓我們為祖國祝福,向可愛的中國航天人致敬!(作者:李映潔)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