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面對面]航天員翟志剛、吳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14:57 來源: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進入[面對面]>>



  CCTV.com消息(面對面):

  他兩次入選載人航天飛行梯隊

  卻最終與飛天夢想失之交臂

  翟志剛:神7仍然擦肩而過,神8還要會繼續努力的,永遠會努力下去。

  他是航天員中的老大哥

  為祖國爭得榮譽

  吳傑:考核是五分,明明顯現出來就是五分,(俄羅斯)教練員説不可能。

  了解他們的個人故事

  和經歷的訓練選拔內幕

  面對面 專訪航天員翟志剛、吳傑

  人物介紹

  翟志剛,1966年10月出生,黑龍江龍江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試訓中心某團飛行教員,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3年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吳傑,1963年10月出生,河南鄭州人。1980年9月入伍,曾任空軍某訓練基地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解説1:2005年10月12日9時**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此次太空飛行,由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執行任務,將在太空停留5天6夜。

  2005年9月1日,在最終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人選還未確定之前,《面對面》記者在北京中國航天員中心採訪了此次任務飛行梯隊的兩位成員翟志剛和吳傑。

  王志:作為我來説,我很想了解你們此時此刻的心情?已經進入第一梯隊。志剛是再一次進入梯隊。

  翟志剛:不叫首飛梯隊了,叫飛行梯隊,尤其像我能再次進入飛行梯隊,我也是感到非常非常地高興,同時也感到非常光榮。

  王志:吳傑呢。

  吳傑:我們兩個信心都很足,為了“神舟”六號的飛行,我們現在雖然是入選梯隊,但是誰是第一、第二的排序,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但是都做好了要上的準備,我們兩個現在是準備非常充分,就等著最後領導決定了。

  翟志剛:等待祖國、組織、人民的挑選。

  吳傑:箭在弦上,準備發射了

  王志:兩年前,志剛跟你説的是一樣的話,充滿信心,這個問題可能對你來説更有意義一點。

  翟志剛:有意義啊,很有意義,不論是哪兩個航天員上,不論是哪個乘組上,應該説都是我們航天員的代表,都是我們的光榮,都是我們的自豪。

  王志:你已經備過一次了,如果再備一次呢?

  翟志剛:很光榮啊,一樣很光榮,不因為我“神五”沒有上,也不因為我“神六”沒有上,我就感到好像有一種失落,那沒有,為什麼呢?就是説我們對這個任務的特殊性認識得比較深刻,因為畢竟這個任務是太特殊了。

  王志:吳傑呢,您是第一次入選。

  吳傑:我感覺到對我來講,你還是應該很滿足的,你備過兩次了,我才第一次備。還有沒備過的。

  王志:相對於沒有進入梯隊的人來説,你們已經很幸運了,但是相對於最後能夠乘坐飛船進入太空的那兩位來説,你們會不會認為是一種不幸呢,或者遺憾?

  吳傑:我覺得遺憾肯定有,但是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得很深刻了,就是如果是他們上了,直到火箭發射的最後一刻,只要一發射,可能我們的任務就沒戲了。那就是要重新洗牌,以“神六”作為起點,瞄準“神七”,好好地去總結我們的經驗,以利於今後更好的訓練,爭取“神七”再上。

  翟志剛:“神七”上不去還有“神八”呢。

  解説3:在2003年我國突破性的“神五”載人航天飛行中,翟志剛也是首飛飛行梯隊的三名成員之一,而吳傑沒有進入梯隊,兩人都與創造歷史的首飛擦肩而過。

  王志:當時你和聶海勝兩個人,備份一直備份到機艙口,你們倆一直揮手,跟所有記者、跟媒體見面,跟所有的公眾一塊見面,你們的笑容很燦爛,但是你們的心情呢?

  翟志剛:應該説為楊利偉捏一把汗,這是當時真的心情,很難考慮到他上了我不上,是不是我…沒有機會想,也沒有時間想這些東西。首先咱們安排的場面熱烈,場面也非常感人,作為我跟聶海勝在楊利偉的後面,真的就是祝福,就是要祝福。他不是去拿榮譽去了,他也不是受獎去了,也不是立功去了,他是去執行任務了,是代表我們去執行任務,任務很艱巨,充滿著危險。

  王志:也很光榮。

  翟志剛:很光榮。

  王志:太近了,就差一步。

  翟志剛:因為太近了,所以説跟著一樣光榮。應該説他整個飛行過程中,不光是我,所有我們在下面的全體航天員,都跟著激動。

  王志:那個時候吳傑你在做什麼?

  吳傑:我坐在指揮大廳在觀看,觀看發射、返回,都看到了。我喜歡搞攝影,喜歡照照照片,我當時就想了一個念頭,不管採取什麼辦法,比如有些違反規定的方法,我要把一些東西留下來,當時一門心思在這個地方。

  王志:拍照片?

  吳傑:拍照片,錄錄像。所以説我當時,當天楊利偉返回的那天是晚上,我就把我們航天員公寓晚上的場景,包括我們要進指揮大廳的夜景,當時我就給拍下來了。進了大廳以後,反正偷偷摸摸地也拍一些比較珍貴的資料,楊利偉返回那天,指揮大廳外面舉行歡迎儀式、綵排,我就跑到旗桿下面,那兒有臺階,很高,我都給攝下來了,攝完了以後,我自己剪輯了一下,做了一個小光盤,楊利偉回來以後我送給他了。

  王志:你為什麼要做這份禮物呢?

  吳傑:我覺得給他也算是一個紀念吧,而且我覺得很珍貴,個人覺得非常珍貴,個人留了一點心。楊利偉回來了嘛,大家都在歡呼,都是一片歡呼的浪潮。他們回來到了大隊的時候,相互之間擁抱,我當時跟楊利偉説,楊利偉你好樣的,就説了這麼一句話。還有一個情節,我們兩家是住對門,當他要去發射場之前,第二天就要到發射場了,我就有意識地敲敲他家的門,然後進去,跟楊利偉握了一下手,表示一個祝願吧。

  永不放棄的信念

  翟志剛:我們從事的這個職業就是要飛行

  吳傑:如果擦肩而過,還是往後等,神七、神八、神九

  事業背後的情感經歷

  翟志剛:從事這個航天員的這個職業來講,對於我母親來講也是一種欣慰

  解説:目前,中國航天員中心一共有14名航天員,他們都是來自全國空軍部隊的優秀戰鬥機飛行員,至少有800個小時的實際飛行經驗。

  王志:你當時對選拔是個什麼樣的態度呢?

  翟志剛:我很想選上。

  王志:為什麼呢?

  翟志剛:跟你現在的心情也差不多,有一種神秘的感覺。我這個人好動,不好靜,好冒險,不好保守。所有的具有挑戰性的,包括遊戲,我都喜歡玩。

  王志:那你來以前呢,你的工作單位呢?

  翟志剛:我從滄州調北京來的時候,離開滄州的時候,我們團長領著我們全團的飛行員,一個不落,還包括二團的飛行員,一一跟我握手話別,這個場面非常令我感動,這個場面我永遠也忘不了。

  解説:除了航天員的身份之外,早在1996年吳傑就經過選拔成為我國的航天員教練員。1995年,作為航天員選拔的前奏,我國開始了航天員教練員的選拔。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選、檢查和測試,僅有兩名候選人合格,吳傑便是其中之一。

  王志:在你們14個人中間,你是最早來這個基地的?

  吳傑:對,我是1996年過來的。

  王志:來的過程跟志剛是一樣的嗎?順利嗎?

  吳傑:整個選拔過程中,從身體都還是比較順利。當時我還是有點機遇吧,我當時在飛行部隊的時候是到蕪湖接飛機,接了二十天沒有接回來,等我有一天看到晴天了,回不回去,趕緊回去,甚至當時上飛機,連氧氣面罩都忘戴了,急急忙忙就想回去,待了二十多天,實在待的時間夠長了,機務人員帶的氧氣面罩,當時上飛機有點著急,可能氧氣面罩就在機務人員手裏面,駕著飛機就回來了。一回來咱們選拔團就到了,如果我遲那麼一天,當天不回來,這個選拔團就走了,就北上就走了,就錯過這次當航天員的機會了

  王志:非要問的話,有什麼動力呢?為什麼一定要來做這件事情呢?

  吳傑:我感覺到我當飛行員的時候,我是飛殲擊六型的,在咱們國家來講目前算是比較低級的戰鬥機了。

  翟志剛:沒了現在。

  吳傑:很低了,他是飛殲八的,比我高好幾級。當時我有一個願望,殲六飛完了以後,我是從飛行學員、飛行員,然後當教員,當中隊長、副大隊長、領航主任,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飛到這個情況下,感覺到飛殲六有點不過癮,當時想飛飛蘇27,最先進再飛飛蘇30,這是我的最大願望,當時沒有想到當航天員,但是突然有那麼一個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我喜歡就是説,不滿足於現狀,一個東西時間幹長了以後,你幹得特別熟練了以後,對它的了解自我感覺到非常深刻了以後,總是想找點新的,或者是更高一層的職業。

  翟志剛:找自由。(笑)

  吳傑:我個人覺得有一種冒險精神,確實還是需要一些冒險精神,或者一些刺激,或者一些挑戰,去迎接挑戰。

  解説5:1996年,吳傑作為教練員前往俄羅斯的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學習。

  王志:你在俄羅斯訓練的時候,跟其他國家的航天員也有過接觸,那你在他們眼裏呢?他們怎麼評價?來自中國首批的航天員?

  吳傑:也有很多報道,我的考核成績五分,是非常扎紮實實的,非常硬邦邦的五分。

  王志:很客觀地來説,水平跟他們相比呢?

  吳傑:當時我的計算機考核成績是五分,明明顯現出來就是五分,這個教員説不可能,因為航天員沒有訓練,一般本國的航天員都很困難,就像你,你更不行,給你打個4.9分,打了4.9分。

  王志:怎麼取得這個成績,怎麼做到這一點?

  吳傑:在俄羅斯的訓練很艱苦,當訓練到最艱苦的時候,有一個支柱就是説感覺到這樣訓練不行了,而且實在撐不住了,當時我們和俄羅斯的航天員、教員都在一起,感覺到我不能給我們中國的航天員抹黑,換句話説有點不科學地講,我就是不行了,我死了,我也一定要挺住,這説起來有點不科學,但是必須要堅持。但是事後來證明我的體力包括我的毅力,確實能夠戰勝這些困難。

  王志:你從事這個職業的動力是什麼?

  吳傑:我們沒有上過天的航天員都有一個很高的目標,就是要執行一次航天飛行任務,在這個目的沒達到之前,這可能就是我的最高目標,所以説咱們想這一次擦肩而過,我就等著神七,神七如果擦肩而過,還是往後等,神七、神八、神九,只要我沒有脫離航天員隊伍,我就有這麼一種希望,我就會去盡我百倍的努力。

  王志:為什麼呢?

  吳傑:我覺得咱們有這句話,只要有努力你就會有收穫,你如果沒有努力,那你就一點希望都沒有,很簡單,就這麼一個道理。

  王志:你的答案呢,動力?

  翟志剛:説得多好啊。他其中就有一點沒説好。不是説追求一次飛行任務就完成了。作為航天員的最高追求,執行任務不能是一次就完了。根據任務需要,執行一次、執行兩次,執行若干次,這是航天員應該是最高追求了。

  王志:為什麼呢?什麼樣的東西可以讓你們拿自己整個的聰明才智,甚至是生命去交換?

  翟志剛:真別説,那天我還琢磨琢磨了這事,為了什麼呢?第一,上天不上天對於我們來講,對於我們個人來講,從物質上來講,應該説意義不是很大。我們現在生活得也非常好,物質也不缺,家庭條件也都不錯。可是為什麼還要去爭著,要上天、要執行任務、要飛行呢?有一種榮譽感,這種榮譽感非常強,我們從事的這個職業就是要飛行,應該説,有一種崇高的慾望,這種慾望不是為了追求某一個什麼什麼東西,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從事這項事業就感覺到就應該這麼樣做,具體説為了什麼,好像不為了什麼。

  吳傑:有一個強烈的興趣,永不放棄的一種興趣。

  解説6:在“神五”載人航天飛行後不久,翟志剛的母親因病去世,母親一心想看到自己兒子飛上太空。與神五任務的失之交臂,對於翟志剛來説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王志:您母親的病逝對於你從事這個職業來説,有什麼樣的影響?

  翟志剛:應該説在我一生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給我留下記憶最深的應該就是我母親。而且我從事航天員的這個職業來講,對於我母親來講也是一種欣慰。“神五”我能夠進入梯隊,對我母親也是一種報答。

  解説7:翟志剛出生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的農村,母親當年靠賣瓜子供他上完了中學,又極力支持他招飛入伍,成為飛行員,並最終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翟志剛:到了秋天把瓜籽成麻袋的買回來,完了給它炒熟,炒熟之後拿筐再到街上一碗一碗賣,靠這個。初中一畢業的時候,我就跟我母親説,我説高中我不念了。

  王志:你喜歡讀書嗎,當時從你的心願來説?

  翟志剛:實事求是來講,從當時我家的那種情況來講,我確實打心眼裏不想念了,可是我媽沒有同意,沒同意,還是我媽賣瓜籽,那我就繼續念吧。後來到了高三,要高考之前,開始(招飛)體檢,一體檢就合格,一合格一考試也通過,部隊來了通知書了,被錄取了,準備什麼時間到哪兒去報道,那時候我從心理上、從內心上,那一段時間就那幾天,我心情是最最不平靜的。

  王志:為什麼不平靜,應該是自由了、解放了,解脫了。

  翟志剛:我父親失去勞動能力了,不能幹活,70多歲了,我母親也60多歲了。他們都是自己還顧不上自己呢,我要是拿著通知書我一走,這老爹老媽誰來管?我不走,最起碼我在家可以做一做飯,我可以幫著我媽炒一炒瓜籽,到晚上天黑了,我可以去接一接我媽,接回來,回來有飯吃。

  我跟我母親説,我説我不上學了,我母親聽完之後非常平靜,而且非常莫名其妙,上學為的不就是考學嗎?怎麼考上學不上學了。我説我要是走了,你們怎麼辦?我媽説你在家我們怎麼辦?我説在家最起碼還能幫幫忙,我媽説,那你走了,我們就不過了?上學多好的事,哪能不上學呢?你不能因為這麼點,現在是這樣,我們也不能連累你一輩子呀,上學是正事,你得去呀,不去哪能行啊。

  王志:正因為你母親對你來説那麼重要,你怎麼能使自己從失掉母親的悲痛當中抽身出來,又返回你的訓練當中?

  翟志剛:怎麼報答我母親這種養育之恩,母親不在了怎麼報答,只能通過我努力工作。如果説我做出了一點成績的話,這與我母親對我早期的這種思想教育,應該説是分不開的。我母親就是很實在很實在的、認很簡單很簡單理兒的這麼一個人,無論幹什麼就得幹好,得努力去幹,得幹好,不能讓別人説出什麼來,這就是標準。

  訓練的艱苦經歷

  吳傑:不能有失誤,就是要杜絕失誤。

  翟志剛:零失誤。

  選拔的幕後故事

  吳傑:自己心裏面有這麼個小想法,誰能跟聶海勝和翟志剛配對,上去的希望估計有50%吧。

  解説8:“神五”任務之後,航天員們很快重新投入到訓練中,並在2004年下半年開始了針對“神六”任務的訓練和選拔。這次選拔的要求是重新洗牌、從零開始,也就是説,要根據14名航天員在新一輪的訓練和考核中的表現來確定執行“神六”飛行任務的人選。

  王志:神五發射成功返回以後,對外界都是説重新洗牌,我相信能夠是這樣的,但是對於志剛來説,別人可能會想,是一種巧合呢,還確實是你們自己的努力,聶海勝和你這一次又都進入梯隊了,有沒有照顧的成分?

  翟志剛:應該説重新洗牌,這是非常客觀的,一切從零開始也是非常非常客觀的,同時站到一個起跑線重新開始起跑,這也是非常非常客觀的。我們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那是非常公平、公正,整個執行過程都是公開的,沒有任何私下操作的東西。就包括我們打分數。我要想給你扣分,我説你這個地方扣分了,你為什麼給我扣分,你可以來查,有錄像,我們全程所有的訓練全部有錄像。搞了一個數字模擬處理機,把你所有的資料輸進去,把他的資料輸進去,輸完之後機器給你評比。

  王志:當時重新洗牌的時候,畢竟是同一個梯隊14個人,畢竟有“神五”在前,畢竟你沒有進入第一梯隊,你當時用什麼樣的心態站在這個起跑線上?我有戲嗎?我有希望嗎?

  吳傑:要想得到更高的分,第一個就是看你自身的努力,第二個就是在你這個訓練的過程中怎麼樣防止,我們現在要求的水平非常高,防止少出錯,出錯就扣分,載人航天飛行一個最大的特點,航天員操作這方面,按楊利偉同志講話,我們航天員操作要杜絕失誤,不能有失誤,就是要杜絕失誤。

  翟志剛:零失誤。

  解説9:為了能夠讓更多的航天員擁有實際太空飛行的經驗,也為了讓楊利偉能夠把“神五”首飛的寶貴經驗更好地傳達給整個航天員集體,經過慎重考慮和研究,組織做出決定,楊利偉退出神六飛行任務的選拔,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指導和幫助其餘航天員的訓練中去。而剩下的航天員則以十三進十、十進六的方式進行層層選拔。

  王志:楊利偉的退出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吳傑:我認為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俄羅斯有一個加加林,他有一個經驗、教訓,加加林是在飛行訓練的時候失事的,所以説從這個方面來講,第一個航天員,特別是説白了,作為一個國家的一個品牌、一種象徵,而且他成為第一人了以後,他的工作需要有很多社會性的工作,使他精力等各方面都受限制和影響,他現在主管航天員系統,特別是抓航天員訓練這一塊。通過“神六”的訓練來看,我們“神六”的訓練比“神五”的訓練可以説也是一個很大的飛躍

  解説11:經過一系列艱苦的訓練和選拔,綜合成績前六名的航天員最終組成三個乘組。翟志剛和吳傑被分配在了一個乘組。

  王志:你聽到跟翟志剛配對的時候你什麼感受,或者説你對他有什麼評價?

  吳傑: 我當時感覺到很高興,把握性非常大,跟他在一起,當時有個不成文的底下的小傳説,或者是自己心裏面有這麼個小想法,誰能跟聶海勝和翟志剛配對,上去的希望估計有50%吧,就是你剛才説的印象分。但實際上最後的結果不一定是這麼説,還是必須要通過嚴格的訓練、考評來決定。但是我就覺得,在訓練過程中不能有僥倖心理,換句話説,也不能説我們倆在一起訓練,就一定能上,或者跟聶海勝在一起訓練就一定能上。但是我當時有一個很明確的一個想法,我個人分析,肯定聶海勝跟翟志剛他們兩個不會配在一起。

  王志:為什麼不會?

  吳傑:他們倆配在一起人家都別幹了,就他倆了。心裏這麼想,但是也有可能。最後還是組織通過選配,通過我們的分數,通過我們心理之間的相容,個人的特點,這麼來搭配。

  王志:你覺得他的優點在哪兒?

  吳傑: 他的優點很多,最起碼通過“神五”的考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航天員,在咱們航天員大隊來講,非常優秀。第二,他的反應非常快,在我們訓練中,而且處置特殊情況,判斷、決策非常準確。第三,他比較刻苦,通過訓練來看,我們的特殊情況手冊起碼有這麼厚,在處置緊急特殊情況下,我當時還沒意識到,出現了緊急特殊情況,他能夠不看手冊,我們所有人都要求看手冊來進行訓練,他能達到不看手冊髮指令,進行訓練,當時我個人感覺到比較驚訝。他訓練自我準備到很充分的一種地步。再就是他本人性格比較開朗,知名度也很高,到了什麼地方都是歡聲一片、笑聲一片。在工作訓練過程中肯定是很嚴肅的,在模擬艙的時候,但是在訓練的前後間隙當中,我們整個環境很愉快,這確實是讓我感覺到非常舒服,或者是非常愉快的。

  王志:那你聽到跟吳傑配對以後第一反應是什麼?

  翟志剛: 很高興。

  王志:高興從何而來?吳傑説跟你配對,是因為翟志剛的名氣大,而且你參加過“神五”第一梯隊。

  翟志剛: 我知道我倆定到一組以後,我心裏頭就暗自高興,高興在哪兒呢?第一,吳傑先後三次去俄羅斯,學載人航天技術。在俄羅斯學得非常好,這是第一。第二,雖然説他年齡比我們都大,但是非常非常謙虛,性格特別好,性格特別特別隨和,所以有的時候我跟他開玩笑起來,開起來也非常輕鬆,不會説想説點什麼還有什麼顧忌,這都沒有,第四,他對我非常照顧,也非常關心,我特別特別尊敬他,他應該説在年齡上也好,在閱歷上也好,那要是在空軍航天兵部隊裏面,那就是老大(哥)的身份,那是不可動搖的地位。

  王志:你們倆的業餘愛好有共同點嗎?

  翟志剛:有啊,他愛吹長笛,我愛吹薩克斯

  吳傑:還有照相,都愛照相,都愛唱歌。

  翟志剛:他有好多照相機,我也有好多照相機。

  王志:性格上呢?是相同的點多,還是互補的東西多?

  翟志剛:性格上,我們倆應該是互相欣賞,互相欣賞型的。我是屬於好説好動型的,他是屬於善觀察穩重型的。

  吳傑:幽默型的。都喜歡快樂。

  神六飛行的憧憬

  吳傑:讓它對著攝像機一方,輕輕地一推,這個東西就慢慢慢慢撲向攝像機了,越來越大

  無悔的飛天之夢

  翟志剛:會繼續努力的,永遠會努力下去

  解説12:針對此次“神六”的飛行特點,航天員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相關訓練。可是,由於缺乏第一手的資料,幾天幾夜的太空生活還是充滿了未知因素。

  王志:怎麼設想一下空中的生活?

  翟志剛:整個在飛行過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計劃,都有程序,嚴格按程序來執行。但是有的時候,比如説給你喝一瓶水,給你十分鐘,我可能一分鐘喝完了,還剩9分鐘,這9分鐘歸我自己支配。

  王志:商量過嗎?有什麼自選動作?如果是有這種空余的時間。

  翟志剛: 目前還沒到這一步,如果是真正到了這一步,我們倆就得研究我們到空中搞一些什麼小節目小動作了。

  王志:會做什麼呢?

  翟志剛: 應該説都是對後期的飛行有幫助、有借鑒意義的一些東西。

  王志:你怎麼設想的,吳傑。

  吳傑:天上因為是在失重狀態下,有很多節目是可以做的。而且現在廣大的、特別是咱們國家的廣大人民特別希望看到,在太空怎麼生活,是怎麼一個環境,是怎麼一個狀態。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小道具,在天上做一些,你比如説,我們的艙比較小,航天員不能在頂上翻滾,我們可以找一個小道具來,讓它翻滾,讓它對著攝像機,一放、輕輕地一推,這個東西就慢慢慢慢撲向攝像機了,越來越大,給人的視覺一些衝擊的效果,這在天上都可以做。這些想法,還是底下有一些想法的,但是確實要落實起來,必須還是要經過一套程序,來保證我們在天上不會出危險。

  王志:怎麼考慮風險?

  翟志剛:航天員這個職業風險性是非常大的,但是載人航天絕對不是冒險,它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咱們的飛船、火箭以及航天員,飛船從研製到生産、到組裝到發射,每一環節控制得都是非常嚴格的,我們這項工程絕對不是拿你的生命去做實驗,這是有科學做依據,有科學做保障,有質量做保障的。

  吳傑:最壞的打算或者出現了,作為一個航天員,你能為祖國去完成這項事業,你做出了犧牲,我覺得這也是我們追求載人航天所必須要付出的一些努力,或者是通過這些,你才能使我們今後的載人航天技術更加完美。我會覺得這些付出與我們的夢想是相一致的。你付出了你就能得到這些夢想。

  王志:最後一個問題,如果這一次沒上,還會參加下一輪的競爭嗎?

  吳傑: 這是肯定的,這就是我剛才講的“神六”又成了一個起點了,只要還在這個隊伍中,就一定會為圓我們太空飛行的夢想去奮鬥。

  王志:志剛呢?

  翟志剛: 不光是神六,神七如果仍然擦肩而過,神八還要會繼續努力的,永遠會努力下去。

  王志:好。謝謝,祝你們成功,祝你們夢想成真。

責編:辛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