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方時空]特別節目 兩岸看神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6日 10:13 來源:CCTV.com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進入[東方時空(新版)]>>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白岩松:中央電視臺,台灣東森電視臺美洲臺和亞洲臺的觀眾朋友你們好,我們現在是在北京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室裏為您帶來《東方時空》的特別節目兩岸看神舟,和我搭檔主持的是台灣東森電視臺的主播盧秀芳。


  盧:大家好,今天這個日子很特別,我們看到距離上次發射升空今天又是另外一個倒數計時,距離舉杯慶賀的時間不遠了。

  白:我特別關心今天是10月16號,兩年前2003年10月16號早晨六點多鐘,這麼多個六,這次又是神六,兩年前這一天神舟五號安全、成功的著陸,非常漂亮,兩年前那一天,你自己當時的感受,和你周圍人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盧:那此是越過海峽,我在台北的攝影棚裏面直播,我覺得跟發射的時候感覺一樣,就是讚嘆,當時用正中靶心來形容,簡直是不可思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艙門的那一剎那,看到楊利偉出來,心裏面非常開心的感覺。

  白:之前肯定也做很多很多想象,他出來是什麼樣,他能不能自己行走,會不會有笑容。

  盧:我知道整個返航的過程是非常具有危險性的,包括我今天看到一份科學資料,他説特別在神舟六號要切入大氣層的過程當中,角度很重要,如果角度小了一點會不會彈回去。

  白:這個過程中包括還有黑障階段,會有十分鐘左右跟地面失去聯絡,無論對航天員還是對地面的科學家的心理來講,神舟五號非常漂亮,我們相信神舟六號也會非常漂亮,接下來感受一下神舟六號在過去這些天當中的航天日誌。

  航天日誌(難忘時刻)

  10月16日 “神舟”六號太空飛行進入第五天

  第一天 神舟六號發射圓滿成功 航天員首次進入軌道艙 兩位航天員與家人天地通話 第二天 航天員失重下有趣的進餐情形 航天員展示進入軌道艙

  第三天 航天員在太空第一次修整鬍鬚 航天員首次傳回自拍地球畫面 航天員第一次在艙內“翻筋斗”


  第四天 航天員傳回自拍飛船帆板畫面 航天員在軌道艙穿脫航天服

  截止16日13點10分 飛船安全飛行100小時 一切正常

  白岩松:的確,看這樣一個航天日誌的時候就會感覺每天,好象每時每刻都在誕生新的記錄,在今天下午一點鐘的時候,就是整個神舟六號在太空當中飛行了100個小時,意味著什麼呢,我們航天事業已經進入到三位數的飛行。

  盧:這100個小時由無數細節組成的,每天的航天日誌我們看到在中央電視臺的馬拉松式的轉播之下,我相信觀眾朋友們都已經成為專家了,你看到很多細節,包括刮鬍子,包括穿艙等等,都是多少心血的結晶。包括在返航的時候很重要,關這個艙門,不要看關門這個動作也有很多細節。

  白:這兩年,在內蒙古特別火的一首歌,已經不是《蒙古人》,你們也可能聽過,最火的一首歌叫《我和草原有個約定》,這幾天特怪,在我做直播的過程中,當離返回的時間越來越近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總是在我腦海中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突然會覺得這原本是一首描寫人跟草原,跟家鄉之間的一首歌,這個時候比喻神舟六號和大地之間也特別準確,裏頭有一句詞叫總想看看你的笑臉,總想舉舉你的酒樽,這種感覺特別一致,你去過草原沒有?

  盧:我去過外蒙古,內蒙古沒有去過,我看過對照,在發射的時候是在大雪紛飛中兩位航天員接受大家的歡呼,降落的時候,是在一個大草原裏面,那個景象我覺得特別具有電影感。

  白:因為你到過草原就能感覺到一望無際的感覺,這個時候你想象自己是航天員,在回家的路上,一眼看到草原的感覺可能也是非常非常美妙。

  盧:的確,不過當然在返航的過程當中我們看到還是有很多細節組成的,在接下來我們是不是就要到主著陸場看一看。

  白:早就跟草原有個約定的是我們在主著陸場的記者冀惠彥,冀惠彥你好。

  冀惠彥:你好岩松。

  白:雖然這個問題問過無數次了,但是此時此刻還要問,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怎麼樣,主著陸場?


  冀惠彥: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非常好,今天的天氣也非常好,我想過幾天的天氣可能也會更好。

  白:進入到倒計時的時候,今天在白天的直播當中你特別給我們解釋了一下你新領的工作證,當時你的興奮感,其實你從神舟一開始,一直到五號你都在現場,為什麼這次發了這個工作證,你依然會有那麼大的興奮?

  冀惠彥:我想還不是一種興奮,好象還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導致用興奮的感覺去調節我自己。

  白:許多觀眾朋友對著陸場這塊最熟悉也最陌生,為什麼説最熟悉,當神舟五號回來的時候的畫面,清晰的知道著陸場的背景,但是怎樣找到它,反映的時間是什麼樣的,什麼程序不是特別清楚,趕緊給觀眾朋友介紹一下。

  冀惠彥:在進入返回程序之後,我們的雷達站捕捉到它的信息之後,這個時候空中搜救分隊的直升機就會在空中,你看我後邊就是有直升機做我的背景,他們在空中就會等待,等到在尋找的過程中發現目標之後,還會引導地面分隊集中,空中搜救分隊起到非常重要的搜救作用。

  盧:你現在戴了手套,領子也立起來了,著陸的時候天氣狀況很重要,你再告訴一下觀眾朋友天氣狀況如何。現在天色已經暗了,如果著陸在沒有陽光,沒有光線的情形之下,在未來搜尋方面會不會比較困難?

  冀惠彥:那當然了,今天的天氣還可以,今天的天氣的氣溫我看了一下是3度到12度,風力不大於兩級,也就是每秒六七米,一般風力不超過每秒15米就是飛船安全著陸的非常好的氣象狀況,今天的氣象狀況也非常好,我想今天利用這個機會向秀芳傳達一個信息,我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在主著陸場,咱們大家都特別喜歡看兩岸看神舟這個節目,秀芳還成了我們這兒很多年輕人崇拜的偶像,昨天咱們連線之後,一位年輕人突然抓住我説,老冀好幸福啊,你和我秀芳姐通了話了。

  白:顯然你們那兒的女工作人員太少。還有一個問題,今天因為剛才在直播過程中已經看到一個新聞了,這個新聞説我們的主著陸場已經開始警戒,這意味著什麼,另外雖然周圍主著陸場的人員比較稀少,每平方公里也就10個人左右,周圍的牧民和老鄉在警戒的情況下他們的狀況如何,他們配合程度怎麼樣?

  冀惠彥:這兒當地的牧民非常配合,實行警戒也是確保回收的安全,這是每次回收都要例行的程序。今天我們在路上過了好幾道關卡,每個人都要驗證,車也要驗證,這樣也確保在回收過程中確實確保萬無一失,非常安全,今天在四子王旗的時候碰到一件事讓我非常感動,一個小女孩,是一個大學生,很遠從包頭感過來,就要親眼目睹一下航天員的風采,她在那兒苦苦的哀求,説能不能把我帶到那兒去,讓我看一看,我們跟她講確實不能帶你去,因為我們要工作,因為那個環境非常艱苦,因為有很多很多條件不能去,她求了這個求那個,臉上一直在流著淚,這個女孩子比我女兒小三歲,看到她我心裏挺難過的。

  盧:惠彥,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你,在這裡要請你幫我轉達一下,所有工作人員非常辛苦,要謝謝他們,向他們表示最高的敬意。同時在剛剛,鏡頭照到你的時候,一個全畫面的上方有一個圓圓的亮點,那是月亮還是燈光?

  冀惠彥:月亮,你看到了,你的觀察力還可以,我們當時在想的時候能不能用這個月亮做一個前景拉到,這個月亮今天非常圓,在碧空中顯得格外的明亮,而且特別圓。

  白:這麼圓的月亮,今天是16號,15的月亮16圓,其實也離滿月是很近的,它倆可能有一定的重疊。非常感謝冀惠彥給我們帶來的報道,我想很快在未來倒計時的時間裏頭,恐怕你就更有用武之地了,我們隨時等待著你從主著陸場給我們帶來的最振奮人心的消息,準備好了吧?

  冀惠彥:準備好了,時刻準備著。

  白:謝謝冀惠彥,非常感謝。一提到主著陸場的時候,我們就涉及到整個,在這樣一些天飛行的過程中,其實大家知道發射階段是一個挑戰,返回階段又是一個挑戰,其實在空中運行的時候是相對平穩的,因此在返回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倒是有很漂亮的動畫,一起邊看邊説。神舟六號是由三兄弟構成的,返回艙、軌道艙還有推進艙,當它首先要開始有一個制動的反應,制動反應了之後,大家就可以看到,軌道艙跟剩下那倆兄弟説拜拜,它繼續要在空中運行半年。

  盧:現在這個是返回艙即將要進入大氣層了。

  白:然後要調整姿態,就是角度問題。然後又跟推進艙再次分離,這是一個返回艙,這是穿過大氣層,溫度極高,是一千多度。

  盧:艙裏面的航天員呢?

  白:外頭是非常棒的材料,裏頭航天員的溫度可能是21度升四至五度左右,瞬間有半分鐘左右,是40度之內,比如38、39度有可能,但是人是可以忍受的。

  盧:現在這個就是經過大氣層的過程。

  白:載入大氣層的黑障已經過了,這個時候已經打開主傘了,過黑障大概是120公里到40公里之間,這個時候已經打開傘了,還有一個備用傘,這個傘的面積是1200平方米。

  盧:我想返回艙是有三噸半的重量,得有多大的傘才能撐得住。

  白:這個返回艙裏面還有一個備用傘,因為它的速度要是不降下來,它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這個傘完全打開之後,顯然飛行的速度就開始減慢下來。

  盧:這樣好象還不夠。

  白:請注意,離地面還有一米左右的時候,這個鏡頭一會兒可以給大家解釋,離地面還有一米左右的時候有一個反推的發動機點火,讓它快到地面的時候緩衝一下。即使這塊有問題,也別擔心,因為你剛才看到那個畫面了,裏面就是咱們曾經試過的座椅,往上升了一下,在落地之前要貼著艙往起升高,留出一個餘地,能再次緩衝。 盧:一個雙重的保護作用。

  白:整個一個返回的過程,所有的科學,科技的這種重要的在飛船設計方面就是安全,生命第一。

  盧:最重要就是保障這兩位航天員的安全。

  白:所有人都在期待等它落地之後,而且落地之後要用人工的方式迅速將傘切斷,否則1200平方米的大傘稍微有一點兒風就會帶著返回艙一通狂奔,開車追不上。

  盧:可是為什麼要用人工的,用機械不是比較快嗎?

  白:曾經在前蘇聯有一次返回艙落在了懸崖邊,幸虧是人工,如果要不是人工,自動的以為落地了,機械一切斷,他就掉懸崖下頭了。人工在最關鍵和最緊要的時候是非常好使的,説的驚心動魄,但是明天的時候會一帆風順。吃喝拉撒睡是大家談到航天員的時候特別關心的問題,衣食住行其實也特別重要,我不管秀芳在台灣住過多大的房子,或者怎麼樣,這次有機會住了一個一室一廳,肯定特別難忘。

  盧:的確,而且還不只是一室一廳,一室一廳墻壁至少是平的,但是這個墻壁上有無數的管線,無數的按紐。

  白:秀芳説的這一室一廳就是神舟六號的軌道艙和返回艙,我們倆還真是去體驗了一把,機會難得,來,一起感受。

  白:你看,秀芳,咱們又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這個地方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是航天員模擬訓練器的大廳。在這兒放著一個1:1的。

  盧:完全一樣大小的。

  白:神舟六號的軌道艙、返回艙等等都有,而且它是處在發射的火箭的狀態當中,不是孤立的,你可以想象底下還有火箭,由於是1:1,裏頭所有的儀錶,所有東西都是完全是一樣的,平常航天員在這裡做一次又一次的熟悉的動作。

  盧:相信他們在裏面無數次了,實際體驗一下上太空的感覺,因此在上太空的過程當中心情格外不緊張了,待會兒我們可以進去實驗一下嗎?

  白:可以啊。

  解説:如果把飛船比作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家,那麼返回艙和軌道艙就構成了這個家中的一室一廳。

  白:離我們近的這塊,相對在底下這塊是返回艙,半圓形的,返回艙的上面是軌道艙,剛才説返回艙裏是他們躺著的地方,發射的時候都要在裏面待著。

  盧:這麼長的時間,免不了航天員會有吃喝拉撒睡等問題,生活上的這些問題在哪個地方解決? 中國航天員中心工作人員:生活照料主要是在軌道艙,咱們兩個艙的分工基本上是返回艙是航天員在裏邊要監視整個飛船運行的狀態。然後軌道艙主要是提供他的生活照料設施。吃喝拉撒,包括一些咱們搭載的一些科學實驗,科學實驗都在上面軌道艙。


  解説:航天員太空之家的內部到底什麼樣的呢,空間有多大,就讓岩松和秀芳帶我們去登門探訪一下吧。

  盧:準備要發射的時候兩位航天員就是要先走過這個搭建的短短的平臺,雖然距離不是很長,但是相信是最緊張的時刻,因為馬上要發射升空了,這個時候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看到所有工程人員和所有的航天員,他的同事們,必須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大家用目送的方式表達尊敬還有表達祝福跟慶賀,同時他走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們看到航天員就是從這個圓圓的小門,打開艙門來進入神舟六號,裏面當然它的空間是非常非常的狹窄。

  解説:航天員就是從二層軌道艙的小門進入飛船的,然後從軌道艙順著兩三個腳蹬子進入下面的返回艙。現在岩松和秀芳也要到飛船裏面去探探秘,但是他們該如何進去呢?

  工作人員:他可以腳踩,上面也設置了一些扶手,他可以抓握。

  白:我先替你進一下。

  盧:好,請了。我想請問一下主任,岩松的姿勢是正確的嗎?

  工作人員:應該是先進腿。

  盧:應該是先進腿,所以你做了一個錯誤示範,我來做正確示範,先進腿,腿進去以後身體再進去,我這樣子,看起來好不到哪兒去。

  白:我們現在就可以把門關上了。

  盧:兩個人還真是有點擠。

  白:五天后見。

  解説:岩松和秀芳,誰的進艙動作更標準些?還是讓我們看看航天員聶海勝是如何進艙的吧。

  盧:我花了好大的力氣終於鑽了進來,躺了進來,我覺得第一個感受是其實還挺舒服的,這個設計還蠻符合人體工學的,但是腳要蜷起來。第二個呢,我看到觸目所及,這個艙裏面雖然小,但是可以説是什麼都有,而且它每一個空間都沒有浪費掉,在這裡面要待五天還真是一個沒有辦法想象的場景,不過我想在這個太空當中,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神奇而奇妙的感覺,特別是我看到我旁邊還有一個位置,兩個人都躺在這裡,這個感覺在空中度過五天,我相信是一個很奇妙的旅程。這是我的一個現場的實驗,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

  解説:在航天員平時訓練的飛船裏躺一躺,看一看,機會的確太難得了。而岩松似乎就沒有秀芳感覺那麼舒適了。

  白:我進了這裡,特意要體驗一下,為什麼航天員在選材的時候要求是1.60米到1.72米,當我躺在這裡的時候我的感觸就很深了,我的身教是1.79米,因此躺在這裡顯得非常跼踀,並且很擠的樣子,腦袋如果要很好的躺在這裡的時候,這個身體就不算特別舒服了,於是我就明白了,選材的時候限制在1.72米以下,這個空間就會顯得更大一點兒,像我這樣的人,看樣是當不了航天員了。

  盧:剛剛看到我們兩個躺的那個位置,事實上難怪我們兩個躺的不舒服,因為它並不是按照我們的身體狀況打造的,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在萬中選二的兩個航天員,所以選定之後,它的椅子的打造是完全按照他們的身形,頭骨的狀況,所以我相信他們躺在那兒比我們倆舒適很多。

  白:對於我們倆來説,剛才就明顯是由於按紐太多之後反而很好,我們倆誰都不敢動了,沒敢按一個按紐,照明還可以。

  盧:照明還可以,挺亮的。

  白:整個亮度非常好,現在我們體驗不到的是什麼呢,最後他因為在外太空,這裡是一個模擬人的生存環境,包括氧氣,各個方面,這種感覺我們不知道。

  工作人員:外太空是一個真空環境,是沒有空氣的,同時它有高低溫,向著太陽的地方就100多度,繞到地球另外一邊就是零下100多度。這個是不適宜人生存的。咱們兩個艙創造了一個人工生存環境,所以裏邊它對空氣,溫度的變化,濕度的變化,都是進行了控制。這裡邊的空氣比咱們地面的一點兒也不差。

  白:是不是因為太空太乾淨了,根本不用洗臉,或者刷牙,要不要?

  工作人員:個人的清潔用品咱們都是帶著的,只不過就是短期飛行的時候不需要洗澡,但是它是通過不是常規的刷牙,而是類似于口香糖其他這種方式。洗臉是怎麼弄,是通過一些類似濕紙巾來擦試。

  盧:我還好奇一個問題,刮不刮鬍子呢?

  工作人員:也帶的有這種東西,也帶上去了。

  白岩松:秀芳,這個特別好玩,咱們去體驗的時候,去拍的時候,去提問的時候都是沒發射之前,現在已經好多答案都實現了,都看到了。像刮鬍子那天,咱們就在節目裏頭已經説了,它有一個刮鬍膏,刮掉之後不會胡茬四處飛,這幾天的飛行過程,表面來説我們的確非常關注神六,另一方面,所有的百姓,包括孩子是一個大的科普的過程。

  盧:的確,我們看到比方説濕紙巾不是一般的濕紙巾,因為它不能有屑的,整個溶液也經過特別的製造,不能有任何的對機械的腐蝕性。

  白:沒錯,裏面都是高科技。剛才説到一室一廳,我想到很多年前在大陸非常有意思,那個時候當你一旦有了新房,不像現在有移動通信,那個時候沒有移動通信,要裝電話,裝固定電話,因此很多人是剛有房沒有去裝修,先要去申請號,要裝電話,為什麼呢?關上門,自己家裏成一桶,但是要沒這電話,你跟外界就沒有聯絡,其實對於整個神舟飛船系列來説,天地的通訊系統也非常重要,我跟秀芳也體驗了一下。

  解説: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被稱為是航天發射的中樞神經,它時刻關注著飛船在太空的每一點變化,並下達行動指令。就在神六飛天的前夕,岩松和秀芳終於見到了在這次飛行任務當中與航天員通話的關鍵人物。

  白:秀芳,你看這裡專家特別多,今天又請到一位專家,但是在請到這位專家之前得先問你一個問題,飛船發射了,然後在這個屋子裏頭,誰,你猜一下,大致猜測一下,誰會第一個跟航天員通話呢,而且第一句話應該説什麼呢?

  盧:我想應該是總指揮吧。合理嗎?

  白:應該説什麼呢?

  盧:感覺良好嗎?是嗎?

  白:咱們向考官徵求正確答案,不瞞你説,我也不知道。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基本上猜對了50%,真正跟航天員通話的,跟各個系統進行聯絡組織指揮的,是我們前面這些人員。

  白:第一句話一般説什麼?

  工作人員:這個話由他們來回答吧。葛平。

  盧:兩位總調度師你們好,我們剛剛在猜一個問題,説你們這次第一句話要跟航天員要説什麼,我猜的答案是感覺良好嗎,你們跟航天員第一句講什麼? 葛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師):在飛船與火箭分離之後,飛船在入軌的過程中,一般是飛船帆板打開之後,同時航天員會對北京報告,帆板手控指令已經發出,北京像我回答就是北京明白,實際上第一句話是航天員先主動説的。

  白:北京明白。

  盧:北京明白。

  白:所以他們第一句話是北京明白。

  盧:啊,明白了。

  解説:其實地面與飛船通話的時候,通話的人員、通話的內容,以及通話的時間都不是隨意安排的,有著嚴格的規定,就説語言吧,按照規定,飛船與地面通話傳達指令的時候,語言是越簡潔,越簡短越好,而且是有著固定的模式和程序的,像著名的感覺良好,以及北京明白,都是飛船的典型用語。因此這次神六順利升空之後,就有人預測感覺良好和北京明白,説不定很快就會成為最時尚的流行用語呢。

  葛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師):在他們出發之前,我們整個要跟他們進行語音上的溝通,一方面熟悉工作程序,另一方面,相互熟悉聲音,這樣的話容易更有親切感。

  盧:我也很好奇,你們兩位是怎麼選出來的,是不是特別要求跟岩松一樣,咬字清晰,口語能力非常棒。

  白:廣播學院播音係畢業的。

  盧:是嗎?

  葛平:這倒不是。我們在訓練過程中,實際上主要是最起碼是吐字要清晰,熟悉各類工作流程。同時,在正常和應急情況下,跟航天員通話過程中,能夠給他一種命令和指揮的感覺,同時又要讓他感覺到一種親切感,地面不僅是在指揮他,同時也是跟他一種心靈上的溝通。

  解説:看來,光是口齒伶俐,咬字清晰還遠遠不夠,航天知識還要牢牢掌握,傳達指令時的口氣也要好好把握。

  白:甚至是不是在遇到一種很緊急的情況的時候,其實蘊藏著一種危險的時候,也要求你的聲音不能出現緊急的狀況,而是要保持平和。

  葛平:正確。

  盧:但是這個部分我覺得很困難,因為對我來講都很困難,你們上過類似聲音表情的課嗎?

  葛平:這倒沒有,這也就是我們在之前一年多,始終在訓練這方面,在各種各樣的鏈條,包括跟航天員的合練過程中,不斷在鍛鍊自己。

  白:保持平靜。其實讓航天員覺得特親切的是他這兒,因為一聽到他的聲音,就知道處在非常平靜的狀態,心裏特有底,主要是讓他心裏特有底。

  盧:來自北京的聲音。

  解説:看來在整個執行航天飛行的任務過程中,要保持正常血壓,平穩脈搏的,還不僅僅是太空中飛行的那兩位航天員,地面上的工作人員同樣要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做到處亂而不驚,處變而不驚,對於這一點,即便是久經直播考驗的名嘴岩松和盧秀芳,也是佩服的不得了啊。

  白:今年一年有和平之旅,有搭橋之旅,還有文化之旅,今天你完成了航天之旅,作為從台灣來的女主播,第一次用兩天的時間走進航天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盧:其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位迎接我的專家,他的一個笑臉,因為在我的印象當中這是一個很肅煞、很緊張,而且很機密的地方,迎接我的卻是一張充滿陽光的笑臉,讓我的感慨是我自己也不那麼緊張了,我覺得他們是充滿自信的,甚至可以很放鬆的開開玩笑,這是讓我最深刻的印象。

  白岩松:回頭看這組體驗大片,什麼感受?

  盧:四個字形容,感覺良好。

  白:北京明白。就不多説了,一會兒我們要連線航天城的記者張泉靈,她又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新鮮的畫面,先睹為快。明天熱鬧,明天節目還提前開始,晚上六點就開始了,一直到七點,一個小時,到時候我們也會連線張泉靈,她也在航天城,而且還會給我們請來神秘嘉賓,和我們特別想見到的人。不過今天我們先連線張泉靈,先看她給我們帶來什麼新鮮的畫面,泉靈你好。這幾天一連線航天城就成了兩岸看神舟的最大的一個看點,知道你那兒有鮮貨,趕緊給我們展現一下。


  泉靈:對,這兩天我一直説我處在最幸運的報道點上,因為只有我這兒才能最快最多的看到航天員在艙內的畫面。今天我們又收入到很多新的鏡頭,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首先要看的是航天員之間輕鬆的聊天,你記得嗎,第一天發射的時候,我們看到航天員在艙內準備的時候,他們倆各自在看各自的飛行手冊,當時我特著急,我説航天員兩個人上去了這回,他們怎麼不聊天,後來發現人家是在做發射前的準備工作,你看,這兩天我在飛行控制中心裏聽地面人員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瞧,兩個人就是比一個人強,兩個人之間就會有很多輕鬆的話題,可以聊一聊天,人的狀態也會更好一點兒。我知道,我們還做過一個調查,這個調查就是説,觀眾朋友最愛看的畫面是什麼,那就是太空畫面。昨天,我們已經從右側的舷窗給大家看到了太陽帆板和太空的景色,今天我們換一個位置,換到左邊去,讓觀眾朋友通過我們的畫面體驗一下航天員在艙內不同的位置看太空的奇妙感受,我們來看左舷窗看到的日落。大家注意一下,在畫面的左下部有一個圓球,那就是我們的地球,然後您看到的右邊就是太陽帆板,它永遠對準太陽的位置,而逐漸慢慢變細的那道光亮就是太空看到日落的情景,非常快,也許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太陽就要轉過去了。雖然在太空當中是90分鐘一個白晝和一個黑夜,所以一天當中可以看到16次日落和16次日出,不過在太空當中生活的航天員,還按照地球人的生物節律來進行生活。另外他們還是中國人,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按照北京人的生活節律來進行。接下來還想讓大家看一組畫面是什麼呢,就是太空當中聶海勝是怎麼給自己量血壓的,因為地面的航天醫生怎麼來知道太空當中的航天員他們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心理狀態怎麼樣呢,主要都是通過生理參數。像血壓每天都要量個兩三次,地面人員才有一個及時的了解。我現在考一下大家,你們看這個畫面,天上量血壓和地上量血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剛才已經過了一個不血壓,就是穿脫袖子是不一樣的,一會兒等他穿回去的時候我們再仔細看一下。現在發生的是第二個不一樣,你想在地面上如果看一下自己血壓的話,簡單看一下就知道了,這兒,航天員所有的一切都要通過我們的測控系統傳回到地面上,現在看到聶海上一邊在量血壓,一邊在操作控制面板,這樣把血壓器和控制面板聯絡起來,地面的醫生才能及時、時時的知道航天員的身體狀況怎麼樣,不過今天我已經採訪過航天醫生了,説他們的生理指標一切正常,而且都不像我們地面人員顯得那麼疲憊,他們在上面的確是感覺良好。過一分多鐘,他可能就會測量完。我剛才已經問過大家,量血壓的時候他得穿脫袖子,他到底跟我們平時穿脫衣服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結束了,注意這個袖子的位置,你看,他是從袖子的中間穿回去的。我也特別問過地面的工作人員,他説拉鏈就是為量血壓設計的,以方便航天員在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白:非常感謝泉靈給我們帶來的三組畫面,尤其是最後這個畫面,你看量血壓,咱們在地球上經常是綁完帶子有一個泵,打氣,啪一松手,剛才它是屏幕式的。

  盧:在地球上大部分是別人量的,在那邊不只是自己量,而且還在操作按紐,一個人當好多人用。

  白:就這個按紐也是有説法的,這個按紐什麼樣的説法呢,我問了一下專家,為什麼要用像手指延伸的拐杖一樣的去按,為什麼不自己戴著手套親自按或者怎麼怎麼樣,人家説戴著手套手指頭變得特別大,有的時候誤操作,像我們的手機特別小,你按3,有的時候按到6,或者按到9了,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它這個要求是比較精確的,也是為了安全的考慮。

  盧:我們看到這麼長,應該操作上準確度更困難,在失重的狀態下。

  白:科學家舉的例子非常棒,他説在北京有一些樓道裏看電梯的阿姨和大媽,經常為了舒服,她不站起來每次去按那個鍵,始終坐在凳子上,拿本小説看,手裏也有一個和航天員一樣的東西,幾樓,八樓,就按8。

  盧:靈感就來自這裡。

  白:靈感多了,有好多人最近有一個誤解説航天員帶尿不濕,你看是學小孩的,尿不濕的發明最早是為了航天員服務發明的尿不濕,最後把它民用化了,才有了孩子用的尿不濕,航天員用的尿不濕,一克尿不濕可以吸收1000克的液體,當然,成本很高了,民用不是這樣的。

  盧:航天員可能不知道,自己造福了這麼多的孩子。



  白:接下來看看我們今天的調查。在我們的調查裏頭,您認為返回階段難度最大的是哪個階段,66%是選擇了載入大氣層,看來是對黑障比較了解的,著陸階段有20%的選擇,是排在第二位,制動飛行階段是11%,自由滑行階段是3%,比較少,這66%的選擇説明這幾天大家對相應的科普的了解是非常非常深的了。另一個調查,這個調查有點意思,有點像適合兩個人打賭,你認為兩位航天員誰先出艙,這個問題有意思,結果大家看一下,選擇費俊龍的是66%,這可是三分之二啊,選擇聶海勝的是34%,三分之一。我想這種選擇跟大家這幾天習慣性的費俊龍、聶海勝這樣一個排序有很大的關係,人家説了這個調查你們應該繼續做,下一個調查就是你認為航天員著陸之後出艙先邁哪只腳出艙。

  盧:或者是哪個部位,是手還是腳還是屁股先出來。

  白:秀芳,你的答案是什麼?

  盧:右腳。

  白:先邁右腳,我們就記住了,明天晚上的這個時候,答案就已經知道了,我們要看。如果要是你答錯了怎麼辦,答錯了繼續做五期《東方時空》,你説的是右腳。 盧:答案就明天揭曉了。

  白:我想一下,我就只能選擇左腳了,但是按理説應該是右腳,我選擇左腳了,咱們明天一起來看一個答案。其實我想離返回的日期已經越來越近了,雖然由於氣象條件、風力條件各種因素決定,在主著陸場現在萬事俱備,一點兒風最好別有,但是整個準備都已經做好了,根據天氣,各種各樣的情況,可能在很近的時間裏頭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一個最讓我們期待的畫面,我們的直播節目是在明天早晨3點鐘就開始,今天晚上也會看到相關的預告。非常感謝收看我們《東方時空》特別節目兩岸看神舟,明天記得,明天我們節目六點就已經開始了,明天見。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