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太空生活全記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9:55 來源:CCTV.com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截至13日下午19時,神舟六號已經載著費俊龍和聶海勝兩位航天員在太空飛行34個小時了。他們在太空中是怎樣生活的呢?就此,《焦點訪談》記者採訪了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鄧一兵等專家。

  通過攝像鏡頭,我們看到航天員可以在神舟六號飛船內進行洗漱、睡覺、餐飲等活動。據了解,在神舟六號上,水和食品的總重量達到了40公斤,其中既有香辣火腿糯米飯、鹽水大蝦,也有色香味美的紅燒鮑魚、叉燒肉等7大類40多種食品。航天員可以通過飛船配備的特製餐盤、飲水嘴等特殊裝置進食。為了防止吃東西時有殘渣漂在空中,神舟六號還專門設有一個殘渣收集器,它可以像吸塵器一樣將漂浮的殘渣和液滴收集起來。

  神舟六號飛船上還裝有一套高科技的大小便收集裝置。為了不污染艙內環境,這套裝置還具有超強的密封性並配有專門的除臭設備。此外,為了能幫助航天員在各種情況下解決方便問題,科研人員還準備了應急小便收集器等多種方案。

  在多天太空飛行中,為了使航天員保持良好心態,消除煩躁和寂寞,地面工作人員還為航天員準備了錄像資料、音樂、動畫片、小説和遊戲等。

  在接下來的太空飛行中,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兩位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正以良好心理素質迎接未來幾天的太空之旅。

  詳細內容

  李玉強 記者:

  觀眾朋友你好,我現在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飛船飛到第九圈的時候,這個中心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

  聶捷琳 聶海勝的妻子:

  你感覺好嗎?

  聶海勝:

  我感覺很好,謝謝你的關心。

  費迪 費俊龍的兒子:

  失重的感覺怎麼樣?

  費俊龍:

  還行吧。

  費迪:

  爸爸,我等待你回來和我一塊釣魚。

  費俊龍:

  好的。

  聶天翔 聶海勝的女兒: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剛才觀眾朋友看到的是神舟六號航天員和家人通話的情景。今天航天員聶海勝在太空中度過了他41歲的生日。在他的家鄉父老鄉親為他準備了生日蛋糕還有生日面,祝福他生日快樂,同時也祝福他太空之旅一路平安。雖然在今天聶海勝沒法吃到這些,但是在飛船中他也能夠品嘗到美味佳肴。您看這是鹽水大蝦,這個呢是香辣火腿糯米飯,這還有速溶的橙汁,這些都是太空食品。那麼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怎麼能夠變成能在太空中吃的食品呢?

  解説:

  10月12日17:30分,航天員費俊龍第一次打開返回艙和軌道艙間的艙門,從返回艙進入了軌道艙,開始了真正的太空生活。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能看到兩位航天員在太空中洗漱的畫面,但據了解他們在太空不會像在地面一樣用水洗臉、刷牙,而是用清潔紙巾來洗臉,用特有的方式刷牙。

  蓋宇清 副主任設計師 航天員系統醫監醫保分系統:

  在空中我們現在在短期飛行中是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類似于口香糖的這種通過航天員來咀嚼,然後來做口腔的清潔。再一種我們做了一個就是類似于指套的一個裝置,然後把口腔的清潔劑跟它配在一起,做成一次性的,航天員可以把它帶在手指上,然後進行牙齒和口腔清潔,用掉就拋棄掉了,一次性。

  解説:

  由於神舟五號在太空只飛行此不需要準備大量的水和食物,但要飛很多天的神舟六號準備足夠就必須要為航天員的水和食物。航天員飲水的方式和在他們要通過專門的飲水箱和飲水嘴來喝水。

  鄧一兵 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喝水的時候,航天員在天上飲水要通過一個增壓的手柄,航天員按住給這個水增壓手柄箱加壓的加壓,把水能夠頂出來。我們為每個航天員配備了一個飲水嘴,通過飲水嘴上有一個按鈕。加壓完之後,這個水就已經航天員一送到飲水嘴上了。按那個按鈕單向閥,航天員就把那個閥打開,會推動來通過飲水嘴喝到飲用水。

  這次在神舟六號為航天員準備了充足的水,足夠用。除了喝水以外。太空生活還有重要的一非常項內容就是吃飯。這次神舟六號上為航天員準備的是非常可口的食物,這些食品可以分為七大類47多種,,兩位航天員在太空中可以吃到色、香、味美的叉燒肉、紅燒鮑魚等。

  陳斌 主任設計師 航天員系統航天營養與食品分系統:

  這些比如説主食、副食,有混有素。

  記者:

  進,素什錦燒四寶都是素?

  陳斌:

  是的,這個有像牛肉、叉燒肉。

  記者:

  主食都是米飯?

  陳斌: 主要以米飯為主。

  記者:

  香辣飯,這裡邊是也有飯也有菜是吧?

  陳斌: 對,有火腿。這個是鮑汁飯。

  記者: 這是什麼呢?

  陳斌: 這個是復水的。這個是鹽水大蝦。

  陳斌:裏面是蔬菜,這個是可以復水的,在天上加完水以後然後可以加熱。

  解説:

  航天員不太空中僅能夠吃到各種各樣的食品,而且這些食品還都是熱氣騰騰的,這就是加熱裝置,挂在軌道艙的這個位置。

  朱景濤 主管設計師 航天員系統環控生保分系統食品管理:這有一個按鈕,按下去之後打開這個蓋之後就可開了。

  記者: 這邊有四個槽。

  朱景濤:

  安裝好之後然後把蓋合上,然後再把它插上。然後就可以把電源接通,接通之後再按一下通電開關,就可工作了。

  記者: 要加熱多久?

  朱景濤: 30分鐘。

  記者:能加到多少度?

  朱景濤:能加到70度。

  解説:

  也可以由航天員自己控制加熱的開關,以便使食品加熱到所需的溫度。熱騰騰的食物拿出來後,放在一個把它餐盤裏進餐,這來個餐盤很特殊。

  朱景濤:

  一些磁性,餐具可以被吸附。可以這樣斜著放,你看它不會滑落。

  解説:

  更為細緻的是為了防止吃東西有殘渣出來,影響航天員在空中的生活和身體健康,神舟六號上還專門設有殘渣收集器。它像吸塵器一樣,把漂浮的殘渣和液體收集起來。

  朱景濤: 它可以拉出1.5米長,殘渣在1.5米範圍之內漂浮時,都可以自由的吸附。

  解説: 太空生活中除了飲食最麻煩的,都是大小就是神舟六了。“有一”套高飛船上科技大小便收集裝置,這套裝置不僅體積小還能而且,為了産生很強的吸附力,而且染艙內的環境,超強了密這套裝置還具有封性的並陪有,門配處首設備除臭外為。幫助,太空能生活在的多天的天員在各種情況下解決方便問題,科研人員還準備的多種方了。

  魏民 副主任設計師 航天員系統環控生保分系統:

  還有一種應急狀態。比如説,風機出現故障,在沒有動力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應急小便收集器。這個管路連接,連接之後呢,用手動擠壓這個囊體便可以收集及排放到尿箱裏面。另外,我們考慮到了特殊需求,一種輕便式的尿液收集袋,可以實現每次小便的收集和儲存。

  解説: 太空中一太空夜相當於地面一個半小時。那麼航天員會不會産生不適呢?

  李勇枝 主任設計師 航天員醫監醫保分系統: 晝夜節律的變化,對航天員生理方面有些影響的。

  記者:

  有哪些影響呢?

  李勇枝:可能會引起睡眠的變化。

  記者: 比如説呢?

  李勇枝: 比説入眠難些,睡眠過程中比較輕。

  解説:

  航天員在太空中又會如何休息呢?在軌道艙中有為航天員準備的專門睡袋,睡袋固定在艙壁上,躺在睡袋裏是漂浮狀。

  記者: 航天員在飛船中每天能睡多長能間呢?

  蓋宇清: 大概可以六個小時左右吧。

  記者:

  對他們來講夠嗎?

  蓋宇清: 應該是夠,中間還也可以有段類似于地面午休這種簡單的短時間休息。

  解説:

  在飛船這個密閉的環境裏充滿造噪聲,時間長了會引起航天員情緒變化。

  吳軒 航天員教練員 航天員系統航天員選拔與訓練分系統:

  最嚴重的就是煩躁,幹什麼工很煩躁。

  解説:

  在太空中航天員不僅會煩躁,還會感到孤獨寂寞。為了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地面工作人員對航天員也做了精心安排。

  吳川生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負責人:

  安排他們的親人和他們對話,同時我們這次還搭載了電子手冊,這個手冊裏面我們特意安排了他們親人的錄像,把親人的囑託和祝福帶到太空,這樣可以釋放他們的心裏壓力。

  解説:

  這是在飛船上航天員可以看到的動畫片,同時在這個電子相冊上還有各種音樂、詩歌、小説和遊戲等等,休閒時航天員可以通過這些調整自己的心態。

  吳川生: 比如説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中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些詩詞。通過這樣一些精心的設計可以使我們航天員在這種短期的飛行當中,密閉的環境當中能夠釋放壓力,能夠有一個好的心態來從事自己的工作。

  解説:

  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兩天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兩位航天員。聶海勝和費俊龍將以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幾天的太空之旅。

  吳川生:

  航天員這種心理素質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承擔載人航天任務,也相信自己能夠圓滿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主持人:演播室

  到現在神六已經在太空飛行了30多個小時,它一次次飛躍我們的上空,牽引著我們的視線。我們凝視著天空,帶著自豪,帶著祝福,這樣的情感充盈在天地之間。

  好,感謝你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責編:陶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