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神舟六號發射在即 航天員魔鬼訓練減體重(圖) 

央視國際 (2005年10月03日 11:51)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翟志剛的哥哥保存的一張有3位中國載人航天首飛梯隊航天員簽名的照片

“神六”發射在即

宇航員“臥床”訓練:頭倒立。

微重力生理適應訓練。

  重慶晨報訊 據文匯報2日消息“神六”發射在即。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帶有某種神秘色彩。據悉,“神六”發射前5小時才會確定最終人選。記者日前深入國家航天城,獨家採訪了兩名候選航天員聶海勝和翟志剛,了解到“神六”飛天之前最新的籌備和訓練情況。

  6候選航天員京郊封閉訓練

  北京西北郊唐家嶺佔地面積3000畝的航天城,是繼莫斯科“星城”和美國休斯敦航天中心之後的第三個航天員選拔訓練中心。9月19日,記者眼前的航天城處處顯露出緊張而忙碌的氣氛。穿著防靜電服裝的科研人員,走路都是腳下生風。據記者了解,從酒泉發射基地返回航天城的6名航天員已進入封閉訓練階段。航天大隊派出專人把守,任何人都不能與他們有任何單獨接觸,以避免出現感冒及感染病菌等情況。

  聶海勝減重進行魔鬼訓練

  2004年春節剛過,聶海勝及其所在的航天員大隊就已經投身到了“神六”載人飛天的緊急訓練之中。

  接受航天員選拔時,聶海勝的體重稍稍有點超標。於是,如何幫他“減重”成為重要的課題。航天員在訓練中身體消耗很大,不吃東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減重?只有通過加大運動量來實現。“離心機”訓練是航天員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在圓圓的大廳裏,聶海勝坐進一隻8米多長鐵臂夾著的圓筒裏。在時速100公里的高速旋轉中,他不僅要練習緊張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負荷動作,而且還要隨時回答提問,判讀信號,保持敏捷的判斷反應能力,每做一次訓練,他都要付出巨大的體力。對航天員來説,升空中最大的考驗便是要適應載人飛船升空和返回時的過載加速度。為此,聶海勝和戰友們在地面接受了殘酷的“魔鬼訓練”。

  翟志剛練倒立一練就是20天

  坐在記者眼前的翟志剛濃眉大眼、英俊幹練。“神舟五號”飛天時,翟志剛與楊利偉的綜合素質考評只有0.5分之差。從航天員基本資格篩選到初選,從臨床體檢再到“特檢”,從1506人到最後14人,他的臨床醫學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項檢查的指標都達到優秀。

  翟志剛是個愛動腦筋的人,每次訓練他都有意識地按照個人體驗的方法去練習,翟志剛還把艙內設備圖和儀錶圖全都貼在宿舍墻上,隨時默記。在最後階段的專業技術考核中,教員特意設置了許許多多的故障陷阱,他都能及時發現,迅速排除。每次考核結束後,教員都要問他:“操作有沒有失誤?”他總是自信地大聲回答:“沒有失誤!”

  在太空失重時,人的血液和體液將會重新分配,血液會向頭分佈,此時出現鼻塞、眼部和頭部嚴重充血再正常不過了,嚴重的會誘發空間運動病。為了適應太空環境,翟志剛和戰友們要接受“臥床”訓練,頭倒立,一練就是20天,體驗頭朝下的血液倒流的狀態,而且吃喝拉撒都必須保持此種狀態。

  絕不能想吃啥就吃啥

  據了解,除了訓練、學習與管理上的特殊性外,航天員過著比普通人更為克制的生活。

  翻開翟志剛遞過來的《航天員管理暫行規定》,記者看到了一連串的“不準”:不準在外就餐;節假日不準私自外出;不準與不明身份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準抽煙喝酒等等。為確保他們的絕對安全,即使是探親、療養、外訓,也要專車接送、專人護送、嚴格警衛。個人不準開車,不準駕駛摩托。一日三餐都由營養醫師制定食譜,食物還要留樣保存。採購食品要到專供商店,購買蔬菜要到京郊的綠色蔬菜基地,絕對不能像常人那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責編:楊潔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