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不堪醜聞纏身再"出訪" 陳水扁又當"散財童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8日 10:13 來源:

陳水扁過境美國(美聯社圖片)

  人民日報消息:接連不斷發生的醜聞搞得民進黨灰頭土臉,為了扭轉頹勢,轉移視線,陳水扁又玩起了老把戲,“出訪”中美洲的幾個國家,並借此“過境”美國。但是,陳水扁萬萬沒有想到,這次“過境”,美國對他“嚴加管束”;就是到“友邦”散錢,他也“吃了蒼蠅”。

  陳水扁在危地馬拉接受當地一家媒體採訪時,透露臺當局已制定“榮邦項目”,即提供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3億元)的資金,用以發展與中美洲的關係。但是後續的情況是,對“項目”內容各方説法不一,“烏龍”一籮筐,令陳水扁震怒。島內媒體報道出現各種版本,對這2.5億美元資金的用途,有的説是投資、貸款,有的説是援助做基礎建設;對資金數額,電子媒體第一時間傳回島內的新聞都説是“每年2.5億美元”。多位出面解釋的官員説法各異,甚至有人説不知道陳水扁説的金額是否為每年經援金額,“榮邦”到底是“計劃”還是“項目”。而9月22日曾採訪陳水扁的危地馬拉《21世紀》報的報道內容説法更不同,該報説:“台灣每年將以2.5億美元投資危國。”台灣當局駐當地人員看到《21世紀》報的報道後,私下表示:危地馬拉胃口會不會太大了?陳水扁後來親自站上火線,澄清2.5億美元的“榮邦項目”指的是投資總額,而不是每年都要這麼多錢。

  其實,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從“務實外交”到“過境外交”、“度假外交”、“烽火外交”,招牌換了不少,內裏還是一樣,就是“金錢外交”。李登輝是“散財童子”,陳水扁有過之而無不及。陳水扁上臺以來,哪一次“出訪”,不是金錢開道?“走出去”需要金錢開道,“請進來”同樣需要給“紅包”,去年5月陳水扁搞所謂的“就職典禮”就是最生動的注解。當時巴拉圭的媒體報道説,在台北參加陳水扁“就職儀式”後進行“正式訪問”的巴拉圭總統杜瓦德,在已獲台灣當局同意的3000萬美元貸款後,又要求臺當局協助巴拉圭興建5000戶國民住宅。“金錢外交”一方面勞民傷財,傷害台灣同胞的自尊;另一方面也成為有些國家官員貪污的淵藪,遭到人們的詬病。

  對於陳水扁的這次“出訪”,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批評陳水扁又出去“發錢”。國民黨黨團指出,陳水扁任內“出訪”次數已經高達9次,每次“出訪”都在裝闊,與其説是“外交”之旅,不如説是“金援”之旅。據國民黨黨團拿到的資料,光是前3次出訪,陳水扁承諾金援他國總額就高達5億美元。不過結果卻是導致台灣因為“金援醜聞”而惡名昭彰。國民黨黨團副書記長吳志揚批評説,民進黨當局有錢送給其他國家,對自己民眾卻不照顧。而親民黨“立委”孫大千説,來自危國在野人士的消息指出,危國高層已向臺方透露,如果台灣當局不答應危國要求,不惜以“斷交”為賭注。9月25日的台灣《聯合晚報》社論認為,“榮邦項目”引發的紛擾,是台灣“金援外交”的困境。花了錢,別人未必感謝你,反認為是在“幫你”。民進黨當局以為是“榮邦項目”,“友邦”則認定是他們在搞“幫你項目”,讓你阿扁可藉“出訪”而“過境美國”,還可幫你在聯合國發聲,拿你錢有何不可?

  另外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那就是親民黨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已達共識,9月27日“立法院”院會時變更議程,要求表決已協商屆滿四個月的“海峽兩岸和平促進法草案”。親民黨黨團總召集人黃義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與國民黨黨團已允諾全力配合黨團行動,于“院會”時強行表決,就算民進黨黨團發動抗爭,也要繼續進行議程。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親民黨版“和促法”草案重要條文內容包括,在“四不一沒有”及“九二共識”前提下,為化解戰爭危機,促進台灣海峽兩岸和平,成立由17名“特任官”組成的“兩岸協商特別委員會”。“委員會”由每屆“國會”各政黨(團)依比例推薦公正人士組成,任期與“立法院”屆期相同,“主任委員”與“副主委”由“委員”互選。“委員會”有權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兩岸三通協議、大陸臺商保障協議、大陸臺商醫療及子女教育協議、兩岸金融交流與監督管理協議,建立“兩岸非軍事區”、“兩岸自由貿易區”,推動“台灣農産登陸,大陸旅客抵臺”及採取其它有助於維持兩岸和平的措施。(吳亞明)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