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紀念9?9,"為人民服務"旗幟永不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9日 15:28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9.9”,對於中國人民而言,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每到“9.9”,人們都會情不自禁憶起毛澤東,緬懷毛澤東。今年“9.9”前夕,國內主流網站又涌起讀毛澤東之熱,一篇篇讚頌毛澤東之文,一聲聲緬懷毛澤東之聲,令人們情感交集,回腸蕩氣。

  讀毛澤東,扣人心弦之一是《為人民服務》,響徹大地之一是《為人民服務》。1944年9月8日,在警衛戰士張思德追悼會上,毛澤東作了《為人民服務》鼓舞人心、經久不衰的講話。這個講話,成為人民戰士人生奮鬥目標,成為共産黨員的崇高理想,成為執政黨凝聚人心的力量。1944年9月21日,《為人民服務》的講稿在《解放日報》第一版上發表;1945年4月在黨的七大會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被鮮明地概括為我黨我軍的根本宗旨,並寫進七大報告。1945年9月,毛澤東給《大公報》題詞:為人民服務。記得,在早些時候,在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儀式上,當中方指揮員喊出:“同志們好!”時,戰士們再度發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回聲。

  為人民服務的珍貴,乃在於它是“傳家寶”。共産黨之所以成共産黨,靠的是為人民服務起家。毛澤東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一家為共和國的創建獻出了幾位親人的生命。新中國剛誕生,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毛澤東又毅然將兒子毛岸英送到朝鮮戰場。在為人民服務思想感召下,無論在艱苦困難的抗日歲月,在炮火連天槍林彈雨的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的黨始終與人民血肉相連,始終以人民利益為第一生命。因此,為人民服務不但是黨的旗幟,也是黨永遠靠得住的看家本領。

  回首一個個英模成長史,無不打上為人民服務的烙印;翻閱新時期一篇篇感人文章,無不閃爍著為人民服務的光芒。從上世紀60年代的縣委書記榜樣焦裕錄、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到本世紀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牛玉儒,導彈司令楊業功等等,他們感人肺腑之處無不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吸引人牽動人之處同樣是鞠躬盡瘁為人民排憂解難,做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為人民服務的重要,乃在於為人民服務事關執政基礎。共産黨區別於其他政黨,在於它一直把人民利益視作自己的利益。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自覺堅持和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牢記“兩個務必”,樹立正確世界觀。(見《人民日報》2003年12月27日)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才會贏得民心,才會了解群眾的呼聲,才會與群眾心連心,才會做出反映人民要求的決策,才會贏得群眾的信任,才會始終站在歷史的前頭,做改革開放的先鋒。因此,為人民服務的旗幟永遠不能丟。

  為人民服務的重要,又在於它的針對性。人們看到,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們對為人民服務的淡忘。一些地方坑害群眾的事件屢制不止,一些官員腐化墮落,一些地方幹群關係疏間,個中儘管原因種種,但是,相關官員為人民服務觀念的淡薄,為人民服務的理想缺失則是重要原因。就以被國務院研究中心向社會公佈的醫療改革報告關於“醫療改革基本不成功”為例。醫療改革之所以不成功,“産生了不少下崗職工、低收入人群和城市流動人員工失去醫療保障的情況”。與此同時,“公共醫療領域責任缺失和日益商業化、營利化”。老百姓看不起病的醫療改革當然不是成功的改革。而醫療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恐怕也是為人民服務觀念的嚴重缺位,只看到市場化,沒看到群眾化,這是一個極為深刻的教訓。可以説,離開了為人民服務的改革,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就難以説取得成功。因此,打改革的攻堅戰,解決效能、效益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為人民服務並不難讀,然而並非易做。前不久,媒體發表溫家寶總理致友人的親筆信。信是在收到友人轉贈新版《黃宗羲全集》後寫的。溫總理在信中説:“我喜讀黃宗羲著作,在於這位學問家的許多思想有著樸素的科學性和民主性。身為天下人,當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過於‘萬民之憂樂’了。行事要思萬民之憂樂,立身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應謹記這些道理,並身體力行”。(見人民網2005年8月25日)踐諾為人民服務並不難, 關鍵的是腦中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有了為人民服務思想,人就會有著新的面貌,有著勃勃生機,有著永遠向前的動力,有了百折不撓的毅力與意志。

  今日紀念毛澤東,就要讓“為人民服務”的旗幟高高飄揚,永遠飄揚!(作者:亦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