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內心充滿悲痛與感傷專訪台抗戰老戰士許歷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5日 20:34 來源: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陳鍵興)“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我的內心充滿了悲痛與感傷。”中國國民黨退役將領許歷農在此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

  戰爭過去了60年,這位如今已經84歲的抗戰老戰士從台北回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

  “我並不願意去回憶那段慘痛的歷史。”老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説,日本的侵華戰爭乃至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是人類的浩劫。中國戰區死傷3000多萬人,財産和文明的損失無法估計。

  許歷農告訴記者,他在抗戰中擔任過排長、參謀、連長,參加過浙贛戰役等對日戰鬥。“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姦淫擄掠,無惡不做。”説到這裡,老人沉默了,蒼老而剛毅的面容上顯出一種哀傷的神情。

  許歷農説,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國共兩黨合作,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作戰,共産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主要在敵後開闢戰場,配合很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國共合作、全民抗戰的成果。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全民團結,持久抗戰,是中國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

  對於當年日本宣佈投降後舉國歡慶的往事,老人仍記憶猶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浙贛戰役後,我就調往青年軍。日寇宣佈投降時,我正在江西一個偏遠的縣城。我記得,是在傍晚時候得到的消息,大家聽説消息後都非常興奮,放起了焰火和鞭炮,一夜都沒睡。”

  在談到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時,許歷農説,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就佔據了台灣,台灣臺胞不斷發動起義,進行反抗鬥爭,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台灣同胞的抗戰史是可歌可泣的。

  “194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甲午戰爭的國恥得以一雪。”許歷農説,過去每年的這個日子,島內都要舉行紀念活動,但民進黨上臺之後,就不再舉辦了。

  “而且,他們不再提‘光復’,用‘終戰’代替。”許歷農憤憤地説,這些人搞“台獨”,他們不想讓台灣同胞保留對那段歷史的記憶,這是他們推行“去中國化”政策的一部分。

  老人對記者説,台灣島內沒有舉辦盛大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希望大陸的紀念活動能夠喚起兩岸同胞共同的記憶。“希望兩岸同胞記住我們曾贏得了一場偉大戰爭的勝利,是這個勝利使列強對我們國家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得以廢除,使台灣得以光復。”他表示,相信這樣的活動一定會對台灣同胞産生影響。

  在接受採訪時,許歷農還談到了對發展兩岸關係的看法。他説,應要儘快實現兩岸直接“三通”,這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期盼。對兩岸同胞有益的事情,包括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兩岸人民的往來,都不應進行過多人為的限制。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