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俄抗日老戰士內蒙古呼侖貝爾緬懷先烈/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3日 09:05 來源: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老紅軍戰士亞歷山大?米特羅法若維奇

蘇聯紅軍紀念碑

蘇聯紅軍向革命先烈獻花圈

中俄老戰士合影紀念

  人民網9月2日呼倫貝爾訊 昨天下午,伴隨著前蘇聯民歌《喀秋莎》美妙的音樂,一列從俄羅斯邊界方向開來的火車緩緩駛進了內蒙古海拉爾車站,遠東地區老紅軍訪問團一下火車就受到呼侖貝爾人民的熱烈歡迎,整個海拉爾沉靜在歡樂的海洋裏,鮮花和掌聲擁簇這些老紅軍戰士。這裡讓他們感覺到是那麼的熟悉和陌生。訪問團是應內蒙古呼侖貝爾市委市政府的邀請來參加世界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活動的。

  老紅軍戰士亞歷山大?米特羅法若維奇説:“站在紅軍的紀念碑下,一切是那麼的熟悉,60年前的激烈戰鬥場面仿佛就在眼前,我的很多戰友是在解放海拉爾的戰鬥中永遠長眠在這塊土地上,在沒有回到他們的家鄉,我今天來看看他們……60年了,當年這還是一片荒野,現在你看看,都已經是高樓大廈了。中國這些年的變化是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老百姓的生活也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海拉爾人民沒有忘記我們這些老紅軍,沒有忘記這些長眠于地下的戰士,你看,中國人民把這個碑保護的多好啊。”

  在海拉爾郊區的小孤山蘇聯紅軍墓地,安娜、拉加姐妹倆指著墓碑上父親的名字告訴記者,當年父親出征的時候它們都很小,安娜才四歲,她很清楚的記得和母親一起給父親送行的情景,但沒有想到父親永遠留在了中國。看到中國人民這麼友好保護著蘇聯紅軍的墓地,它們認為父親的犧牲是值得的,她們希望中國和俄羅斯人民永遠和好,共同發展,永遠不要重演歷史的悲劇。

  呼侖貝爾市委書記梁鐵成在接見老紅軍訪問團時表示:“歷史不容忘記,在二戰中蘇軍民並肩作戰,結下了深厚戰鬥友誼,特別是在抗日的最後階段,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和中國軍民一道作戰,為中國人民贏的戰爭的最後勝利提供了重要支援。我們永遠懷念為抗戰勝利流血犧牲的先烈,永遠珍惜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聚的友誼。同時我們將進一步鞏固發展兩地邊界城市之間的友好合作,把中俄邊界建設成為連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