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前蘇聯參戰老兵:這是我們共同戰鬥過的地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2日 21:35 來源:
    專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葛萬青 盧濤 王丹蒂)他不象斯諾、白求恩、愛潑斯坦那樣知名度,但擁有和他們同樣博大的國際主義胸懷。他因為二戰與中國結緣,如今84歲了仍在為中俄友好事業奔波。他就是前蘇聯老戰士,現任中俄友協第一副主席的瓦西裏?伊萬諾夫。

  在應邀來中國參加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活動前夕,伊萬諾夫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60年前我隨蘇聯紅軍進入中國看到的是一片日軍燒殺搶掠後的殘破景象,60年後我很高興看到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繁榮。希望俄中經歷戰火考驗的友誼世代傳承下去”。站在曾經戰鬥過的這片土地上,伊萬諾夫激動不已。

  回憶起60年前蘇軍進入中國東北對日作戰,令伊萬諾夫最為難忘的是解放佳木斯的戰役。這是蘇軍前進道路上經歷的最激烈的一場戰鬥。負隅頑抗的日本關東軍派重兵把守這座城市,加強了防禦工事,戰鬥持續了整整7天。“我親手掩埋了幾名陣亡戰友,感到非常悲痛。”伊萬諾夫指著佳木斯市的一幅墓地照片對記者説。 

  1945年8月9日, 蘇軍分3路進入中國東北作戰:第一路途經蒙古到長春、旅順;第二路途經牡丹江到吉林,一直打到朝鮮;第三路途經佳木斯到哈爾濱。24歲的伊萬諾夫在第三路參加戰鬥。

  老人仍清晰地記得,他所在的遠東第二方面軍于8月9日淩晨在大雨滂沱中強渡黑龍江,開始對日軍發動進攻。“江邊哨所裏的日本守軍大都還在睡夢中。我軍登陸後,迅速佔領哨所,幾乎兵不血刃就結束了第一場戰鬥。”

  在中國軍民的密切配合下,蘇聯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日本關東軍,大大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崩潰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進程。

  日本人在東北燒殺搶掠後留下的淒涼景象讓伊萬諾夫感到觸目驚心:到處是破敗的房屋和忍饑挨餓的百姓,每天都有孩子餓死或病死。

  百姓們雖然窮,卻爭相拿出食物歡迎為他們報仇雪恨的紅軍戰士,並給予行軍部隊熱情的幫助。説到這裡,伊萬諾夫提高了嗓門,興奮地用手勢模倣當時中國老百姓招呼他們吃餃子的情景。

  伊萬諾夫説,參加解放中國東北的戰鬥是他一生最寶貴的經歷。

  令老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他與中國東北抗聯戰士之間一段師友兼戰友的情誼。

  1944年初,伊萬諾夫已經是在蘇德戰場上經歷了嚴酷戰爭考驗的一名戰鬥英雄。時任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參謀部作戰參謀,他在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結識了被編入蘇聯遠東紅旗軍88旅的中國抗聯戰士,其中包括周保中、李兆麟等一批抗聯名將,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作為88旅教官,伊萬諾夫經常為抗聯戰士講述他與德軍進行遊擊戰的實戰經驗。“每次到88旅,我都被中國戰友們殺敵報國的高昂情緒所感染。他們的愛國激情令蘇聯紅軍肅然起敬。” 老人深情地説。

  伊萬諾夫告訴記者,他撰寫的介紹88旅的書已經基本完稿,預計年底能印刷出版。他説,希望讓更多的俄羅斯人了解這些了不起的中國英雄們。

  戰後60年,伊萬諾夫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上個世紀70年代,他出任蘇聯駐華使館武官;1993年退役後,他又將全部身心投入到俄中友好事業;十幾年來,伊萬諾夫多次訪華,並榮獲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頒發的友誼勳章。

  今年5月8日,赴俄參加衛國戰爭勝利60週年慶典活動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接見了伊萬諾夫。老人激動地説:“對我們老戰士來説,這是無上的光榮!”

  談起自己的心願,伊萬諾夫深情地説,他相信昔日同一戰壕的戰友會成為共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夥伴,俄中友誼將世代相傳。(完)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