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新華時評:“花了錢”也不應買浪費的權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6日 17:50 來源: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新華社長沙8月16日電(記者 侯嚴峰)“自助餐”作為一種方便、衛生、個性化的用餐方式,在我國已經普遍流行。 可是,現今的許多“自助餐”上的浪費卻真讓人痛心不已,而這種揮霍行為透出的畸形心態和觀念,更是需要矯正和凈化。

  有記者在長沙市五一路一家自助餐廳的後門看到,盛滿三大桶丟棄食物的“泔水”被拉了出去。“泔水”中並沒有多少“水”,有的是烤肉、海鮮、蔬菜、面點和水果。一家自助餐廳的負責人坦率相告:“浪費的食物至少佔食用的三分之一”。記者報道説,長沙市現有大大小小的自助餐廳40多家,按每家餐廳每天浪費50公斤食物的低限計算,全市自助餐廳每天平均從餐桌上清理出去的食物就達2噸!

  更有甚者,個別人還把自助餐中浪費的陋習帶到了國外。據報道,某些出訪人員在國外享用自助餐時,先是“瘋搶”,再是豪吃,最後是“眼大嘴小”丟棄食物。這般浪費行為,説輕了丟人現眼,説得不客氣點就是缺乏教養。

  為什麼有人如此揮霍浪費?當一些取多食少的客人被人勸阻時,從他們振振有詞的回答可尋出部分答案:我花了錢,當然可以“自主消費”。

  但這個理由看似理直氣壯實則站不住腳,它只不過是浪費者給自己的陋習找到的不光彩的藉口。作為消費者,你花錢買到的,只是合乎需要的合理消費,而不是無所顧忌的揮霍浪費,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規則,也是每個公民在消費中應當自覺遵守的公德。就拿吃自助餐來説,之所以由客人自助取食,就是給予了消費者一種信任,相信客人會合理消費。在這種情況下,以“自主消費”為藉口的肆意浪費,就是一種失信,就是一種失德,就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了。

  這種“自主消費”下的揮霍浪費豈止在自助餐。有的客人入住酒店後,往往猛開空調而又以厚厚的棉被“禦寒”;有的浴後不關水龍頭,一任清水長流;有的入睡了卻開著電視,亮著電燈。這些人如此這般的理由也是那句話:我花了錢。

  是該矯正這種畸形消費心態的時候了。不能小看了這種“自主消費”的危害。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如果任由這種心態和行為蔓延,寶貴的社會資源就會不斷地被侵蝕,被浪費,被耗散,經濟發展的成本就會無謂地加大,最終將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的成效,使包括浪費者在內的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從中受損。

  消除這種“自主消費”式的浪費行為,一要運用各種輿論方式,予以批評鞭笞,使浪費行為如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二要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東風,培養人們自覺節約、時時事事注意節約的意識和品德。(完)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