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抗戰勝利六十年:上海“童子軍”沐浴抗日烽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4日 10:48 來源:中新網
    專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

  中新社上海八月十三日電(記者 許曉青):

  淞滬抗戰時期的舊址──上海四行倉庫內至今仍保留著數十張老照片,其中不少記錄下了一批特殊少年的身影。照片上身著制服、頭戴圓頂寬沿帽、頸上係著領巾的瘦小孩子們或救護傷員、或背送物資、有的還駕駛卡車救援前線……這就是抗戰史上著名的上海童子軍。

  “楊惠敏送旗”轟動一時

  上海童子軍支援淞滬抗戰最出名的事跡莫過於“楊惠敏送旗”。一九三七年秋,在上海“四行孤軍、八百壯士”的抗日英雄事跡激勵了眾多上海民眾奮勇支援前線,由十二至十八歲的中學生組成的“上海童子軍戰地服務團”成為最積極的社會力量之一。

  當時,平凡的中學女童軍楊惠敏冒生命危險,在白天把一面國旗送到了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抗日將士的手中。後經媒體報道,轟動海內外,極大地鼓舞了當時中國軍民的士氣。此後,身著黃色童子軍制服,佩戴圓頂寬沿帽或“小艇”帽的童軍成為戰地新聞的焦點之一。

  童軍與成人一樣“戰鬥”

  已故童軍洪志信曾奮戰在“八?一三”抗日救亡的第一線。他撰文表示:童子軍雖然都是青少年,可是和成年人一樣“戰鬥”,最忙的時候,飯也顧不上吃,水也顧不上喝,再臟再累也不怕,沒有一個人退縮。洪志信當時是私立國光中學學生,戰爭一打響,就與同學一道參加了上海市童子軍戰時服務團。

  一些老照片顯示,童子軍主要負責搶救傷員、抬擔架、送茶水、為傷員包紮傷口、送飯喂飯;有時還護送同胞,維持秩序,疏導傷員和同胞有序轉移或撤離。據一些老童軍回憶,當時也有小部分會駕駛機車的孩子被安排運送物資、傳遞情報等,洪志信就是當年送情報的童軍之一。

  童軍抗日傳統一脈相承

  據介紹,其實早在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上海童子軍戰地服務團”就相當活躍。現在仍健在的老童軍古績民告知記者:上海的童軍中具有一脈相承的抗戰傳統。

  已九十高齡的古績民珍藏著一張戰地老照片,記錄了當年宋慶齡、楊杏佛等親自前往“一?二八”抗戰的傷兵醫務總站──上海交通大學大禮堂慰問童軍的情形。

  據古績民介紹,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錄取的童軍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年紀尚幼的則參加“幼童軍”。他説,成為童軍之後業餘時間集中學習天象地理、搶救傷員的基本知識,還學會了旗語、電碼、海上救援等技能,並遠赴各地進行野戰生存訓練,這都為後來童子軍參與抗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