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西部如何“節約型”大開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5:45 來源:CCTV.com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另一種未來也許需要另一種過去。當我們為今天的能源短缺檢討昨天的無序和無度時,我們必須以今天的小心從事,為明天創造好的可能。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具體到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任務重、又資源豐厚的中西部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縮小區域差距是中國經濟協調發展的必須,西部與東部的差距,能否以一種“節約”的經濟發展方式得到改善?

  西部十二省份,以佔全國面積70%有餘的規模,成為中國能否真正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按照一般的經濟規律,經濟起飛之前的助跑少不了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拉動,我們的西大半壁江山正好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由於工業化程度還較低,加速工業化的內在衝動強烈。發展的衝動和爭奪利益的需要,最可能導致無序開發、資源浪費。可中國經濟的現狀和整體戰略,卻再也不能支撐這種粗放的道路了。

  現實的狀況確實糟糕。根據新華社2004年底的報道,為了盡可能獲取能源開發的最大利益,許多地區爭相引進高耗能企業,卻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廢和環境污染。例如,在內蒙,高耗能工業園遍佈各能源區盟(市)旗(區),僅包頭市石拐區就有兩個高耗能工業園區,由於高耗能企業太多,一些地方缺電十分嚴重,造成2004年下半年全區缺電達70%……再如,目前陜西榆林市地方煤炭的佔有量不到探明儲量的2%。為了把資源迅速變成利益,小煤礦、小煉油等的發展曾經一度失控,爭奪資源的畸形景象讓人擔憂:資源枯竭之時就是城市衰敗之日。

  有西部對能源的節約型利用,才有全國的節約型社會。如何把西部的資源比較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而不是重走資源枯竭的老路?這是筆者眼中,實現節約型社會的要害和攻堅所在。

  首先,産業的選擇和帶動是關鍵。對於西部的發展而言,傳統的數量擴張型産業發展路子長此以往,肯定難以為繼。只有依託資源比較優勢,突出發展特色經濟,按照市場需求和專業化分工協作的要求,對資源進行深度加工,注意發展那些資金需求相對較少、技術適用性比較強、投資見效比較快的産品或行業,這樣,才可能慢慢培育出新的優勢産業。

  其次,從政策扶持角度,應理順利益分配機制,利用財政稅收杠桿,使中央、地方、群眾三方以合理的比例分配收益。由於中央企業長期以低價從能源産區輸出一次性能源産品,地方所得利益相對偏少,影響了積極性。另外,據新聞報道,西部許多礦區群眾在大開發過程中喪失了基本的生存條件,生産、生活面臨嚴重困難。這樣的狀況,怎麼能讓這些離寶貴的資源最近的人們願意保護資源呢?

  第三,在産權設計和法規制定上,只有節約者能從資源節約中受益,消耗者必須為消耗行為買單,資源的高效利用才不遠矣。資源浪費,説白了是自己的受益,導致社會付出成本──如承受污染的負外部性現象,對此的解決之道早有學者著書立説無數,比如把社會成本內部化,利用增收資源稅等辦法,讓低利用率的能源使用者“活”不下去。

  總之,在如今關於“節約型社會”如火如荼的新聞和評論中,筆者希望多見些西部發展的新故事:《建設節約型社會:貴陽啟動百個循環經濟項目》、《渠道改造防滲水 寧夏灌區節約使用黃河水》,少見些《誰為沙區生態和諧買單?》、《救救月牙泉》之類的生態悲劇再次上演。(飛奔)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逯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