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胡錦濤在G8與五國領導人對話會的書面講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09:04 來源:
    專題: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新華社鷹谷(英國)7月7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7日在英國蘇格蘭鷹谷舉行的八國集團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國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題為《攜手開創未來 推動合作共贏》的書面講話。書面講話全文如下:

  攜手開創未來 推動合作共贏━━在八國集團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國領導人對話會上的書面講話

  (2005年7月7日,蘇格蘭鷹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布萊爾首相,各位同事:很高興來到蘇格蘭鷹谷同各位見面,共同探討應對我們面臨的挑戰,推動解決全球性問題。首先,我謹對布萊爾首相的盛情邀請表示感謝。

  當前,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國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地區衝突不止、貧富差距拉大、恐怖主義、環境惡化、金融風險、重大傳染疾病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挑戰。這些問題涉及人類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關繫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世界經濟正呈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但也面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共同應對。

  在這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歷史時刻,攜手開創未來、推動合作共贏,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各位同事來自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對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負有重要職責。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在以下幾個方面向國際社會表明我們開創未來、實現共贏的堅定決心。

  第一,共同進行努力,保持世界經濟穩定增長。這是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福祉最有效的途徑,也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我們這些國家的經濟總量約佔全球的75%,我們把各自國家的事情辦好了,對推動世界經濟均衡、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應該共同承諾採取切實有效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整經濟結構,促進世界經濟均衡、持續發展。

  第二,加強政策磋商,推動解決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為世界經濟增長營造公平、穩定、高效的金融環境。我們應該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建設,為世界經濟增長構建公平、公正、合理、開放的貿易環境,確保大多數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從中受益。我們還應該共同穩定國際能源市場,為世界經濟增長營造充足、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環境。

  第三,開展務實合作,落實千年發展目標。今年是國際合作的重要發展年。發展將成為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的主題。我們應該積極達成新的全球共識。發達國家應該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兌現其在資金、債務、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承諾,尤其是要實現官方發展援助達到其國民總收入0.7%的目標,並探討建立新的發展融資機制。非洲發展問題理應得到國際社會更多關注。要切實增加對非洲國家的援助,包括加快落實減免債務的承諾。中國也將繼續為支持和幫助非洲國家發展作出自己的努力。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為促進發展創造良好的國內環境。聯合國秘書長報告就此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我期待著以此為基礎推動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的進展。

  第四,深化南北對話,建立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給我們提出許多共同任務。加強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應該在平等互利、求同存異、靈活務實的基礎上開展南北對話,在互利互惠、取長補短中實現共贏。我高度評價這次對話會議,同時認為這種對話應該著眼于逐步推動建立長期、全面的新型南北合作夥伴關係。各位同事!

  這次會議涉及的氣候變化和國際貿易問題事關各國的切身利益,事關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儘管各國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和應對手段尚有不同看法,但通過合作和對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是大家的基本共識。各國在推進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本著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負責的態度,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統籌考慮當前和未來的發展,積極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我想強調的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都還不高,人民生活都還不富裕,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他們最緊迫的任務。支持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也是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目前,發展中國家人均能耗還很低。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發展中國家的能耗不可避免地會有所上升。但我們認識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抓緊加以改變。

  加強在氣候變化上的國際合作,一是要堅持發揮《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指導作用,遵循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發達國家應該繼續率先採取減排行動,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二是要牢固樹立在可持續發展框架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觀念,改變不可持續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方式,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走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發展道路。三是要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加強務實合作,加快有關科技尤其是能源技術的進步和推廣,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互促進。我認為,英方提出的有關想法具有建設性。在此,我想提出三項具體建議。

  (一)探討建立有效的技術推廣機制。這種機制既要符合市場規律,又要從氣候變化、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降低技術轉讓成本,使更多發展中國家買得起、用得上先進環境友好型技術。

  (二)開展互利技術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所需要的許多關鍵能源技術尚在研發之中,應該依靠國際社會廣大成員國的合力,抓緊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願同各國加強相關合作,以在中國搞示範項目和建立聯合技術研發中心等多種方式,共同開發清潔能源、提高能效等方面的先進技術。

  (三)保障資金來源。目前,國際社會用於改善氣候變化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可以建立一個資金問題專家小組,研究如何擴大多邊、雙邊和私營部門的融資規模,簡化資金審批和使用手續,為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提供資金支持。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我們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強調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堅持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就是為了增強發展的後勁和可持續性,也是為了對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為應對氣候變化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緩解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我們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抑制高耗能産業,推動建立能源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大力改善能源結構,積極發展優質能源,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廣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廣泛採取節能技術;推動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先後制定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通過以上措施,中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國正在著手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進一步致力於緩解溫室氣體排放,以同世界各國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各位同事!

  目前,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貿易壁壘不斷出現,貿易摩擦時有發生,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趨於嚴重,不利於多邊貿易體制健康發展,也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建設公開、公正、合理、透明、開放、非歧視的國際多邊貿易體制,有利於促進地區和全球貿易穩定增長,有利於推動世界經濟均衡、持續發展,符合各方利益。

  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中,85%是發展中成員,談判應該充分考慮發展中成員的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過特殊和差別待遇使他們能夠保留必要的政策空間,實施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戰略。多哈回合應該切實推進貿易自由化進程,逐步擴大市場開放。我們應該推動第六屆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取得成功,為在2006年完成多哈談判鋪平道路。我們應該把握機遇,拿出誠意,化解分歧,擴大共識,採取靈活務實的態度,共同推動談判進程。

  中國政府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擁護者和參與者。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嚴格信守承諾,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擴大對外開放。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市場和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2004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11548億美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發動機。中國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左右,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00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中國市場的規模和總需求將要翻兩番。我相信,在這一進程中,世界各國都能夠從中國的發展中找到發展機遇和巨大商機。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不斷加大。

  讓我們順應時代潮流,遵從人民意願,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謝謝。

  →→進入專題: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責編:唐峰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