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俄戰略協作取得新成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3日 17:30 來源:新華社
    專題:胡錦濤出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

  新華社新西伯利亞(俄羅斯)7月3日電 記者陳鶴高、楊國強 7月1日下午,歷史見證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重要時刻。3時零5分左右,在克裏姆林宮金碧輝煌的祖母綠石廳,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鄭重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2 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兩國元首交換簽署生效的聲明文本時,大廳內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數百名記者爭相捕捉這一歷史性瞬間。

  “中俄新型國家關係正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重大貢獻……兩國決心與其他有關國家共同不懈努力,建設發展與和諧的世界,成為安全的世界體系中重要的建設性力量。”這份莊嚴的聲明,既表達了中俄兩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又為雙方共同致力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拉開了新的一幕。

  會見記者時,胡錦濤對這份政治文件作出如下評價:“聯合聲明闡明了中俄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共同主張,顯示出兩國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堅定決心,對深化兩國在國際領域的戰略協作、促進國際形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普京表示,聯合聲明闡述了雙方對國際政治最關鍵問題的共同立場;俄中兩國發展睦鄰友好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對兩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份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政治文件,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賦予了新的內涵,是胡錦濤主席此次俄羅斯之行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又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負有重要責任。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複雜而深刻的變化。地區衝突、局部戰爭、民族矛盾等傳統安全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毒品、重大傳染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不斷加劇;貧困和發展問題日益嚴重,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等行為仍有發生。求和平、促合作、謀發展,已經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聲明中表明了共同的抉擇,這就是承擔起肩負的責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在當今世界大國關係中,中俄關係積極活躍。今年5月,胡錦濤主席來到莫斯科參加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週年慶典,並同普京總統會晤。一個多月後,胡錦濤主席再次來到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同普京總統進行了累計近7個小時的交談,其中既有在莫斯科郊外總統別墅的親切交談,也有在克裏姆林宮內的正式會談。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回首10多年中俄關係的發展歷程,雙方從互相視為友好國家,進展到建設性夥伴關係,再發展到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成為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雙邊關係一步步邁上新臺階。2001年簽署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為中俄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中俄雙方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也在不斷發展。

  近年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取得新成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經貿領域,中俄貿易額已連續6年保持高速增長。去年10月,兩國元首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對兩國各領域的合作作出總體規劃,提出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00億至800億美元、2020年前中方向俄羅斯投資120億美元等重要目標。在這次訪問中,胡錦濤主席就落實上述綱要、加強雙方經貿合作同普京總統進一步交換了意見,共同探討優化貿易結構、擴大項目投資、推動大項目合作、促進高技術領域合作、規範貿易秩序的有效途徑。中俄簽署了能源、金融、電力等領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此外,繼兩國去年舉辦了“中俄青年友誼年”之後,兩國元首共同確定,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進一步推動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

  7月2日,結束莫斯科的行程後,胡錦濤主席專程飛赴新西伯利亞市。3日,他同西伯利亞聯邦區地方負責人舉行座談,探討進一步加強兩國地方合作的途徑,推動開發兩國毗鄰地區的合作潛力,推動兩國地方合作加快發展。

  這次胡錦濤主席對俄羅斯的訪問,實現了推動中俄兩國深化政治互信、加強戰略協作、推動經貿務實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配合的目標,為進一步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責編:王京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