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緊急救助在梧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5日 19:53 來源: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目前,洪峰已經安全通過梧州,西江水位逐漸回落,但漫入梧州城區內的江水還沒有退去,還有一部分群眾被洪水圍困,同時災後災民安置情況也牽動著國人的心,《焦點訪談》記者再次深入梧州水災一線,記錄了部隊官兵、地方黨委政府如何搶救被困群眾、進行災民安置。

  梧州市外秀區有六名群眾被大水困在一幢孤樓上,當救援人員發現時,這六名群眾已經有兩天兩夜沒有水喝、沒有飯吃。由於水大浪急,救援船隻無法靠近,在大水的衝擊下,房子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救援隊伍用彈弓將繩索射到樓上,消防隊員冒險溜索過去,將六名群眾安全護送到安全地帶。

  在這次抗洪過程當中,整個梧州市共有43萬人被緊急救援並轉移安置,大部分投親靠友。

  蒼梧縣鎮遠中學是一個專門安置家中被淹災民的安置點,共安置302名受災災民,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在鎮遠中學,記者看到,雖然打的是地鋪,但是房間裏除了電燈之外,還裝有電扇,每位災民都能領到毛毯、方便麵等救災物資,還有兩名醫生日夜值班。像這樣的臨時安置點,在整個梧州市共計有二十多個,可臨時安置災民三千多人。

  目前,梧州市民情緒穩定,社會秩序井然,當地正集中力量預防災後疫情的發生,力爭將洪水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詳細內容]

  主持人:在昨天的節目中,我們報道了廣西梧州經歷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情況。目前洪峰已經安全通過梧州,西江水位逐漸回落。但是在洪峰經過時,侵入梧州城區內的江水還沒有完全退去,一些房屋仍然被浸泡在水中。洪水襲來的時候如何救援被困在的大水中的市民?現在那些因為家中被淹而無法正常生活的梧州市民,他們的生活如何安置?請看《焦點訪談》記者來自一線的報道。

  記者:這裡是梧州市的萬秀區,我身後的這座兩層樓就是萬秀區雙橋小學的一座教學樓。6月23號淩晨3點,桂江上的一條攔水壩突然坍塌,洪水從上遊迅速衝到這所學校,當時有六名群眾就被困在了這座樓上。

  解説:被困在樓頂的是兩家人,一家是雙橋小學的老師李火興夫婦,另外一家是從外地來打工的吳家卿夫婦和他兩個年幼的女兒。李火興老師是其中年紀最大的,今年57歲,而最小的女孩,今年才有一歲半。

  李火興 廣西梧州市萬秀區雙橋小學教師:當時的確是很擔心,當時我們心裏面非常著急。

  記者:不知道怎麼辦。

  李火興:不知怎麼辦,心裏就有這個想法,生還的可能性非常小了,看著那邊新蓋的房子都倒了。

  解説:淩晨4點,救援人員趕到了現場。

  葉劍強 廣西梧州市萬秀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長:我們想救他,但是水很大,水把植物都壓在底下,發出很大的轟鳴聲,我們想跟他聯絡,但是我們怎麼喊他們都聽不到,他們喊我們也聽不到,他們很急,我們更急。

  記者:我們在現場看到,這座教學樓離陸地的距離不過50或60米,然而在當時洪水來襲時,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一條救生通道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葉劍強:怎麼救他們呢?後來就把艇調回來,想把他們接過來,但是艇一來,看見水太急不能過去,又想著直升飛機,但是短時間不可能。所以我們就想用我們在電影裏看到,打槍打過去,把繩子,救他過來,但是這個我們也沒有。

  主持人:專業設備沒有?

  葉劍強:這沒有。我們就想一個土辦法,用彈弓扎一個小螺絲,係著漁線,做成彈弓打過去,這個彈弓是現場做的。

  解説:漁線的一頭被送到了對面的屋頂上,救援人員在漁線的另外一頭捆上了一條幾十米長的塑料包裝繩,屋頂上的人拉住漁線就能將塑料繩牽過去。

  葉劍強:當時我們都感覺到可能會失敗。這漁線很細,拉過去的時候會不會斷掉?一斷掉我們就前功盡棄了。所以説我們非常非常小心,把那個繩運過去,又按照同樣的辦法,把那個比較粗的尼龍繩把它拉過去,用繩拉過去,這等於建起來了,就有施救的可能了。

  解説:救援的繩索牽好之後,救援人員首先將救生衣給被困群眾送了過去。隨後他們又給屋頂上的人送去了水和食物。

  李火興:我們22號的晚上,在五點鐘吃了飯。在(屋頂)上面沒有水喝,沒有東西吃,我們大人還好辦,就是一歲多的娃娃,兩個孩子餓得哇哇哭,吃了東西孩子就不哭了。不然的話,我們拉繩子都沒有力氣了。一個心急,一個是肚子實在是沒有東西。

  解説:中午12點45分,梧州消防支隊的專業救援人員趕到了現場,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用繩索將人員送過去。

  曹得利 廣西梧州市消防支隊支隊長:我們想到第一個任務,就是確保人質的安全,確保救人第一的思想。首先派兩個特警班的班長,張冠濤同志用爬繩爬過去,穩定被困人員的情緒。

  解説:湍急的水流,懸空的繩索,岸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下午1點45分,消防支隊的班長張冠濤帶著救生設備安全到達了對面屋頂。15分鐘後,緊張的時刻到來了,6名被困者當中最年輕力壯的吳家卿在消防隊員的幫助下沿著繩索開始向對岸移動。

  曹得利:我們先選了一個心理素質比較好,年輕力壯的人給他繫上腰帶,用挂鉤挂上安全鉤,鉤住後用安全繩把他拉過來。對後面的被困人員也有個示範作用,對穩定後面人員的心理起了很好的作用。

  解説:隨後,救援人員將兩個竹筐通過繩索送到了屋頂。7歲的小女孩吳莉莉坐著這個竹筐被救援人員安全地拉到了對岸。

  曹得利:最困難的是一個一歲半的小孩,因為繩子強度不夠,不可能跟大人一起過來,我們只有想到把小孩放進籮筐裏面,用我們的腰帶又太小捆不住,安全鉤也沒辦法,最後我們就採取了用兩個籮筐扣住,把籮筐捆緊以後,用安全繩把他拉過來了。

  解説:到下午三點,經過11個小時的救援,6名被困群眾全部脫離了險境。現在,小學老師李火興夫婦已經住到他們的女兒家,而吳家卿夫婦則帶著他們的兩個女兒投靠到了他們的一個朋友家。在這次抗洪過程中,整個梧州市共有43萬人被轉移安置,其中大部分投親靠友,另外一部分則被安置到了專門的災民安置點裏。

  記者:這裡是位於蒼梧縣的正源中學,當洪災發生之後,這所中學的部分教室被騰出來當做安置災民使用。那麼,現在安置在這裡的災民都是來自於另外一個區,長洲區的泗洲島和泗恩洲島。那麼,這些災民在這的居住生活情況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塊去看一下。

  記者:移民安置登記處,您是這兒的登記員?

  張敏華 廣州梧州市長洲鎮政府工作人員:是啊。

  記者:現在到您這兒登記有的已經有多少人了?

  張敏華:現在在這登記的有302人。

  記者:302人。住在幾層?

  張敏華:四樓和五樓。

  記者:能帶我們去看看嗎?

  張敏華:可以。

  記者:桌椅都騰空了。

  張敏華:因為那個地太涼了,我們就每個人給一個木板,木板當做床。

  記者:就是三夾板。過來有幾天了?

  蒙均元 廣西梧州市長洲鎮村民:我過來有三天,三天了。

  記者:家裏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蒙均元:家裏現在洪水,我的房子已經過了這個樓了。

  記者:都淹到樓上去了?

  蒙均元:淹到樓了,沒有地方住,所以過來這裡。

  解説:現在,這個名叫蒙均元的村民一家三口都住在這個安置點裏。在這裡,記者看到雖然打的是地鋪,但災民們住的並不算太擁擠,房間裏除了電燈之外,還裝有電扇,每位來到這裡的災民都會領到毛毯、方便麵等救災物資。

  記者:在這個災民安置點,我們感覺整個災民安置的工作還是相對比較仔細的。在每一個教室的門口都張貼著這麼幾張單子,你看這一張是503房,人數28人,其中有老人10人,兒童6人,整個人數的情況寫得非常清楚。那麼,入住須知和管理方案裏頭,把災民應該在這個地方住的各種注意事項説得很清楚。其中,吃是統一到食堂進餐,都是免費地發放餐票。同時我們還專門注意到這還有一張,洪災之後防疾病的這麼一個知識單,對於如何預防疾病、飲食與飲水的衛生,包括消毒的一些常用辦法,各項內容都在單子上有一個非常詳細的指導。

  解説:記者注意到,在安置點裏大多數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除了一日三餐免費之外,安置點所在地的衛生院還專門在這裡設立了一個醫療點,配備了兩名醫生日夜值班。

  醫生:阿婆,你多喝點水,你不舒服再過來。

  記者:那麼像這樣的安置點,現在在整個梧州市一共有多少?

  彭偉昌 梧州市民政局局長:像這樣的安置點一共有二十幾個,安置了三千多人。因為主要集中在學校,它有幾個優點。一個學校現在學生基本上都放假了,他們就能騰出空房子出來。第二個,學校那個條件,水、電包括風扇,包括其他的,廁所,衛生設施都比較好,對於我們災民的生活比較方便,所以這是我們安置的一種主要形式。

  記者:那麼現在據你們掌握的情況,整個災民的情緒現在怎麼樣?

  彭偉昌:應該説比較穩定。這個工作都要一直開展下去,洪水退下去,也就是説災後,我們要組織和引導他們進行重建恢復家園的工作。

  主持人:在洪水襲擊的時候,梧州成功地組織了43萬市民的大遷移,妥善地安置了市民們的生活,市民情緒穩定,社會治安井然有序。當地正集中力量預防災後傳染病的發生,力爭將洪水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據前方記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截止到今天下午3點,梧州城區內被淹地區有大部分的洪水已經退去,西江水位回落到24.03米,比洪峰襲來時的最高水位降低了2.72米,並繼續以每小時8厘米的速度回落。

責編:劉棣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