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陳雲為什麼不贊成"鴉雀無聲"?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8日 14:05)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老一輩革命家陳雲以其遠見卓識、多謀善斷的領導才能,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注重調查研究、關心人民生活的工作作風令人緬懷、令人敬仰。在陳雲百年誕辰之際,陳雲後人撰寫刊於《求是》雜誌上的紀念陳雲的文章令人垂注。陳雲子女説:“父親常説,能聽到不同聲音不是壞事,這與中央保持一致並不矛盾,如果鴉雀無聲,反而大事不妙。”(見《求是》雜誌2005年第11期)
不贊成“鴉雀無聲”,就是鼓勵幹部群眾敢講真話。惟有敢講真話,才能發現問題、認識問題,才能警醒官員、正確決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不贊成“鴉雀無聲”,也就是要求官員決策事情不搞“一言堂”,不搞“一錘定音”,要有民主作風,要有聽得進不同意見尤其是批評自己意見的胸襟與量度。
對某些官員而言,“鴉雀無聲”儘管會使決策“省時省力”,然而,往往會付出隱性代價,甚至慘重代價。六十年代的文革就是慘痛教訓。2004年的“嘉禾困局”也令人記憶猶新。在總結嘉禾野蠻拆遷教訓時,原嘉禾縣委主要領導説了一句發人深思的話:對聲音過於一致、鴉雀無聲的危險放鬆了警惕。回首嘉禾違法拆遷的全過程,不難看出,“往往是會議一開始就將項目認定為‘程序合法、手續到位、補償合理’,剩下的就是要求下面‘一往無前、義無反顧、堅決推進’。整個嘉禾縣黨政班子中幾乎聽不到一絲‘雜音’。”(見新華社2004年6月15日電)聲音過於一致,使本來融洽的幹群關係蒙上一層陰影,並最終鑄成大錯。尤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當時的嘉禾決策者不知其錯,反而認為自己所幹所為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就是“鴉雀無聲”的慘重代價。
“鴉雀無聲”本來是不正常的現象,為何一些官員卻對“鴉雀無聲”戀戀不捨?個中原因,是一些人們尤其是負責官員腦子中滋生了“領導高明論”。總認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比別人高明,總認為自己代表着真理。其實,一個人看問題總有局限性,這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道理。因此,只有認識自己的不足,認識集體智慧的重要,才能真正樹立民主決策的觀念,虛心聽取幹部群眾的意見。
班子中有不同聲音,同一個問題有多種視角,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許多事實告訴人們,班子議題不對路,有不同聲音可以使人頭腦清醒,改弦易轍;議題基本正確,不同聲音可以補充完善;即使議題完全正確,有點不同聲音還可以促使人們及早防範未然。這是不同聲音的“特殊功能”。從這一點出發,可以説,不同聲音並非是離心離德之音,而是一種正常的聲音。既是正常,就應該以平常的心態去寬容,去認真聽取,去加以分析比較,而不應該採取一概不聽,一概堵塞,一概追查的態度。實踐證明,凡是善於容納不同意見的地方,民主風氣就勁吹起來,幹部群眾當家作主的精神會振奮起來,違法亂紀問題就容易得到克服;反之,對不同聲音採取封、批、查,儘管表面上會無“異議”,但往往是貌合神離,形不成統一的意志,社會問題也會成堆。前段時間,媒體曝光的湖北省佘祥林案之所以發人深思,個中之一,也是一些人們對查案斷案時“一言堂”,聽不得不同意見,鑄成了震驚全國的冤案。
容納不同聲音,其實就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這既是我們面臨複雜局面保持清醒頭腦正確決策的必須,也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誠然,寬容不同聲音不是向無原則投降,更不是向違背人民利益的問題開綠燈。而是説,作為領導者在決策問題時應善於聽取不同聲音,善於集思廣益,才能做到科學決策,才有可能避免犯錯誤。
而今已跨入21世紀,新事物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面對新的挑戰,重溫陳雲關於不贊成“鴉雀無聲”的箴言,令人茅塞頓開。(亦菲)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網評天下 更多話題
責編:於冰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