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窮人的笑聲最美好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5:13)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據央視國際報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鴻賓18日説,去年以來,我國採取四大措施促進“有利於窮人的經濟增長”,成效顯著。這些措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加強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民減貧增收。二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提高貧困農民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四是實施城鎮居民就業工程,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不可能天天開心。富人也有他們的煩惱,甚至有人在其中百思不得其解,以至於選擇自殺。但就總體而言,他們的煩惱與窮人的煩惱有本質上的區別,甚至在層次上也有差別。許多窮人為柴米油鹽而發愁,為子女的學費而發愁,甚至有的窮人孩子考上大學父親卻選擇了自殺。因此,這個社會上,如果窮人能感到社會的關愛,能得到社會的尊重,他們的臉上就會有更多的笑容,就會發出幾許笑聲。而這聲音,代表的是和諧,代表的是平等,代表著社會的進步,也體現了共産黨執政為民的理念。

  目前我國的貧困人口的絕對數量依然很大。2004年底,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還有2610萬。這些人口大多分佈在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的偏遠地區,解決他們的問題,難度越來越大。貧困人口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擴大。從1992年到2004年,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從2.33:1擴大到了3.2:1,貧困人口的收入上限與一般農民的收入差距也從1:2.45擴大到了1:4.39。這些數字表明,我們國家的窮人還很多,而且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在一個新的標準下,會出現一個貧困群體。我們如果不能善待這些窮人,他們的處境就會更加糟糕,他們就不會發出笑聲。而兩到三千萬沒有發自內心的笑聲的群體,相當於一個英國的人口。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我記得作為扶貧工作隊員,我們曾經到一個很貧困的村子。看到政府來的人,正在寫作業的孩子們眼裏噙滿了淚水,就像見到了他們最親最親的人。他們的眼裏充滿了渴望,充滿了期待。我們就是他們的希望,就是他們的太陽。他們那樣親切地看著我們。他們生怕我們離開。他們沒有説更多的話,但他們的眼睛裏包含了許多信息,無聲的語言,無聲的交流。

  的確,在美好的音樂聲中,還有許多悲劇,還有許多困難的人。因為我們生活在城市裏,生活在歌舞之中,我們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但是,他們是多麼需要我們走近他們,和他們説説話,傳遞一下政府的聲音,送給他們一點實實在在的關懷。

  無論我們走多遠,不要忘了母親的叮嚀;無論我們多麼富有,不要忘記了這個世界還有許多不幸的人。而政府實施有利於窮人的經濟增長方式,將會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基層的效果,讓更多需要關懷的人得到幫助。窮人的笑聲多了,和諧社會才會逐步來臨。沒有窮人的笑聲,這個社會就永遠不會實現真正的、持久的進步。(網友:王君文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