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省、市長最怕半夜來電話説明什麼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1:58)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日前召開的《財富》全球論壇文化圓桌會議上,主持人問在座的3位中國省、市長,“最讓你們睡不著覺的事情是什麼”,三位省市長説最怕半夜來電話,因為擔心安全出問題。(中國青年報5月17日)

  “省市長最怕半夜來電話”,説明在這些高層領導心中,最擔心的是公共安全問題。他們能夠把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問題放在心中,説明“執政為民”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但是,它也從一個側面説明了我國的公共安全問題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

  據統計,僅僅今年1月1日至2月15日,我國共發生27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安全事故,其中26起發生在公共安全領域,平均不到兩天就發生一起公共安全事故。公共安全問題,是所有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曾面臨過的沉重話題,在我們國家更是刻不容緩。

  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和社會的轉型期,公共安全保障基礎相對薄弱,與經濟高速發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它影響了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例如,2001年入冬北京出現第一場冰雪,由於缺乏統一的應急處置決策系統,幾乎造成了整個北京市的交通癱瘓。而美國在9?11事件中,當第一架飛機撞擊世貿大廈40余分鐘後,美國政府就全面啟動了國家安全防禦系統,避免了恐怖事件在美國本土的蔓延。北京密雲的燈展事件、吉林中百商廈事件、重慶開縣井噴事件以及去不久發生的江蘇氯氣洩露事件,都説明我們的公共安全問題仍然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也正是由於公共安全的薄弱,才使得省市長最怕半夜來電話。

  2003年春的SARS疫情使我們痛切地認識到了公共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公共安全形勢嚴峻,首先是公眾生命受到威脅;其次,經濟上也遭受較大損失,據悉每年由於公共安全問題造成的損失計6500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總量的6%%。公共安全問題還會給人們心理造成的負面效應,會動搖民眾對社會與政府的信任。

  造成我們公共安全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門工作沒有到位。因為,從本質上來講,公共安全問題屬於公共産品範疇,是運用公共權力的政府必須向公民提供的服務。公共安全問題集中反映了社會的綜合發展水平與政府的行為責任能力。未來二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城市化、新型工業化及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建設小康社會每前進一步都會對公共安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天災人禍等突發事件無法完全避免的,但可以積極防範與控制。對政府來説,首要的任務是要用法治來確保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各項公共安全措施,建立一些長效的、完備的公共安全保障機制,加強公共安全的監督管理,建立公共安全應急救援體系。這既是政府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

  我們當然希望省市長能夠為老百姓著想,努力工作,假如他們能夠夙興夜寐,勤政為民,我們當然高興。但是,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夠和普通人一樣每天睡個好覺,不再擔心半夜來電話,因為他們能夠睡個好覺,老百姓自然也能夠在祥和中度過每一個平安夜。(網友:馬國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