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華社評論員文章:順潮流 應民意 開新局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03日 14:23)


→→專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獲得了圓滿成功。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進行了一次重要的交流與對話,兩黨主要領導人在時隔60年後再度握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連戰主席真誠會談、求同存異,共同發佈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這是兩黨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兩岸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受到萬眾矚目,得到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支持和擁護,獲得了國際社會和輿論的充分肯定。

  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國民黨在21世紀之初邁出的這歷史性的一步,是告別過去、開創未來的一步,是兩黨正視現實、合解合作的開端,更是推動促進兩岸和平、共同發展,邁向雙贏的重大舉措,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連戰主席和中國國民黨訪問團的大陸之行之所以能夠圓滿成功,胡錦濤總書記和連戰主席會談的新聞公報之所以能夠在海峽兩岸引起巨大共鳴、在國際社會引起強大反響,根本的原因,就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呼應了包括廣大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意願和心聲──和平發展,互利雙贏。

  鄧小平先生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為此,中國共産黨帶領大陸人民改革開放,一心一意搞建設,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黨和政府針對台灣問題,相繼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一系列促進兩岸“三通”與全面交流的政策主張,提出了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呼籲,期待著通過和平交流、溝通協商來促使祖國和平統一水到渠成。

  但與之相反的是,一段時間以來,台灣當局在兩岸關繫上採取對立對抗的態度,逐漸走上“台獨”歧路,為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和兩岸關繫帶來極大的破壞。如今,島內族群對立、政黨惡鬥、經濟衰退、社會動蕩、人心不穩,兩岸關係一度劍拔弩張,瀕於危險邊緣。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只有和平,才能發展,只有共同發展,才能永久和平。“和平與發展”既是時代的要求、世紀的潮流,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所在。

  經過20多年兩岸互動關係的正反面發展,和平與發展、兩岸互利雙贏成為包括台灣絕大多數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縱然島內政治仍然紛紜,縱然兩岸交流長期陷入“民間熱、官方冷”、“經濟熱、政治冷”的不正常狀態,但兩岸的人心,台灣的民眾,早已用實際行動為兩岸的和平與發展鋪開道路,奠下基礎。自1979年全國人大發表《?台灣同胞書》以來,兩岸民眾在兩岸間往來已達數千萬人次,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訪友、旅遊經商及進行各種交流活動已超過2000萬人次,臺商在大陸投資的企業已有6萬多家,投資金額達400多億美元,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市場和主要貿易順差來源地,台灣已成為大陸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海峽上空,人民的郵件、電波飛傳,臺商春節包機實現了兩岸民航客機雙向對飛,已開了通航之先聲。20多年過去了,正如台灣民眾所總結的那樣,兩岸“三通”早已是“不通自通”、“直接不通間接通”!

  這樣的民意20多年來滾滾向前,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順民意者昌,逆民心者亡”,兩岸交流上的政治與經濟長期嚴重不平衡狀態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已經到了應該改弦更張的時候了。

  連戰主席在這樣的潮流和民意基礎上邁開了訪問大陸、尋找兩岸合作新路的步伐。因此,他在大陸受到共産黨和老百姓熱烈的歡迎。他的此行預示了一個方向,他的第一步邁開了兩岸關係的新路。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會談新聞公報裏提出的五項將要共同促進的工作,無一不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體現了兩黨雙方最大的誠意和善意;新聞公報提出的三項兩黨共同的體認,則是兩岸關係的良性健康發展、構建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維護兩岸和平及臺海穩定的重要基礎。

  目前台灣島內對連戰主席的大陸之行及所獲成果仍有不同意見。但多項民意調查表明,多數台灣民眾對此持肯定態度。“台獨”沒有出路,搞“台獨”必將破壞兩岸的和平與發展前景,威脅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前景,也必將嚴重損害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大陸人民的根本利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絕對無法為全中國人民所容許的。相反,兩岸若能一笑泯恩仇,求同存異,加強合作,則兩岸關係必將充滿光明前景。

  我們祝賀連戰主席大陸之行圓滿成功!同時熱烈歡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率親民黨訪問團來訪,歡迎島內一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政黨,與我們一起共謀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新局。(完)

責編:春天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