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會客廳]吳建民談中日關係 
──分清愛國與誤國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3日 17:40)

    進入[新聞會客廳]>>

  CCTV.com消息(新聞會客廳)嘉賓:吳建民 前外交部新聞發言人 中國前駐法大使 現任外交學院院長

  為什麼大使親自宣講中日關係

  沈 冰: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會客廳週末版《決策者説》,從4月19號開始,中宣部和外交部聯合組織中日關係形勢宣講團到天津、上海、廣州等地進行巡迴宣講,講解當前形勢,讓民眾了解中日關係的歷史以及現狀,今天我們請到宣講團成員之一,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先生。為什麼組織這個宣講團?

  吳建民:這主要是考慮了在專門研究國際形勢的中國畢竟是少數人,也就是説政府同民間一種溝通,為什麼當前中日關係的情況大家覺得很關注,到底情況如何,應當怎麼正確處理,可以通過這個來跟民眾溝通。

  沈 冰:溝通有很多方式,為什麼要組織三位大使去講,有什麼必要性?

  吳建民:大使來講有好處,第一他可以直接面對面的交流,第二,大使搞外交若干年,他懂得國家的根本利益在什麼地方,把國家利益放在世界的全局來看,他的視野跟一般人不同。

  沈 冰:通過這次宣講團的宣講活動,你們希望達到一個什麼效果?

  吳建民:達到的效果就使得了廣大公眾能夠正確地理解中央的對日政策,相信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央能夠把中日關係處理好。

  分清愛國與誤國的界限

  沈 冰:對現在老百姓對日本的情緒和態度,您是怎麼看的?

  吳建民:我覺得就是最近幾年來,日本的右翼他們不斷有些活動,可以説是在歷史問題上,在台灣問題上開倒車,引起了我們公眾的強烈憤慨,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這個表示憤慨的過程當中,必須劃清三個界限。第一個界限,愛國和誤國的界限。什麼叫愛國?愛國不是空的,愛國是有具體內容的,愛國是同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中國的根本利益聯絡在一起的。你口頭講是愛國的,但如果不跟中國人的根本利益連在一起,那你就會辦誤國的事情。我舉個例子,中國當前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四個字,繁榮統一。所以愛國行動一定要符合這個大局,要有利於中國的繁榮和統一。最近一段時間有人提出來抵制日貨,這是愛國嗎?什麼年代了?20年代抵制日貨可以,完全是日本造的,今天講了那麼多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些是日貨?你再想,再往深處想一想,日本在華投資666億美元,意味著什麼?就是在日本日企業裏工作的人員有200多萬,抵制日貨,是不是要這些人都下崗?中國會有多少人失業?這是我們自己的損失。雙刃劍,如果幾百萬人下崗,誰負責?

  沈 冰:所以這是您講的第一個,要把愛國和誤國分清楚。

  吳建民:第二個,要反對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要把反華的錯誤行徑同廣大日本人民分開,這個界限非常重要,因為做出錯誤做法是少數日本反華右翼分子的行徑,不能説日本人民都是壞的,如果這個不分清楚,就會有一種誤導,好像反日就是愛國。不對,反對日本右翼分子反華行徑是愛國,但凡是見了日本人都吐唾沫,這是愛國?這不是愛國。

  沈 冰:第三個界限呢?

  吳建民:第三個界限,合法和違反的界限,中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進入中國的外資已經六千億美元,這個巨變來之不易,1979年到1989年進入中國的外資十年才多少?一百來億美元,現在六千來億美元,為什麼出現這個局面?就是因為大家覺得你的投資環境好,投資環境好意味著什麼?穩定,法制,有章可循,保護駐外使領館。如果有人違法呢?世界上電視臺一拍,你説這會造成什麼影響?表達憤怒情緒可以,但必須合法途徑,不能採取非法行動,非法行動會給中國造成巨大的損失。

  造成中日兩國民眾好感下降的核心原因

  沈 冰:我們可以看看日本老百姓現在對於中國是個什麼態度,日本內閣府去年10月份做的一個外交輿論調查當中表明,日本人認為中日關係不太好或者不好的人佔了61%,比他們上次做調查的時候上升了18.1%,與此同時,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在去年同期也做了一個輿論調查,中國民眾對於日本不親近的人佔53.6%,比2002年的調查上升了10.3%,中日雙方民眾對對方的好感都在降低,這裡面最核心的原因是什麼?

  吳建民:首先造成這種狀況,日本方面右翼分子的一些行動,引起中國老百姓反感的,我剛剛從美國回來,我跟美國人講,如果在歐洲或在美國有人跳出來説,屠殺猶太人沒發生過,那會遭到群起而攻之,中國什麼情況?大屠殺的五倍,三千萬同胞,這種引起中國老百姓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右翼他要篡改歷史,當然引起老百姓反感,不僅中國人反感,韓國人也反感,亞洲各國人民都反感,這是根源在這裡。

  沈 冰:比如説有些外電他們就報道,日本最新他們篡改的歷史教科書,其實在日本國內運用的範圍非常少,所以一些外國人就很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你們需要有這麼大的強烈的反應,你怎麼看?

  吳建民:這是這樣子,用的很少,0.03%,但這觸及了一個敏感神經,中日戰爭給中國人的傷害很深,不是一般的傷痕,所以這個時候日本政府要注意這個問題。

  沈 冰:首相小泉定期參拜靖國神社,他們的回應是説,每個國家都會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價值觀。

  吳建民:是有不同的文化,我們不能改變這樣日本的文化,但是我們提出的意見是,裏面供奉了一部分甲級戰犯,這些甲級戰犯雙手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你去朝拜他,當然中國人有意見,這跟文化沒有關係,他們應該考慮到中國人的感情。

  沈 冰:講到對戰爭的態度,日方是不是有道歉的態度?一些報道説他們進行過一些道歉,最近外相也表達了這個意願,你覺得他們道過歉了嗎?

  吳建民:是道過歉,95年孫山富士來的時候道過歉,後來他們也道過歉。但是道歉,如果對歷史問題有認識,那政府為什麼對教科書問題任其右派分子篡改歷史,政府為什麼不能出來以正視聽呢?

  日本對外政策強硬化的歷史與經濟原因

  沈 冰:他們對外政策上越來越強硬,為什麼這種勢力會越來越硬?

  吳建民:這個要從日本的國內政治發展的過程來考慮,戰爭在歐洲結束的方式,跟在亞洲日本接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盟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納粹分子送上了法庭,納粹主義受到了徹底的清算,不僅是那些人,後來跟納粹有牽連的人還受到追查,前任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不是跟納粹有點牽連,現在大家還在追查,他受到徹底的清算,這是一種情況。日本戰爭不是這樣,日本的戰爭,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無條件投降了之後,天皇保存了下來,這個時候由於冷戰的發生,美國出於他冷戰的需要,把一批戰犯都保留下來,這就是現實,然後歷史的情況沒有真實地告訴日本人民,去年8月份的時候早稻田大學校長到北京來,我有一次跟他一次對話,我説中日雙方兩國國內,比如日本國內如何避免減少這種非理性的民族主義,他講了一個看法,他説要把歷史的真實情況告訴青年,講得很有道理。因為他不太了解,這是一個現實,我們要通過我們的交涉,通過我們的據理力爭,逐漸要對這個情況有一點變化,但是我們要面對這個現實。

  沈 冰:有專家説,隨著經濟發展,雙方都屬於大型經濟體,對於資源尤其是石油有著很強的對外依賴性,這也就造成兩國之間經濟上的摩擦不可避免。

  吳建民:經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處理方式會完全不一樣,難道大家就一定要為能源打仗?大家都要保證石油通道的安全,能不能這方面尋找一點共同點?中國的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日本利用率很高,能不能這方面開展合作,這樣中國的能耗就會減少,效率就會提高,我覺得現在世界上面臨問題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化解,一種是對抗,我想從我們中國人的利益來講,從世界人民的利益來講,有本事化解,把這些看來很激烈的問題能把它化解掉。中國人要珍惜目前發展的機遇,一百多年,從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有這個機會。

  沈 冰:3月份的經濟人雜誌裏進行了這樣一段評論,説東亞格局當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兩個強國並存的狀態,一直都是一強一弱,所以有人擔心不適應這種格局的雙方將會出現多種矛盾,您怎麼看這種評論?

  吳建民:出現矛盾不可避免,我贊成,能不能化解,尋找共同利益,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面,我們要學習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是有大智慧的人,你看釣魚島問題,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留給下一代人,什麼意思?釣魚島為這個問題談不攏,怎麼辦?發生衝突,妨礙中日關係大局的發展,對雙方都不利。小平同志1984年3月25日接見來訪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説中日之間世世代代友好比任何其它問題都重要。誰也不會説鄧小平不愛國,他高瞻遠矚,認為中日應當友好下去。

  不合法的抗議活動對中國影響更大

  沈 冰:2004年日本財務省統計,日本對華貿易總額2004年是兩千多億美元,佔日本外貿總額的20%還多,對於中國,中日貿易額2004年是1680億美元,佔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4%,現在這種對立關係對誰的損失更大?

  吳建民:更大是中國呀,中國的經濟總量佔日本的三分之一,中日兩國2000年交往的教訓、經驗是什麼,和則兩利,鬥則俱傷,我們國家剛剛起來,今後中日關係發展餘地很大,真要鬥起來,近期內我想我們損失是大的,我們國家人均GDP多少?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後。中日關係共同利益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相當大的依存度,這種現實對兩國關係是一個穩定因素,日本經濟增長相當一部分來自同中國的貿易,我們中國的經濟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日本的貿易。

  觀 眾:您提到中國民眾的一些反日做法有的不是特別合法,但是這些做法有沒有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日本的右翼勢力呢?

  吳建民:我想不能這麼説,右翼勢力對這種行為才高興呢,為什麼?中日關係搞壞了,右翼分子就是要這個目的,不能夠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任何行動要世界覺得中國人還是比較講道理的,得有這個形象。

  沈 冰:現在我們對於日本民眾和對於日本政府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

  吳建民:我就是三條建議,劃清愛國、誤國的界限,劃清反對少數日本右翼分子的錯誤行徑和廣大日本人民的界限,跟日本人民要友好。中國有大量的日本留學生,我希望我國大學生跟日本同學很好地相處。第三,劃清合法和違法的界限,必須按照有什麼情緒,有什麼意見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表達,這是中華民族成熟的表現。

責編:曉星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