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外交部: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絕不是所謂反日教育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0日 15:18)


  外交部網站的消息:4月19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日本政府提出,中日兩國就歷史問題成立共同委員會,中方認為這一提議是否可行?是否將與日方就此進行合作?

  答:我們將對日方有關建議進行研究。

  問:據報道,日本商界推遲或取消了原定在中國進行的商業活動,有些日本遊客團體也取消了來華計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將採取措施説服日工商界和遊客來華?

  答:中日在經貿和其他領域的交往,包括你提到的旅遊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是互利互惠的,符合雙方的利益。我們不希望兩國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與交往受到影響。

  問: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時,似乎表示中方已口頭同意中日建立關於歷史問題的聯合委員會,雙方還同意在司局級層面上就東海油氣問題經常舉行磋商。但從你剛才的回答看,中方還在考慮,並沒有同意日方提議,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關於聯合委員會問題,我剛才已作出回答。

  追問:確切情況如何?

  答:我們正在考慮。

  在東海劃界問題上,中日雙方有不同的看法。雙方曾就此進行過磋商。中方立場沒有變化。我們希望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解決雙方爭議。為此,中方提出了合理、有效的主張,希望日方予以積極回應。

  問:據悉,町村外相訪華期間向中方遞交了一封小泉首相的親筆信,邀請溫家寶總理作為下屆世博會主辦方領導人參加日本愛知世博會,中方是否接受邀請?

  答:中國外交部已將這封信轉交給溫家寶總理。

  問:中方下一步將如何同日本發展關係?

  答:此次町村外相訪華期間,唐家璇國務委員和李肇星外長與他舉行了會談。雙方就當前中日關係坦誠交換了意見。雙方都認為應以長遠、戰略眼光來看待和發展中日關係。中方表明了對發展中日關係的立場以及對當前兩國關係中的一些問題的看法。中方提出,中國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發展中日友好合作關係,希望雙方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按照兩國間三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希望日方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特別是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這事關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

  町村外相表示,日本在近代史上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對此深感痛心,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道歉,並表示日方願深刻汲取歷史教訓,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在台灣問題上,日本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獨”。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在人大記者會上就發展中日關係提出了三項原則和三點建議。我們希望日方能夠同樣體現出誠意和願望,雙方雙向互動,而不是背道而馳,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

  問:小泉首相表示短期內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我們希望日方切實兌現。

  問:日本是對華提供貸款最多的國家,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對華日元貸款是中日之間一種互利互惠的安排,促進了中日兩國的經貿合作。

  問:日本外相在訪華期間的確作出了道歉,並提出共同建立一個委員會來與中方共同研究歷史問題。他還帶給溫家寶總理一封信,信中邀請溫總理赴日本參加愛知世博會,並提出小泉首相希望能夠在印尼與胡主席會面。這是否表示日本希望改善兩國關係?

  答:在這次訪問中,雙方就當前中日關係交換了意見。日方表示了願意發展中日友好關係的願望。現在,需要切切實實做一些工作,作出一些努力。我們希望日方多做對改善兩國關係、增進兩國人民了解有益的事。至於日方該怎麼做,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日方也很清楚。

  問:你提到,在昨天的會見中,町村外相已經做出道歉。這是否向解決歷史問題邁進了一步呢?

  答:關鍵是將言辭切實落實到行動上。

  問:你能否進一步向我們説明李肇星外長同町村外相在一些國際場合會見的可能性,如在雅加達亞非峰會、莫斯科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活動、五月初京都亞歐外長會議等?第二個問題,如果中日兩國外長有機會在這些場合見面,他們會深入討論有關問題嗎?

  答:你剛才提到了一系列的多邊場合。是否有兩國外長會晤安排,需要雙方根據兩國外長的日程進行協商。

  問:中國政府會採取什麼措施處理民眾對日本的不滿情緒?

  答:中國政府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發展中日睦鄰友好關係的政策沒有改變。近來,中國民眾通過不同方式表達了他們對中日關係及目前兩國間一些問題的看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際社會也很清楚。中國政府會從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高度和發展中日關係大局出發,本著對國家和民族認真負責的態度妥善處理有關問題。

  問:日本政府認為中國民間存在反日情緒是愛國主義教育造成的問題。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任何一個國家對其國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很正常的。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絕不是所謂的反日教育。中方一向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來教育國民,從未向國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灌輸反日、排日情緒。相反,我們的歷史教育強調要從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出發看待日本以及中日關係的發展。對於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國的那段歷史,我們認為它不僅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痛,也給日本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我們一向把廣大日本人民同日本一小部分的軍國主義者區分開來。我們也不認為,當前的日本人民應為當年的侵略戰爭背罪名。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民眾對日本表示強烈不滿,是針對日方在歷史、台灣等問題上的錯誤態度和做法,而不是針對日本人民。你提到的那種論調是毫無依據的,也是對事實的嚴重歪曲。我們希望日方能多做增進兩國人民了解與友誼、有利於中日友好關係的事,而不是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責編:春天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