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3?1網友熱評:凝聚力 農業稅 教育公平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17:51)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凝聚中華兒女力量實現偉大復興

  胡錦濤會見全國僑務工作會議代表時強調,要把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鬥。詳情點閱>>>

  【現實一點吧】嚴懲腐敗分子,先喚起民心,然後逐步凝聚中華兒女力量實現偉大復興。

  【潤無聲】凝聚中華兒女力量首先要開展強化民族自尊心的教育。一個民族沒有了自尊心就像一個人沒有了脊梁骨。

  【漫遊世界】政治廉明,國家富強,經濟發達,社會穩定,科技進步,文化繁榮,人民安康,則必凝聚海內外華人心,民族復興也就水到渠成了。

  【天子96210】全面發展,兩手都要硬,才能更加團結全球的華人。我們兩手都要硬,加快步伐,走中國自己的道路!

  第一 把國內的經濟建設搞好,還是以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發展得更合理化。

  第二 把國內的法制健全好,嚴懲腐敗之風,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第三 解決好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在世界舞臺上要有中國力量。

  第四 對外加大宣傳中國的社會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繼續對外政策,鼓勵留學華人回國。

  【cwd30】能剷除腐敗就是最大的凝聚力。

  ◎ 取消農業稅將影響農民國家意識?


  全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宣佈取消農業稅。然而這一舉措,卻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某省農業廳廳長張教授指出,“在中國農民的意識裏,種地納糧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現在農民不繳農業稅了,他們的國家意識和集體觀念一定會受到影響”。 詳情點閱>>>

  【笑臉哥哥】農民最理解減免農業稅的好處,農民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農民,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則農民的國家意識就自然就加強了。

  【考拉熊11】只有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民負擔,才能換來他們對國家發自內心的熱情。

  【小蝌蚪221】取消農業稅,就會增加農民對政府和國家的認同感!!! 這位教授是不是書讀多了?我爸媽是農民,他們發自內心地感謝政府,因為今年不用交農業稅了!

  【素油湯麵】農民為什麼一定要上繳皇糧,城市為什麼不上繳?就因為農民有那些可憐的土地嗎?樹立農民的國家意識,可以從很多方面著手,關鍵在於政府的引導和教育!如果你放棄農村,他們肯定也不會積極參與!

  【真的呀】這位教授可能是官僚意識太強了吧!取消農業稅與國家意識應該完完全全是兩碼事,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五大不公成批評焦點,教育公平還遠嗎?

  教育正在成為擴大社會不公平的加速器。城鄉教育的差距、入學機會的社會階層差異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教育讓很多國人感到無奈甚至憤怒,因為教育的不公平剝奪了弱勢群體平等的受教育權。政策、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導致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而政府作為維護和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主體,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詳情點閱>>>

  【旦旦071】教育乃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大計”,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強盛需要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教育絕不能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希望我國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政策出臺。

  【鍋蓋5】教育公平確實是是社會和諧的砝碼,教育在很大程度反映人和社會的發展,我們這一代人還有我們的後人都不想看到教育的不公而還在繼續發展。

  【引玉人11】解決教育不公,關鍵在於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投資。我國教育投資僅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2003年還不及非洲貧窮落後的烏干達,少得太可憐了。別看朝鮮經濟很落後,對教育卻很重視。日本戰敗以後,是先發展教育,後發展經濟,許多高科技産品上去了,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是先發展經濟,經濟算是上去了,教育投資卻依然如故增加不多,與體育奧運金牌工程投入比例沒法比。大量資金都投到政績形象工程中去了。我國對教育説起來很重視,其實很不重視,總是眼光短淺,急於求成,喜歡圖個虛名,造成言行不一。

  【陳仁江】教育不公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嚴重阻礙!國家還沒有把教育的位置擺正,教育的畸形發展即是明證。

  【漢劉邦2】我認為教育不公主要表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外,即中學和大學階段。國家應該著重解決這個問題,還老百姓特別是農村老百姓一個公道!

   (版主陶然整理)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