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驚心動魄的9晝夜:營救8名中國同胞始末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7日 13:30)

    專題:中國公民在伊拉克遭綁架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綜合本社駐巴格達、安曼、福州分社記者蔣曉峰、李驥志、蔣少清、趙悅、張國俊的報道,1月26日晚19時39分,在伊拉克被挾持後獲釋的8名中國公民終於安全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們在中國外交部特別工作小組的陪同下,乘機抵達福建省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隨後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

  回顧全力營救這8名同胞的日日夜夜,中國外交官所展現的勇氣和智慧令人折服。作為全程參與事件報道的新華社記者,我們同有關各方共同密切關注著事態發展的分分秒秒,心情也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起伏。

  産生誤會 遭遇不測

  1月18日,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播放了一段令人震驚的錄像。一個自稱“伊斯蘭抵抗運動努曼旅”的伊拉克武裝組織宣佈挾持了8名中國公民,要求中國政府必須在48小時內澄清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以及這批中國工人在伊拉克境內工作的目的,否則將把這8人處死。

  中國公民被挾持一事牽動了國內上至中央領導下至普通百姓的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領導人對此極為關心,當即指示外交部和駐伊拉克使館等有關方面,迅速採取有力措施,全力解救被挾持人員。 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也打電話給中國駐伊拉克大使楊洪林,轉達國家領導人對被挾持人員安全的關心,並要求使館盡一切努力,在伊拉克各界朋友的幫助下,早日使被挾持人員恢復自由。

  經中國駐伊使館確認,被挾持的8名中國人均為福建省平潭縣自行前往伊拉克的個體務工人員。他們分別是林強(40歲),魏武(20歲),周孫琳(19歲),林斌(39歲),林忠(38歲),陳親愛(37歲),周孫欽(18歲),林雄(35歲)。

  楊洪林大使指出,這8人是于本月中旬準備租車離開伊拉克前往約旦時遭到挾持的。武裝組織以為他們是日本人,但8人不懂阿拉伯語,與挾持者之間存在語言溝通障礙,結果産生了誤會。

  爭分奪秒 緊急營救

  楊洪林大使説,在證實有關消息後,使館在第一時間將此事報回國內,同時根據中國政府的指示,全方位、多層次地展開營救工作。他的辦公桌上同時放有6部手機,以便隨時與伊拉克各界人士保持聯絡、廣泛溝通。 18日,中國駐伊拉克使館參讚卞志強與外交官孟瑞前往當地宗教團體,商討解救問題。使館當晚向伊拉克多家媒體發出聲明,闡明中國一貫維護伊拉克和伊拉克人民利益的立場,要求挾持者儘快釋放中國公民。與此同時,外交部發言人也在北京正式闡明中國政府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

  19日,中國駐伊使館繼續派專人與伊拉克有關方面就解救被挾持同胞展開進一步磋商。阿拉伯電視臺當晚播放了楊洪林大使的講話。中東地區另一家頗有影響的媒體──半島電視臺也于同日播發了該臺與中國外交部官員的音頻連線新聞。

  20日,隨著武裝人員規定的48小時期限的來臨,8名同胞依然生死未卜,很多人都焦急萬分地等待消息。中國外交部有關人員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連線採訪時,呼籲挾持者從人道主義、伊斯蘭教的寬容精神以及中國對伊拉克人民的友好感情出發,儘快釋放被挾持人員。 與此同時,8名被挾持同胞也度日如年。39歲的林斌回憶説,被關押期間,他們每天只能席地而睡,夜裏經常被驚醒。35歲的林雄説,每天都擔驚受怕,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祖國人民的堅強後盾”。他不無感慨地説:“只要一想到我們的背後有強大的祖國,我們就覺得得救是有希望的。”

  各方努力 出現轉機

  21日,事件突然出現重大轉機。挾持中國公民的武裝人員公佈第二盤錄像帶稱,如果中國政府下令禁止中國公民進入伊拉克,他們將善待被關押的中國人。 針對這一要求,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21日發表聲明説:“中國政府和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已經多次警告中國公民目前不要來伊拉克。8名被綁架者是普通中國公民,是自行來此謀生的。他們是在納傑夫一家服裝廠工作,他們與許多伊拉克人一樣只是為了養家糊口。他們是在工作合同結束後租車離開伊拉克的,他們想在中國的春節之前趕回家鄉過年。春節對中國人來説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就像穆斯林的宰牲節一樣。”

  22日,由中國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司長翟雋率領的特別工作小組抵達約旦首都安曼,積極為營救8名同胞回國與有關方面進行聯絡。為配合解救工作,中國駐約旦使館的工作人員連續多天沒有休息,有人帶病堅持工作,還有人特意將自己從國內帶來的食品托工作小組帶到伊拉克,希望讓被解救的同胞早日品嘗家鄉的味道,感受祖國的溫暖。

  伊拉克時間當天中午12:00,阿拉伯電視臺首先播放了中國人質獲釋的消息和錄像。劫持者發表聲明説:“中國政府作出了善意的表示,包括禁止中國公民進入伊拉克,我們‘伊斯蘭抵抗運動努曼旅’決定釋放這8名人質。我們要説明,在人質被扣押期間,他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我們也沒有因釋放他們而索取贖金。”挾持者隨後將8名中國公民移交給伊拉克一宗教團體。

  重回祖國 安全返鄉

  當地時間23日下午5點25分,8名獲釋同胞被外交部特別工作小組、楊洪林大使以及使館工作人員安全接回位於巴格達曼蘇爾飯店的臨時館舍。

  隨著翟雋的一句“你們安全了”,驚魂未定的8位同胞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難得的笑容。翟雋向他們轉達了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領導的親切慰問,並表示將儘快安排他們回國與家人團聚。

  獲釋後的8名同胞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他們不停地向周圍的中方人員道謝:“謝謝領導,謝謝使館,謝謝大家!我們感覺已經到家了。”使館還安排他們與家人通電話報平安,讓他們多日來首次洗了熱水澡,吃上可口的飯菜。

  為使這8名同胞能夠儘快與家人團聚,特別工作組與駐伊使館在伊拉克安全形勢惡化、飛機航班沒有保證的情況下,全力克服諸多困難,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他們離開伊拉克,啟程回國。

  25日中午,在外交部特別工作組的護送下,8名獲救同胞順利抵達安曼國際機場。中國駐約旦大使羅興武將他們迎進機場貴賓休息室,並與他們親切握手、促膝交談,轉達有關各方的問候。使館人員還特意為這些福建籍同胞送來了熱氣騰騰的南方菜肴以及中國茶。

  在中國駐約旦使館工作人員的細心安排下,獲救同胞順利辦妥各種轉機手續,于當地時間25日下午3點登機離開安曼,途經巴林、香港,順利回到家鄉──中國福建省。

  獲救同胞林強激動地説,在國內對自己的中國公民身份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但有了這次在伊拉克命懸一線的經歷後,才真正體會到“中國”這兩個字的價值。正是因為祖國政府和人民的群策群力、全力營救,他們才得以平安踏上回家的路途。

責編:復蘇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