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訪逄先知:傳承延安精神也要與時俱進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30日 19:08)

  CCTV.com消息(記者揚國北京報道):6月30日下午3:00,原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逄先知,做客CCTV.com《網評天下》論壇,就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在新時代的偉大意義與網友進行了暢談(在線精華),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在線訪談的方式。與網友交流之後,逄先知接受了CCTV.com記者的專訪。[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繼承延安精神不是再去過苦日子

  首先,逄先知對參與在線的網友做出了高度的評價,他説:“網友們都特別關心延安精神在中國怎麼宣傳、怎麼發揚光大的問題,看得出大家有著赤誠的愛國之心,希望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希望國家強大,希望人民生活改善,關心怎麼讓延安精神起作用。”

  逄先知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長達16年之久,並長期從事毛澤東生平、思想的研究和編輯工作,他認為,延安精神既是毛澤東思想的組成部分,也是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延安精神在革命取得勝利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它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比如説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還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面對今天有人對延安精神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質疑時,逄先知堅定地説:“延安精神沒有過時,永遠也不會過時。”他説,延安精神中最本質最重要的還是群眾路線,特別在今天,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密切聯絡群眾更為重要。“因為掌握政權了,做官了,權力也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容易脫離群眾,所以今天宣傳延安精神太重要了。對於共産黨自身建設也好,對政府的自身建設也好,對幹部教育也好,都有重要的意義,別的東西都還代替不了。”

  延安精神之所以不可替代,逄先知認為,延安精神也是充滿生機與活力和與時俱進的。對此,他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譬如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今天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就不能要求大家都過延安時期那種艱苦的日子,但是艱苦奮鬥的精神是不能變的,就是好多形式變了,它的本質、它的精神都不能改變。”

  延安精神在發展,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的形式也在發展,逄先知説:“看到這麼多年輕人能夠關心國家前途命運,能了解學習延安精神,我很有感觸。”

  傳播延安精神不能只喊口號

  從許振超到任長霞,從“西柏坡”到“延安”,逄先知説他天天都在關注新聞媒體宣傳精神文明的工作。他説,像許振超、任長霞都是繼承延安精神的典型人物,他們的身上都折射著延安精神的光輝,而通過宣傳這個時代的模範人物,能更好地為處於這個時代的人,做出對於延安精神更加生動的注解。“弘揚延安精神絕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把它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尤其是怎麼樣在青少年當中進行延安精神教育,逄先知認為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現在我們年輕人、青少年,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他們肩負著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到底的歷史重任,在他們年輕的心靈上注入延安精神,我想對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變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有重大意義的。”逄先知提到了正在進行的“延安精神進校園”的活動,“把延安精神説的明明白白,説的透徹,而且結合了現實生活,年輕人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已經證明了。”

  對於如何讓延安精神在廣大黨員幹部當中發揚光大,逄先知也作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第一要教育;第二,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起&&作用。傳播延安精神,不能僅僅只是喊口號,要用生動的形式、鮮活的事例發揮教育的功用。

  在結束了第一次“觸網”經歷以後,75歲的逄先知老先生對這種新鮮的訪談形式感觸良多,在新的時代,傳播革命傳統精神的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著,這場關於延安精神的網絡大討論無疑只是一個開始。

  ■專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責編:揚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交流] 逄先知:延安精神永不過時(2004/06/30/ 16:24)
  • 延安 我今天要把你來追尋 展品後的動人故事(2004/06/29/ 22:14)
  •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覽”成為大課堂(2004/06/29/ 19:43)
  • [熱論] 延安精神與時俱進 革命傳統永放光芒(2004/06/29/ 16:39)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