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論壇》:“清明”“中秋”能放假嗎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2日 22:58)

  CCTV.com消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來到央視論壇。兩會期間,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提交了一個議案,議案的內容是要把除夕、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等這幾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議案一齣,馬上就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今天我們演播室就把紀校長請到演播室,同時在我們的演播室還有特約評論員陳小川先生。我們先天聽一聽紀校長為什麼提出這個議案。

  紀寶成:在兩會之前人民大學舉行了一個社會發展論壇,在2月下旬舉辦,在論壇上我正式提出了這個呼籲。提出了這個呼籲,主要的想法就是認為我們要建設一個大眾的、科學的、民主的這樣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文化。這個文化,大眾的文化、民族的文化,我就想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問題。我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中華文化非常重要的特殊的載體,它對於傳播和傳承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對於弘揚民族精神,對於培養,保持一種民族的意識、民族的特色,增強民族凝聚力,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小川先生怎麼看?

  陳小川:我也看到這樣的議案,從傳承中國文化,尤其是傳承文化的弘揚是有好處的,這一點我是贊成的。但是我看到也還有另外一種議論,就是説為了對年輕人很多人在過洋節,怕受洋文化的衝擊,我就覺得有些網上又有議論,又有些過慮了一些。年輕人過我洋節倒不至於那麼恐懼,和我們傳統文化的東西不是對立的。

  主持人:紀校長在提出這個議案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就是把設立這幾個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作為去對抗洋節的一些東西?

  紀寶成:這個問題別人問過我,我當場就回答了,沒有説用中國傳統的文化來對抗。

  主持人:沒有對抗的意思?

  紀寶成:沒有對抗的意思,但是我講了因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國家開放,一些洋的東西進來,群眾願意接受,這是個自然的問題,自然過程。但是問題在於,我們國家的年輕人特別城市裏的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確確實實是在逐步的淡忘,為什麼淡忘,因為傳統節日都跟農曆有關係,農曆我們城市裏邊不大清楚這件事情。然後國家也不制定法定節日,城市裏由於我們還有歷史的原因,春節過去都提出過革命化的春節,建國以後移風易俗,把移風易俗,有時候不是很正確的理解,把傳統節日也當成是移風易俗的對象了。所以,這就成了問題。

  主持人:我們民族傳統的節日更多是儀式,在祭奠一些東西,比如我們就説清明,因為清明在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歷史上,它的地位太重要了。因為一到清明節的時候,以往是不管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要在這一天到野外掃墓,寄懷哀思。可是這麼多年曆史的演進,文化的交替,現在留下來更多的是凝重的東西,就是這些,但是還有很多民俗,比如鬥雞、盪鞦千、打馬球等等這些輕鬆的東西都沒有了,剩下都是一些凝重的東西,如果把這些也當做一個節日去固定下來,年輕人能不能接受?

  紀寶成:我想應當能接受,從傳統節日裏邊不僅僅是一個放假的問題,過節要把文化的內涵要發掘出來。另外,要用恰當的形式和它的內容結合在一起。這些形式都要,凡是符合現代需要的都可以把它歸在一起。你剛才講的清明節,比如説端陽、重陽,重陽也有一個登高,這個登高就是很好的。端午節絕不僅僅是吃粽子,粽子要吃,還有劃龍舟,春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這些民俗的東西、民俗的形式很多都會恢復起來。

  主持人:我明白您議案的日子,得有一天放假,讓我們去能夠心平氣和享受這些形式給我們提供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內涵?

  紀寶成:在這個裏邊家庭的和睦、社會的祥和,都能夠把它體現出來。

  主持人:也就是説得有時間幹這些事,要不然都上班了。

  陳小川:紀校長的意思,我非常贊成在這幾點上,比如九九重陽節,主要的傳統文化的內涵表現在登高,還有比如“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有很多文化內涵。很多過去的故事講登高的,你不放假上哪兒登高?哪有時間登高?擠車,不放假是擠公共汽車上班。放假由於我們傳統文化的這種傳承,它在節日這個文化中體現得不夠充分,如果真的放假幹嗎,睡懶覺,打麻將,又變成這樣。所以,紀校長議案的意義在於,要把這些文化內涵裝在這一天假日裏邊,假日就是為了讓你體現這些文化內涵的,這個我很理解紀校長的意思。

  紀寶成:中秋節,中秋是很有名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多麼美好的人類的情感,這是中華民族的情感。它不僅是一般地賞月,賞月時讓人享受到這些東西。傳統節日很重要是開拓它的文化內涵。

  主持人:您看您在議案中提到要把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變成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但是我看您在這個年齡上肯定是我的長輩。像您這一代人,在你們的歷史上好像也並沒有説國家把這一天要立成國家的法定節假日,但是你們這一輩人在心裏對這些文化傳統是很尊重,是用一種很虔敬的心情去對待它,它們在你們這段歷史上也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但你們照樣很尊重,問題是我們的下一代人也許國家立成國家法定節假日,但是也許從他們從心底上不去尊重,怎麼辦?

  紀寶成:不會這樣的。現在主要的問題是,現在節假日在城市裏傳統節日越來越淡忘,年輕人並不知道。比如聖誕節傳進來,從外面傳進來了,聖誕節這個東西,一方面商家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商家炒得很厲害,商家也無可指責,它利用這個機會來做生意也不是不可以。年輕人更多的是找樂子,他未必知道聖誕節的文化蘊含是什麼,並不清楚,我想多數人是不知道的。

  陳小川:而且我一個朋友説北美的華人很多人不管聖誕節叫聖誕節,叫耶誕節,他説是耶穌誕辰的節日,它是西方人真正信仰宗教的這部分人的聖誕節,對我們來説就是耶誕節,我們有我們的聖人,我們有孔聖人。

  主持人:剛才提到西方節日對我們現在文化的一些衝擊,咱們就得分析,為什麼年輕人或者説喜歡趕時髦的人願意過洋節,我覺得很重要的是洋節熱鬧,這種形式上是被人喜聞樂見的。但剛才我就提出清明節,清明節對於我們國家的老百姓來説太重要了。但是這一天由於歷史這麼多年的演進,它剩下來的是一種凝重的形式,它裏面的一些活潑的形式,漸漸地在歷史中淹沒掉了。我們現在把這個清明節,如果把它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話,它這種凝重的形式,能不能和國外的那種活潑的有趣的吸引年輕人的那種形式做一下(競爭)。

  紀寶成:清明節肯定是掃墓、祭祖,這個活動應當是有的,因為離開這一點,那麼這個清明節的意義,本質意義就失去了。其他的活潑的形式,有一些地區,局部地區可能能夠存在,比如説在農村地區或者在其他地區,我想也不一定是儀式化,同時形式也可以與時俱進,跟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城市裏掃墓有時候很難,白天交通這麼堵塞,掃墓來回幾個小時也夠嗆,總會有一些形式出來,只要把它確定一個法定節假日,廣大老百姓千百年來的傳統,喜聞樂見的形式會逐步與時俱進,能夠創造新的東西出來。

  主持人:假日如果確定下來了,您怎麼能夠讓年輕人真正意識到不是一個假日,它是一種文化,一種傳統在裏邊,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

  陳小川:這個我倒是不那麼悲觀,年輕人過洋節就是圖個熱鬧,而且你不能拿清明節的凝重和情人節的浪漫去做對比,這本身不同質,沒法對比。情人節是洋節嗎,其實不是洋節,很多時候是商人造的節日,做巧克力的人編出來的那麼一個節日,2月14日跟哪個情人有關係,其實在西方是羅密歐和朱麗葉殉難的日子還是他們倆定情的日子?都沒有根據,然後怎麼就編出這麼一個節日,就是經年不輟地炒作,然後商人就炒作出來了,所以花和巧克力成為它的代表。為什麼年輕人喜歡過這個節,圖個熱鬧。比如咱們倆是大學同學,哪個同學在2月14號能把董倩約出來吃頓飯,有點含義的,這個文化內涵都是後來賦予它的,並不是在於是不是洋節,它和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對立,沒有對立,我覺得它沒有對立。反倒是比如西方很多節像復活節、感恩節是有很深的文化蘊含,跟咱們沒有關係,咱們這些人就不過。

  紀寶成:像情人節這樣的問題,其實中國也是有的,七月初七,農曆七月初七,在我們這一代人當中的同輩,當年的女孩子,提到7月初7的時候還害羞的,那個時候不好意思,就是農村文盲都知道,我是江蘇人,他都知道這個東西。現在,因為逐步逐步多少年來沒有人講這個,所以根本就不知道了。

  主持人:您覺得用一種國家法定節假日的方式,能不能把這種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重新去尊重,重新去體認?

  紀寶成:我相信會逐步起到這個作用,我認為會起到這個作用。

  陳小川:至少比商人重新塑造一個,平地起樓臺造這麼一個情人節要容易,因為還是有傳統文化基礎的。

  主持人:為什麼像西方的,就像小川先生説的,商家炮製出來的這麼一個情人節很容易就被我們接受了,但我們國家幾千年曆史,有那麼深厚意涵的七七情人節反而被忽視了,什麼原因呢?

  紀寶成:現在這個時代跟商人可能沒關係了,我覺得還是跟我們長期以來,左的東西太多,有很大的關係,意識形態裏面,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關係。你並沒有提倡,並沒有搞這個東西,你怎麼知道青年人就不接受,你可以看看近幾十年來的情況,就是這樣。

  陳小川:我贊成紀校長的觀點,這個傳統文化,實際上你要看近幾十年,是經過了多次被割裂的,這個傳統被割斷過,割斷之後再續上去的時候,當然要比割斷費很多力氣。

  主持人:這個時候續,你續什麼,現在我們看有一種趨勢,續的是一些西洋的東西,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續自己的傳統文化?

  紀寶成:現在我們就談續一些傳統的文化,像情人節這樣一個東西固然是商家搞起來的,但是肯定他覺得,人類有這樣一種感情在裏邊,需要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他不能硬造,造出來以後沒有人接受不行,有一種思想基礎,感情基礎,所以它才能夠起作用。比方我們重陽節的問題,世界上有國際兒童節,並沒有國際老人節,重陽節實際上是中國的老人節,尊老敬老,這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其實中國很多地方,重陽節這一天對老同志怎麼樣,對老人怎麼樣,登高怎麼樣,賞菊怎麼樣,這種感情是需要的,所以只要重視起來,我相信,重陽節很快就會得到廣泛的重視。

  主持人:所以説,形式有的時候就是內容,儀式錶面上看來是一種形式,但是形式是什麼,是多少年以來歷史所積澱下來凝聚下來的一種內容的表現,所以這種形式還是應該要的。

  紀寶成:比如春節貼對聯,當年王安石“總把新桃換舊符”,這種一元復始,辭舊迎新,他有各種各樣的意念在裏面,但現在城市裏好像不大貼對聯,貼福字倒是貼得很來勁。這是一種願望,這種願望也是無可非議,貼春聯,當然城市建築有沒有能夠讓人貼春聯的地方,不知道有沒有,放鞭炮現在不準放了。我是反對禁放的,我是主張限放,限製品種限制時間限制地點,不能禁放,老百姓自己找樂子,老百姓自己喜歡,自己出錢買歡樂,你還不讓他歡樂一下。

  陳小川:我舉手贊成紀校長這個議案,我也是主張限放,要管,比如春節過去有一個形式一定要放爆竹,這是一種文化形式,你應該管的不是放爆竹的人,你是管的是爆竹,我小時候拿著二踢腳放、小鞭放,從來不傷人。

  主持人:我看您提出的除夕、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這幾個很重頭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要立為國家的法定節假日,真的是成為法定節假日之後,我還是想,年輕人,尤其是小孩能不能懂得裏面的深厚的歷史蘊含?

  紀寶成:這個需要適當的介紹、宣傳,這節假日從何而來,包括的含義是什麼。全世界的華人幾乎都是這樣,儘管我們現在分佈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但是傳統的節日,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的作用是超時空的,從古至今。從中國到世界各地,只要有華人的地方,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東南西北,也不分富貴還是貧窮,大家都是這樣子。所以,我覺得不必擔心。但是你也不要把它太理想化,把一個節日搞得腦子裏想的全部是文化,這個東西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主持人: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紀寶成:潛移默化,無聲無息的過程,潛移默化當中培養了一種民族的意識、民族的情感、民族的精神。

  主持人:所以形式應當先把它確定下來,一到這一天,一年一次的這一天,讓大家知道,有這天休息就得想,我今天為什麼休息,不能稀裏糊塗就休息,多睡個懶覺,多打一場麻將。

  陳小川:我也是像紀校長一樣比較樂觀的觀念,比如情人也這件事傳到中國來大概也就是近十幾年的事,那時候你正上小學,後來你怎麼慢慢就知道了。

  主持人:架不住宣傳。

  陳小川:對,而且商家要炒作,所以有了這些固定假期以後,很多文化承載形式,商家,市場經濟就在這兒,商家會自然抓住這些機會來做一些文化類的工作,帶文化色彩的工作。

  主持人:也就是説商家的這種推波助瀾,一方面可以使這些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的會不會由於商家的過度炒作,而使得這些有豐富歷史蘊含的東西,變得俗了,變得銅臭氣更加重了?

  陳小川:那沒有關係,喜歡銅臭的人就去挨著銅臭近點。

  紀寶成:有社區,有家庭、有個人、有商家、有政府,各個方面它會健康起來的。

  主持人:這是一個自然的健康的過程嗎?

  紀寶成:自然健康的過程,我相信是這樣,當然也有一個引導的過程。

  陳小川:我是比較樂觀,比如講,幾年前我曾經看過,有的商家要炒作過復活節吃火雞,就炒不成。沒文化傳統,從哪兒復活,跟我有什麼關係,我憑什麼要吃火雞,中國人喜歡吃雞,吃那小的,野地裏跑的雞,那麼大個雞,鴕鳥似的,我就不喜歡吃,整個就失敗了,炒作經歷了兩三年,我親眼看的市場上,當然火雞很多海外回來的人會接受這種食品,但是和復活節沒有關係。

  主持人:為什麼對一些傳統文化的追尋,在這幾年會漸漸地抬頭,這是什麼原因?

  紀寶成:這跟國家的發展,國家的開放有很大關係,國家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諧發展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緊密結合在一起,有這樣大的歷史背景,大家都在共同反思這樣的一些問題。所以,在經濟發展了,生活富裕了,國家開始富強了,文化方面的追求,這是更高層次的追求,必然會提上議事日程。當人們溫飽問題解決以後,對文化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更加強烈,所以大家就在想怎麼樣讓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搞得更好,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他就不可能只想到現代的東西,他可能想到傳統的東西,怎麼樣把現代與傳統結合在一起,來發展我們今天的新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主持人:我們反過來想,如果中秋、端午、清明這些節日,我們不是這麼重視,將來還是不把它提到一個國家法定節假日這高度來看的話,會怎麼樣?

  紀寶成:老百姓還是會過的,我相信是這樣,只不過可能影響不如確定法定節假日來得大。

  主持人:不如春節那麼隆重、那麼深入。

  紀寶成:當然我倒是呼籲應當能夠成功,你看看香港脫離祖國的母體,脫離了那麼長時間,但是這些都是它的法定假日,台灣地區這也是它的法定假日,全世界華人對這些假日都很重視,這也是溝通與世界各地華人的一個橋梁和紐帶。

  主持人:剛才紀校長提到一個細節,香港脫離母體那麼長時間內,中秋、清明還是一個法定的節假日。

  紀寶成:它還是。

  陳小川:節日這個形式是一種文化認同的非常重要的載體。比如有一次我出差去北美,忽然有人告訴我,今天是端午。

  主持人:那個時候你是一種什麼感覺?

  陳小川:馬上就是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紀寶成:一種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無可替代的載體。所以我説它是涵養民族之根,傳承民族之魂,弘揚民族精神。

  主持人:紀校長您覺得您這個議案在多大程度上有多少把握能夠被批准?

  紀寶成:反正我這個議案到目前為止是得到廣泛的歡迎和贊成,我現在天天收到來信,天天有電話,都表示支持,但是畢竟這是一種民意、一種意見,它能不能得到通過,它還需要有關的部門、有關的機構,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我相信立法程序應該體現民意,我個人對這一點還是抱著一種信心。

  主持人:您聽完紀校長從頭到尾介紹之後,您什麼感覺?

  陳小川:我對紀校長議案的通過比較樂觀,在一定的時間內通過這些程序,然後真的把它確定為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我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它有群眾基礎。

  主持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不僅注重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我們更加應該注重的是如何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