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連線] 潘雲鶴:探索中國教育改革之路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9日 21:01)


  CCTV.com消息(本網記者 蘭華報道)3月9日下午16:30,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應邀做客央視國際“網評天下兩會連線”,與廣大網友就中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開場白

  【人大代表 潘雲鶴】:大家好!很高興來到這裡,討論一些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我這次參加人大已經是第七次了,但是很有感觸,尤其是溫總理的報告令人耳目一新,相信大家一定有同感,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有關基礎教育

  【漫遊世界】:減負是減去學生不必要的精神負擔,而不是要求學生放棄求學進取的信心。請問您怎麼看?

  【人大代表 潘雲鶴】:給學生減負,我想不是講讓學生學得少,而是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其結果是希望學生能夠學得更多更活,這是減負的本意。因此,如果是正確的執行,這些事情不會害了學生。我們在大學裏面遇到很多學生,他的高考的成績不錯,因為能進浙江大學的都是很高水平的,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的知識面太窄,他僅僅理解教師上課講的那些東西,把那些東西搞得很熟練,這樣的學生,實際上在工作的時候,競爭能力反而下降,影響他的創造性。所以我想,正確的理解減負,就是要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動學習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重要的本領,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是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上海的葉子】:潘校長:我非常想知道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程怎樣了?能不能給我們説説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人大代表 潘雲鶴】:基礎教育的情況我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我大體知道主要的焦點集中在如何進行素質教育上。前一段時間我被邀請給中學教授發表了一通講話,是以院士的身份對中國的基礎教育提出一些意見,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夠活躍,使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起來。舉一個例子,比如像語文教育,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語文教育和考試主要是考你的作文能力,主要要提高你對文學的興趣,有了興趣以後,你的文學水平提高起來就非常主動。但是現在語法的東西學得太多,也考得太多,語文教育要如何進行,我認為要很好地進行改進。還有外語教育也是這樣的毛病,語法學的太多,能應用的能力太少。再一個中國的基礎教育在小學入學的年紀我認為可以進行改革,我本身就是五歲上學的,所以我認為不必強求到七歲上學,如果有的小孩願意五歲六歲上學如果不是強迫的,也可以提早一點上學,我覺得這一點也能對中國的基礎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要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康之海】:潘校長好。農村教育問題直接影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在好多貧困地區得不到落實。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人大代表 潘雲鶴】:九年義務教育需要非常重視,這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對這個問題加以了強調,這個問題在前一階段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後來在稅制改革中間有不少地區經費發生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對義務教育的投入有所減少。現在國家已經規定,農村的義務教育主要經費應該由縣來負擔,我想這個規定下了以後,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教師的工資,對教育的投入一定會大大增大,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

  【雨絲41】:基礎教育要收費,上大學也要收費,老百姓上個學,現在真是太難了,何況上完大學也找不到工作,現在很多老百姓不讓孩子上學。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人大代表 潘雲鶴】:義務教育不應該收費,這是我們國家的規定,非義務教育階段應該收費,這也是我們現在的教育所規定的,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可以看成是一種人力投資,在學完以後,可以獲得經濟上的回報。比如説拿我們國家的就業情況而言,現在大概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就業時候的平均薪資之比是1:2:4:8,從這就可以看到教育是一種投資。因此,根據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規模和負擔能力,應該區分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這是正確的。對於經濟實在非常困難的學生,據我所知國家已經開通了銀行教育貸款這一條路,來日考進浙江大學的學生,只要他經濟困難都可以獲得銀行的教育貸款。因此,浙江大學錄取的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上不起學。

  【漫遊世界】:請問潘校長,制約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是什麼,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於基礎教育發展提出哪些相關議案,我們國家加快基礎教育發展將要採取哪些必要措施?

  【人大代表 潘雲鶴】:我認為非常正確,關於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剛剛已經回答了這方面的問題。另外,我還想補充一點,浙江大學正在進行一些比較重要的體制改革,比如説浙江大學的醫學院正在嘗試從全校各個本科專業中間培養醫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也就是説前四年學的是非醫專業,然後通過再四年的培養,培養MD(MD有時候被翻譯成臨床醫學博士),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有非常廣闊的學科的視野,這種培養方法也是過去慣用的方法。另外教師群體的素質大概是一個高水平大學最重要的因素,浙江大學在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中,今後的重點是要提高教師群體的素質,包括從海內外引進高水平的教師,提高本校教師的水平,淘汰無法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師。

  【孤帆遠航】:增加義務教育的時間對大學教育有何影響?

  【人大代表 潘雲鶴】:國家如果財力允許的話,義務教育的時間延長一定是有好處的,這就可以使得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當然對大學教育也有好處,因為中國現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高中的毛入學率還不夠高。

  【哲學黑洞1】:潘校長:我國的基礎教育應該怎樣改革,才能解決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高分低能等問題呢?

  【人大代表 潘雲鶴】:關鍵是要改變現在注重應試教育這樣的一種情況,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要鼓勵他們提出問題,鼓勵他們採用批判式的學習方法。現在,在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學生在網上學習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渠道,教師可以採用討論式的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從網上去搜索,這種方式在一些文科、社會科學的學習中特別有效。

  有關中國高等教育

  【木鐸金聲】:潘校長,作為中國幾大名校之一的掌門人,您覺得中國的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人大代表 潘雲鶴】:有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個是要繼續大眾化,也就是要繼續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現在已經發展到毛入學率17%,比三年前比擴大了很多,但是我們看世界上一些中等國家,毛入學率都是在30%以上,因此我認為中國要進入小康,我國的毛入學率必須要達到30%以上。第二個問題,在擴大規模的同時,終歸要辦一批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學,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這個國家很難成為世界一流的國家,反過來也對,一個世界一流的國家,一定有世界一流的大學,所以中國要辦一批高水平大學。在這批高水平大學中間,高水平的成果和高水平人才這兩個問題是中國目前高等教育要解決的兩個很大的問題。

  【語言烏托邦】:潘校長,很高興能在這裡和您對話!呵呵,大學四年還撈不到一個跟您交流的機會呢。請問校長,我們浙大這些年的飛速發展中,有哪些經驗應該可以推廣到全國和全世界的,又有哪些深刻的教訓呢?:)?

  【人大代表 潘雲鶴】:浙大這幾年能夠迅速的發展,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一個良好的機遇,這個機遇包括這樣一些條件。第一個,進行了四個學校的合併,使得五十年以前分開的學校重新回到一起來了,這就大大壯大了浙江大學學科的整體實力。當初在合併的初期,很多人非常擔憂,合併會帶來混亂、帶來稀釋,我們實際上第一進行了實質性的合併,也就是原來的體系打碎了重新組合,第二個瞄準世界高水平大學的辦學模式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現在看來,合併取得和很好的效果。第二個重要的機遇是,中國政府要建設一批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型大學,在這個機遇中,浙江大學獲得了一筆額外的投資,同時,也建設了一個新的校區,這個額外的投資和新的校區,使得我們能有一個空間來建設一批強大的學科。第三個重要機遇是浙江省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而浙江大學和浙江省的各個地區進行了緊密的合作,既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從中吸收了營養,壯大了自己。所以,我們總結了一個模式,浙江大學的發展要高水平、強輻射。

  【湖北封印】:請問潘雲鶴校長:您作為中國一流大學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以及改革者,那麼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急需面對的問題,特別是擴招之後,大學生數量激增,學生的品質也良莠不齊,出現了許多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僧多粥少。你覺得這都是擴招造成的嗎?另外,大學生群體中有著為數眾多的專科學生,面對社會就業崗位,他們應該把自己定位在哪一層次呢?

  【人大代表 潘雲鶴】:我認為,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間,就業的變化是必然要碰到的,所謂高等教育大眾化就意味著大學畢業生將越來越多,也意味著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必須要越來越廣泛,比如像過去的大學畢業生一般都進入高層次的工作崗位,隨著大學教育普及化以後一定要進入普通的工作崗位。我認為現在要解決就業難的問題,有幾個方面的工作做好才能把這個問題處理好。第一個方面,學校要調整專業結構、提高教育質量,調整專業結構就是要把專業改造成社會上更加需要的那些專業的種類,提高質量要使得學生能夠有廣泛就業的能力。第二個,社會上要鼓勵創業,尤其要鼓勵大學畢業生進行創業,從而吸納更多的就業的人員,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在這裡面,浙江大學現在正在逐步的推行一個"蒲公英計劃",就是讓我們的研究生和社會上的獎學金結合在一起,使得研究生能夠畢業以後有一筆經費的支持,能夠進入到社會上進行創業,現在這個計劃正在起動,當然經費還不動,但是像娃哈哈這樣的集團已經開始對這個項目進行投資。我覺得這是有一種非常希望的計劃。再一個,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大專畢業生要調整自己就業的心態,大眾化以後,大學生多了,就業的範圍只能是越來越廣泛。

  【東方紅之】:校長下午好!請問如何解決當前人才供求矛盾?有何長遠措施?現在一方面大學學歷者比比皆是,滿天下找不著好工作,另一方面一線的技術人才極度缺乏。尤其是中國近九億農民無力培養其子女去受高等教育,也就無法提高所説的素質了。他們的出路在那裏?

  【人大代表 潘雲鶴】:我剛剛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實際上要靠兩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大學的專業結構要進行調整,大學要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我認為這方面應該打破一些常規。比如説,很多銀行來跟我們談,他們需要的人才並不是完全搞金融的,他們希望能夠要一些既懂得理工又懂得金融的人才,比如前三年是學化工的,後三年是學金融的,這樣的人才對銀行向化工行業進行貸款有非常高的判斷能力,而我們過去的專業金融和化工是兩個毫不相干的兩個專業,這就是指專業結構要進行調整,認知要進行創新,現在教育部已經逐漸放鬆了對專業結構的控制,已經給予了高水平大學一些自動調節專業結構的空間,浙江大學現在正在積極向這一方面進行調整。

  【木鐸金聲】:潘校長,您對文科高等教育或者社科高等教育怎麼看,您又是怎樣平衡浙大的文理工關係的呢?在很多學校,文科尤其是冷門學科都不過是點綴!

  【人大代表 潘雲鶴】:文科、社會科學有冷有熱,比如説經濟管理、法律現在很熱,歷史和哲學冷一點,這和中國的經濟、社會變革有很大的關係,從長期的發展來看,縱然一段時期有的學科熱有的學科冷,這種現象不足為奇。文科教育現在的一個熱點是創新性不夠,文學教育大量培養的學生是文藝批評,而不是文藝創造。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一點比喻,好象體育界的裁判員都是運動員,這種情況就不正常。因此我認為,文科專業的結構應該加以調整,培養更多搞人文創造性的人才。文科和理工科需要交叉,譬如説,新聞專業的學生要學一點理工科知識,否則,無法搞好新聞工作。理工科的學生要學人文知識,否則成為不了學科的&&人。簡而言之,理工科研究的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是人和人的關係。一個高層次的科學家,無法脫離人和人的關係,因此,如果想成為領導者,必須人文科學和理工科學俱佳。

  【網絡主持人】:那麼關於高等教育,人大代表們討論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人大代表 潘雲鶴】:第一個是關於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後學生的就業問題,另外一個是,關於如何辦好高水平大學,培養我們國家所需要的傑出的人才問題。

  【漫遊世界】:替高考學生問一個問題,請問浙江大學的學科尖端是什麼?

  【人大代表 潘雲鶴】:浙江大學有二十幾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十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這些都是浙江大學的尖端,具體的可以在浙江大學的網上查到。

  【生薑】:我國教育改革成産業化,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名牌大學也是壟斷行業,是不是意味著還能漲價?

  【人大代表 潘雲鶴】:國家重點大學的學費是國家嚴格控制的,不可能輕易漲價!:)

  【上海的葉子】:潘校長,您覺能否預測一下未來幾年的熱門專業領域是哪些?:P

  【人大代表 潘雲鶴】:信息科學,包括計算機科學、通訊、電子工程,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經濟學,管理科學,法學,有關先進製造的科學與工程,數字媒體,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工業設計,關於健康的科學與工程。

  【qwei68】:潘校長您好:現在的職業培訓可否利用網絡來進行基礎部分的教學呢?

  【人大代表 潘雲鶴】:我認為完全可以。實際上浙江大學有一個遠程教育學院,他們正在承擔各種各樣的培訓任務。比如説,電子商務的技術培訓、幹部的培訓等等。浙江大學校內的學生也有一部分用網絡來進行教學,也就是説把很多課件放在網上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這將成為浙江大學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

  【木鐸金聲】:潘校長,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浙大學生的特點,您覺得應該怎麼説?

  【人大代表 潘雲鶴】:求是、創新。

  【上海的葉子】:潘校長:我還想知道,浙大能保證每一個考上浙大的學生不會因為學費的問題不來報到嗎?:)

  【人大代表 潘雲鶴】:每一個考上浙大的學生,如果家庭經濟困難,都可以獲得銀行貸款,而且,迄今為止,這些貸款都被我們的學生歸還了。

  【人大代表 潘雲鶴】:在高水平大學當一名教授,應該懂外語,否則如何和世界、學術界進行交流?在外語考試中作弊的現象,應該予以堅決制止,當然外語考試要區別不同年紀的人。浙江大學在這個方面有不同的標準。

  結束語:

  【人大代表 潘雲鶴】:今天和大家討論得非常愉快,各位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深度,也正是我們教育界當今的熱點問題,謝謝大家!大家要知道更多關於浙江大學的情況,可以看我們的網站(http://www.zju.edu.cn/)。

  ■ 進入央視國際“兩會”專題

責編:阿剛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