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讓百姓過個“精神春節”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22日 08:54)


  春節前夕,人們大都在為迎接猴年春節競相忙碌著。在不少人看來,春節能否過得愉快,從很大程度上和物質財富是否豐富説事。所以,不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每家每戶都在以自己的財力置辦著年貨。但春節真的就只是一次物質財富的集中性消費嗎?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兩天,筆者在城市、鄉村來回奔波幾個來回,由所見所聞中突然萌生出這樣一個念頭:衡量一個人春節是否過得愉快,除了看他家置辦的年貨是不是豐富外,還不應忽視了其精神方面是否有同步過年的感覺,否則,同樣享受不到春節這個傳統節日所帶給人們的幸福。

  步行在城市的街道上,沿街店舖內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店內外熙熙攘攘的購物人群,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真正吸引我的,要數衚同口處擺放的一些賣饃攤。我發現今年連包括棗花饃等在內各種樣式的過年饃幾乎樣樣俱全,不僅感慨現在的生意人真精明。可是一問,才知道賣這些手工傳統饃的大多是城市的下崗職工,他們過年也要一大筆開銷,沒有別的手藝,沒有經商的經驗更沒有經商所需要的資金,在家裏蒸些過年用的各種饃出來賣,也不失為一種掙錢的營生。他們的話裏行間,無不透露著些許無奈。

  在農村老家,鄰居的一個奶奶家庭困難,她閒暇時總愛和我母親聊天。這幾天,挂在她嘴邊的就是今天買什麼年貨又花掉多少錢。最最讓她心疼的是,今年為過年已經花了快三百元錢,這對她家可是個不小的數目呀。當她聽説我花85元錢買回一挂2萬響的鞭炮時,覺得太奢侈了。同時,眼睛裏流露出幾許羨慕的眼光。

  過年了,不少農民又開始為過節開學後孩子交納的不菲學費而犯愁;還有些人冒著嚴寒打工數月的工資還沒到手。種種這些煩惱,怎能讓他們在春節期間真正有個好心情呢?春節喝酒追求的是對酒當歌的快樂,而不是借酒以消愁。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去年春節過後《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欄目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別小看了農民過年吃餃子》,寫的就是河南原陽縣農民過年的感受。的確,全國所有的農民能夠在過年時吃上餃子,對農民而言是一項不小的進步,對政府來説同樣是一種政績。

  春節起源應該和古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有著直接的關係。物質生活的貧乏,阻擋不了人們以某種浪漫主義的精神利用春暖花開前的農閒時刻相互慶賀。從這種意義上説,春節一開始應該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一個盛大節日,人們竭盡所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熱熱鬧鬧歡度這個節日。

  過好春節,物質成分的多寡未必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層次的內容不能偏少,不然,花錢再多也難以買到相應的享受。筆者以為,政府有必要為百姓營造一種制度的保障,讓所有的百姓不再夾雜著憂鬱的成分過年。換句話説,讓“精神春節”和“物質春節”同步,讓好心情和春節同行。

  關心百姓,不妨從關注他們的“精神春節”入手。(劉海明)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李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