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過節,不要帶血的禮花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2日 09:54)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正當人們喜氣洋洋地迎接猴年時,然而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的雙廟子鎮,卻有36名工人兄弟再也沒能跨過新年的門檻,據新華社的報道説,12月30日10時許,該鎮的昌圖安全環保彩光聲響有限責任公司發生特大煙花爆竹爆炸事故,當場造成36人死亡,受傷44人,其中重傷18人,廠裏的10間煙花生産平房被夷為平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爆竹一聲辭舊歲,千百年來,咱們中國的老百姓都有燃放煙花爆竹、圖個吉利、喜慶的習慣,就連許多大中城市實施多年的鞭炮“禁放”,這兩年也開始逐步“鬆動”,然而伴隨著霹靂啪啦的鞭炮聲和流光溢彩的禮花,每年春節前,在一些地方,不斷發生的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生産事故卻猶如夢魘一般時時纏繞在人們的心頭。近一個月來,僅在筆者所在的安徽省就連續發生了兩起重大煙花爆炸事故,共導致9人死亡,6人受傷,安全生産形勢令人感到十分擔憂。

  安全生産工作,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對煙花爆竹這樣的高危生産行業而言,生産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産。這樣的警鐘和要求年年敲,時時講。在全國各地,各有關部門也曾經多次組織對煙花爆竹企業的安全生産專項檢查,然而,令人慘不忍睹的爆炸事件為什麼仍頻頻發生,痛揪我們的心靈呢?筆者以為,這首先還是一個“利”字在作怪,眾所週知,由於煙花爆竹生産設備簡單、原材料容易獲得、生産煙花爆竹具有投資少、收益大的特點,在利益的驅動下,除了正規生産企業,許多小作坊、個體工商戶在不具備任何安全條件和技術力量的情況下,紛紛上馬花炮生産,一些農村地區更將生産煙花爆竹作為發財致富的捷徑,大量非法生産。


  筆者曾經參加過所在地公安、工商部門所聯合組織的一次專項執法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許多煙花爆竹的生産作坊竟緊鄰著廚房、鍋爐房等明火之地,許多自恃是“熟手”的老闆嘴裏還叼著香煙,蠻不在乎地在灌裝火藥。真讓人看著膽戰心驚。而且,非法生産作坊絕大多數設在人口聚集的村鎮,廠房不符合安全要求,生産設備簡陋、工藝落後,一旦稍有閃失,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特大傷亡事故。

  其次,在保護地方經濟發展的幌子下,許多地方政府甚至將煙花爆竹生産作為支柱性産業來抓,對明顯存在的安全隱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非法生産、加工、經營煙花生産企業姑息縱容,有關部門的檢查也是走過場而已,流於形式。前文中的昌圖安全環保彩光聲響有限責任公司就屬嚴重的無證(安全生産許可證)生産企業,真讓人難以想象,這樣的“黑頭戶”怎能在當地徵地辦廠、招工生産?

  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有報道稱,我國今年1至10月全國共發生煙花爆竹爆炸事故 198起,死亡378人,傷727人,事故呈明顯上升的趨勢,而在這冷冰冰的數字的背後,卻是無數家庭的解體、消亡,血淋淋的場景,殘酷的事實,都在告誡我們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人命關天,群眾利益無小事。當前正值煙花爆竹生産、銷售旺季,更是安全事故的多發季節,我想,相關部門是應切實負起責任來,加大對“兩節”期間煙花爆竹市場監控、檢查的力度,依法取締在大型集貿市場銷售煙花爆竹的攤點,嚴禁設立煙花爆竹集貿市場,加強煙花爆竹産品質量檢查檢驗力度,嚴禁不符合質量要求煙花爆竹流入市場,對未經公安部門許可,擅自儲存煙花爆竹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懲處。要時刻牢記,在越歡快、輕鬆的日子裏,我們的“安全生産”這根弦要繃得越緊,因為,我們不要帶血的禮花。(劉興民)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網評天下 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