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一輪改革將給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09日 14:34)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標誌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新一輪改革,將會給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個人創業天地更加廣闊

  背景:我國註冊登記的企業不到700萬個,辦企業審批環節平均達20個。

  《決定》指出:“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點評:這些鮮明的闡述勾畫了一幅藍圖:崇尚個人創業,為人們充分實現自身價值創造更多機會:每個人以平等身份、相同起點參與競爭,中國人將迎來更加寬鬆、寬廣的個人創業新天地。專家預計,再過5到10年,股份制經濟佔我國經濟總量的比重將從現在的40%上升到80%以上,億萬勞動者將成為股票在手的股東。

  個人財産和投資消費權益將得到更好保護

  背景:我國人民幣儲蓄存款超過10萬億元,股市投資者逾6000萬。

  《決定》指出:建立現代産權制度,“有利於保護私有財産權”“保護存款人、投資者和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健全金融風險監控、預警和處置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點評:保護私有財産權被明確寫進黨的文件中,百姓的錢袋子和投資、消費活動都將得到更好的保護。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正在向汽車、健康、休閒等新型消費升級,安全、穩定的金融政策將大大提升人們投資消費的積極性,百姓生活質量將不斷提高。

  就業門路更廣了

  背景: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目前僅城鎮需要就業的勞動力就達2400萬人。按照經濟增長速度年均增長7%左右測算,年度供大於求缺口約為1400萬人。

  《決定》指出:“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勵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注重扶持中小企業”。

  點評:這些措施表明,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剩餘勞動力和下崗職工將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從世界普遍經濟規律看,各國勞動力的65%至80%均分佈在中小企業。《決定》明確提出注重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和中小型企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可以預見,我國的就業崗位潛力將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開掘。

  織就社會保障的“安全網”

  背景:目前,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左右,城市居民享受低保人數2100多萬人。

  《決定》規定:養老保險要“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逐步做實個人賬戶”“將城鎮從業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健全社會醫療救助和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點評:這些措施均是針對我國社會保障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的。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我國95%以上城鎮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決定》提出措施的實施將使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得到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過上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生活。

  農民工可成城市人

  背景:2002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多元,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尚存在較大差距。目前,約有9400萬名農民工在城市打工。

  《決定》規定:“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逐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取消對農民進城就業的限制性規定”“在城市有穩定職業和住所的農業人口,可按當地規定在就業地或居住地登記戶籍,並依法享有當地居民應有的權利,承擔應盡的義務”。

  點評:這些政策勾勒出我國農村未來的發展圖景:從目前的一家一戶小戶經營模式,逐步向高産、高效的農場化經營過渡。加上城鄉平等就業制度的落實,會有更多的農民逐漸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融入城市人的生活中。

  法律更廣泛介入百姓生活

  背景:不少人怕打官司,有事習慣“私了”或者“忍了”,距離真正的法制社會還有距離。

  《決定》規定:“推進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按照權利與責任挂鉤、權利與利益脫鉤的要求,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實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

  點評:法律將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不管個人還是集體的行為,不僅僅有道德的約束,更多的要依靠法律來約束。在未來的法制社會裏,完善的法律將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更多的國人受教育

  背景:我國目前還有5%的青壯年是文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為85%,大學入學率為11%,對教育的投入還需進一步加大。

  《決定》規定:“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完善和規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入體制”“完善國家和社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制度”。

  點評:隨著政府和社會對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孩子們有望普遍享受到條件更好、年限更長的義務教育。大學入學率到2020年將上升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規定的20%,比現在將近翻一番。終身教育體系的發展,將使白髮老人上學校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經濟困難的學生將得到更多支持。提高文化素質,掌握知識技能,將成為中國人未來追求的一個新時尚。

  更多人過上富裕生活

  背景:改革開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我國還有3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決定》規定:“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重視解決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分擴大問題”“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健全個人收入監測辦法”。

  點評:這些提法顯示,國家將多頭並舉,抑制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趨勢。今後,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將得到比較充分的改善和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將被有效調節,中等收入者將成為社會的主流群體。公眾的收入將處於社會的監督之下,隱瞞收入、偷稅漏稅、非法暴富將受到制裁。

責編:慕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