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面臨三大世界性難題 青藏鐵路“第一”多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3日 15:54)

  新華網拉薩10月23日電 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多年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由於面臨脆弱的生態、高寒缺氧和多年凍土等三大世界性難題,在建設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國內外第一。

  在工程建設方面,正在建設中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最高點為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埡口,平均海拔4500米,穿越多年凍土地帶550多公里。無論是海拔高度、高海拔地區總里程,還是凍土段里程,都位居世界第一。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車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位於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長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橋,是世界上建在高原凍土地段上的最長鐵路橋,也是青藏鐵路專門為藏羚羊等野生動物遷徙而建設的全線最長的“以橋帶路”特大橋。

  海拔4700米的安多鋪架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海拔3050米的南山口鋪架基地是亞洲最大的高原鋪架基地。

  在生態環保方面,青藏鐵路也不甘落後,率先打破我國末端環保管理模式,改為全程監控:在全國工程建設中首次引進環保監理;首次與地方環保部門簽訂環境保護責任書;在鐵路建設史上首次提出“創質量環保雙優”的目標;首次大面積移植草皮;第一次為野生動物開闢遷徙通道……

  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使其用於工程環保方面的投資又創下了國內建設史上兩個第一:總投入預計達20多億元,佔工程總投資的8%。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長盧春房説,環保投資和所佔比例如此之大,在國內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青藏鐵路在關注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方面也創造出了許多新紀錄。鐵道部、衛生部在中國工程建設史上是第一次聯合下文,對醫療衛生保障專門做出詳細而具體的規定。青藏鐵路在國內工程建設中首次投入近2億元鉅資,在全線建立三級醫療衛生保障點。

  在民工待遇方面,青藏鐵路也創造了不少第一:投入鉅資對民工管理實行三統一:“統一生活、統一居住、統一飲食”;第一次規定民工日最低工資,對民工實行免費醫療保障。(記者龍巴次濤)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