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拿開你的"黑"手! 婦女九大代表"把脈"性騷擾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26日 10:29)

  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 從事商務工作的張小姐,經常遇到這樣尷尬的景象:一些客戶酒足飯飽過後,就要“性”趣盎然地大講“黃段子”,有些人還一邊笑瞇瞇地看著張小姐,一邊口無遮攔地大抖“猛料”。   

  這種“話語暴力”的騷擾,曾令不少因工作關係經常與很多異性打交道的女性煩惱不已。北京一家媒體所做的調查顯示,在受調查的女性中,有七成女性曾遭到性騷擾。其中,54%的人聽到過黃色笑話,27%的人曾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他人身體接觸。   

  當今,我國有關性騷擾的案件有上升趨勢,並且以女性受侵害居多。如何採取有效措施真正保護女性公民的權利?連日來,正在北京參加中國婦女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們紛紛為這個熱點話題“把脈”。   

  在西方國家,性騷擾原指男上司或男僱員用淫穢的語言或者下流的動作挑逗、侵擾女僱員,甚至強行要求與其發生性關係的行為,後引申為社會上以各種非禮的性信息侮辱異性(主要是女性),或向異性提出性要求的行為。   

  “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也是一種職業歧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夏吟蘭代表説,性騷擾的核心是有權者對無權者的騷擾,這是侮辱女性人格,侵犯女性人身權利的惡劣行為,對女性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語言與身體的冒犯都可以構成性騷擾。美國“職業婦女聯合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性騷擾女性中大約三分之一的受到身體騷擾,三分之二則是言語騷擾。言語性騷擾包括不經意但卻持續不斷地對女性的身體妄加評論,對女同事或女僱員談論有關色情的問題。身體性騷擾,則包括從經常用身體碰撞,卻又要讓人留下只是“偶發事件”的印象,到直接的強暴。   

  “在現實中,‘報複式的性騷擾’最為常見。”曾代理幾例性騷擾訴訟案件的上海虹橋律師事務所律師丁偉曉代表舉例説,有一位女文藝工作者因為拒絕部門領導的性騷擾,在工作中處處受到刁難,不僅要忍受冷嘲熱諷,更失去了很多上場演出機會。   

  調查顯示,在西方,性騷擾十分普遍,美國每年大約有18500多宗這方面的訴訟案。中國目前雖然尚未有這方面的準確統計,但近年來不斷增多的性騷擾訴訟案件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夏吟蘭代表分析,性騷擾雖然如此普遍,影響又是如此之大,但是真正敢於站出來討還公道的人尤其是女性卻為數不多,大多數人為了保住飯碗和名譽而忍氣吞聲,但這更助長了一些人的囂張氣焰。   

  “面對侵害,廣大女性應進一步增強勇氣,勇敢地站出來説‘不’!同時,社會輿論也要加強監督,對這一公害迎頭痛擊。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發揮法律的懲治作用,切實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   

  “如何解決性騷擾案件中的取證難問題應引起社會的關注。”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宋魚水代表説,相關法律要進一步完善有關規定,例如構成侵權的要件、具體尺度等,只有從法律條文角度更加規範,才能使法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丁偉曉代表也對此深有感觸。她接手的幾起案件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由於性騷擾一般發生在私密的場合,很多都是兩個人單獨相處的時候,言語和身體接觸很難留下證據,即便是告上法庭也很難取證。   

  “從這個實際情況來看,立法的時候應該考慮如何規定舉證的責任,不僅受害人負有舉證的責任,被投訴實施性騷擾行為的一方也應該負有責任舉證。”丁偉曉代表呼籲。   

  代表們認為,性騷擾越來越多地侵入了女性、特別是職業女性的生活,但由於我國法律在這方面存在空白,造成了婦女保護自己免受性侵害的時候卻無法可依,只能從道德的角度給予譴責。因此,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更好地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已是當務之急。(翟偉 鄔煥慶 李薇薇)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