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中國記者大批奔赴中東"備戰" 人數可能近百

央視國際 (2003年02月10日 09:24)


駐京某部官兵向記者示範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

  昨接受防化知識培訓 行李裏放入防彈背心 提前數月準備報道預案

  未來在伊拉克及周邊國家參與前線報道的中國記者將有可能接近百人

  北京青年報消息:昨天清晨,環球時報等多家媒體的6名記者驅車趕到解放軍駐京某部參加了防化兵基本知識培訓和課堂模擬訓練。在部隊兩名防化兵的現場演示和指導下,記者們熟練地背上了濾毒氣挎包,在幾秒鐘之內打開並快速地戴上防毒面具作吸氣呼氣訓練。記者獲悉,參加這次訓練是為赴伊拉克採訪作準備。

  在訓練中,駐京某部官兵重點向記者介紹了氮芥氣、路易氏氣和芥子氣的毒性及對人體的危害,為防止吸入這些毒氣,官兵們還現場示範了兩種防毒衣和防毒面具的穿戴方式。記者了解到,目前這幾家媒體的6名記者已做好了出發的準備,這幾天的主要任務是對自己進行戰地採訪訓練,同時學習一些戰地自我救護知識,如怎樣防雷、防生化、防輻射等基本常識和怎樣及時處理傷口、進行傷口包紮等。(譚衛平)

  又訊:伊拉克局勢日趨緊張,與此同時,一批中國記者卻正在為奔赴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而忙碌,其中有一些人已經抵達併發回了報道。據粗略統計,未來在伊拉克及周邊國家參與前線報道的中國記者將有可能接近百人。

  據新華社中東總分社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9月份開始,新華社就開始制訂調兵遣將的方案。到目前為止,新華社從國內增派到戰場及周邊地區的記者已經基本到位,共分為4組:伊拉克3人、土耳其2人、卡塔爾3人、科威特2人。至此,這4個分社的記者力量分別增加到了6人、3人、3人和4人,其中卡塔爾原來沒有記者站。考慮到伊拉克的形勢複雜而關鍵,新華社還部署了奔赴巴格達的第二梯隊,其他地區也都制訂了隨形勢變化的緊急方案。

  據介紹,中央電視臺從去年9月份伊拉克危機剛剛開始時就著手準備報道預案,今年1月份啟動了派遣報道組的衝刺計劃。

  昨天記者找到國際臺記者張宇清時,他興奮地説,伊拉克簽證最近幾天就能辦好,一拿到簽證他將馬上啟程。問到此行有沒有想到自身的安全問題時,他透露,他的行李裏已經準備了防彈背心和鋼盔,還沒忘了給自己買一份人身保險。(馬寧)

  中國記者“備戰”伊拉克

  美伊戰爭一觸即發 中國新聞界為此動用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報道力量

  專家稱大批中國記者勇赴伊拉克採訪 體現了中國國力大幅增強和媒體的迅猛發展

  伊拉克局勢日趨緊張,美國加緊“倒薩”步伐,中國僑民做好撤離準備。與此同時,一批勇敢的中國記者卻正在為奔赴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而忙碌,其中有一些人已經抵達併發回了報道。他們有的來自中央媒體,有的來自香港媒體,也有的來自地方媒體。據粗略統計,在伊拉克及周邊國家參與前線報道的中國記者將有可能接近百人。無論從報道規模還是人員配備,中國新聞界為此事件動用的報道力量將遠遠超過當年的海灣戰爭。

  ■新華社:伊拉克報道是重中之重

  新華社在此次的報道 中將體現出國際大通訊社的風範。據新華社中東總分社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9月份開始,新華社就開始制定調兵遣將的方案。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工作會議上,伊拉克報道被列為最重要的戰役之一,甚至提到“伊拉克報道事關新華社的榮辱”。到目前為止,新華社從國內增派到伊拉克及周邊地區的記者已經基本到位,共分為四組:伊拉克3人、土耳其2人、卡塔爾3人、科威特2人。至此,這四個地方的記者力量分別增加到了6人、3人、3人和4人,其中卡塔爾原來沒有記者站。考慮到伊拉克形勢複雜且關鍵,新華社還部署了奔赴巴格達的第二梯隊,其他地區也都制定了隨形勢變化的緊急方案。

  除此之外,新華社中東總分社已經對伊拉克報道做了週密的統籌安排,對報道的形式、體例、時機都已經召開多次會議研究部署。據介紹,在新華社中東總分社所轄的十幾個分社中,有7個是伊拉克的鄰國,另外還有與此次戰爭關係較為密切的以色列和埃及,這9個分社將承擔很大的報道任務,涉及的人員達到四五十人。考慮到這次戰爭將對世界格局及世界經濟産生重大影響,新華社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多個分社及國內人員都將不同程度地參與到相關報道中,這樣算下來投入的人力就更多了。

  中東總分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樣重大的國際事件中應該能夠聽到新華社的聲音,同時新華社的人員部署應該與我國的大國地位相稱,因此新華社對此次報道不遺餘力。作為國際性的通訊社,新華社主要是與路透、法新、美聯等知名通訊社及媒體競爭。在11年前的海灣戰爭中,西方記者被迫撤離之後,新華社從被佔領的科威特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報道的時效性和質量都令人耳目一新,令整個世界刮目相看,同時也奠定了國際大通訊社的基礎。11年中,各大媒體的技術裝備、人員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又是一次較量的好機會。新華社一定盡可能做出週密安排,在保證記者安全的前提下,只要還有工作條件,前線的戰士們一定堅守到最後,把新華社的聲音傳達到全世界。

  ■中央電視臺:五員大將奔赴海灣

  在戰爭隨時可能一觸即發的情況下,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率領的中央電視臺赴伊拉克報道組一行五人已于2月7日抵達巴格達,全國的電視觀眾已經在《新聞聯播》、《東方時空》以及滾動新聞中看到了他們從現場發回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手報道。前天夜間,記者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正在拍攝間隙的水均益。水均益告訴記者,中央電視臺一行五人住在巴格達的拉希德飯店,在我國使館的全力協助下,除了客房以外,飯店還破例租給他們兩個小會客室,其中一間已經被改裝成了簡易的工作間,工作條件還可以。由於剛剛抵達巴格達,除了正常的節目錄製以外,調試設備、辦手續、雇司機、請翻譯等很多事都要辦理,所以報道組還處於比較忙亂的狀態。“但是一個工作平臺很快會搭建起來,一切都會步入正軌。惟一令我們後悔的是,由於工作繁忙吃不上飯,我們無奈之下已經吃了不少從國內帶來的方便麵,那可是為應付戰爭到來儲備的‘戰略物資’呀!”水均益幽默地説。

  水均益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期間都曾做過戰地記者,重返巴格達對於他可以説是輕車熟路。他告訴記者,此次採訪從做新聞方面與當年的海灣戰爭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感覺到前來採訪的各國記者多了不少,當年記者有一兩百人,而目前在巴格達的外國記者已經將近300人。另外,伊拉克方面在通訊設備的使用區域和數量上也有了比以前更加嚴格的控制。

  據介紹,中央電視臺從去年9月份伊拉克危機剛剛開始時就著手準備報道預案,今年1月份啟動了派遣報道組的衝刺計劃,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于2月5日踏上了赴伊拉克前線採訪的征程。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準備防彈背心和鋼盔

  昨天記者找到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張宇清時,他高興地説,伊拉克簽證最近幾天就能辦好,一拿到簽證他將馬上啟程。問到此行有沒有想到自身的安全問題,這個能幹的小夥子説,他的行李裏已經準備了防彈背心和鋼盔,還沒忘了給自己買一份人身保險,“做記者的,趕上這麼一回不容易,這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將是很難忘的經歷。”目前,張宇清正在進行設備、業務方面的最後準備,他預計自己在伊拉克的時間將是“半個月到兩個月”。

  張宇清此行身上的擔子非常重,國際臺的廣播、平面、電視媒體都在等著他的報道,因此,文字、聲音、圖像他哪一樣都不能落。據國際臺國際部主任彭麗介紹,按照原計劃臺裏將派三人奔赴巴格達,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只有張宇清一人能夠在短期內成行。當然,張宇清到達巴格達以後不會孤軍奮戰,國際臺埃及和卡塔爾記者站的記者都在申請進入伊拉克。如果一切順利,國際臺在巴格達的前線記者將達到3至4名。另外,美國國防部日前向常駐華盛頓的外國記者發出了隨美軍採訪的邀請,國際臺的駐美記者也報了名。

  彭麗説,國際臺已經為此次報道制定了週密的計劃。為了不漏報消息,前方和後方記者制定了緊密相連的排班表,分時段盯緊消息源。“考慮到戰爭不會持續太長,我們連戰後重建的報道方案都制定好了。”

  ■香港媒體:為了伊拉克報道寧可少發獎金

  香港有線和無線電視臺剛剛從伊拉克返回,再次赴前線採訪的申請又擺在了伊拉克駐華使館簽證官的辦公桌上。香港無線新聞部經理謝彩雲告訴記者,他們最近又報了兩個名單,正在等待使館的回音。不少香港其他電視和平面媒體也在進行類似的準備。

  作為電視媒體,赴伊拉克採訪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作後盾。在伊拉克,通訊及傳輸報道是最大的開銷。謝彩雲説,他們一行三人春節前在伊拉克採訪一個星期,光租用衛星的費用就花了3.5萬美元,再加上其他的生活費用及辦理手續的費用就更多了。這次如果能再次奔赴伊拉克,又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不過,新聞部和電視臺對我們的熱情很支持,資金方面也很大方。我們每個部門年初都有預算,這次赴伊拉克採訪就花了很大一部分,大家都開玩笑説今年一年都沒有獎金可發了。儘管這樣,大家還是希望能到新聞第一線去,對於記者來説,這是最寶貴的機會。”

  記者了解到,除去上述媒體,《環球時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中央媒體、本報及《北京晨報》等北京媒體以及個別地方媒體都在進行派遣記者奔赴巴格達的週密運作。在一觸即發的伊拉克戰爭中,中國的百姓將有機會閱讀到出自中國記者之手的鮮活的戰地新聞。

  ■新聞學者:這體現了中國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喻國明教授認為,中國記者踴躍前往伊拉克採訪,既是中國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表現,也展示了在中國新聞政策逐漸開放的形勢下,媒體的迅猛發展,以及中國記者具有了更高的專業追求。

  喻國明説,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近年在迅速提高,中國人也越來越融入到國際大家庭中。國際形勢的變化對中國國內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經常關係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國人必須了解國際上的風雲變幻。受眾希望了解更多更真切的國際新聞。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媒體為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必然要加強對國際重大事件的報道。

  此外,中國的新聞政策近年來日益開放。以前只有新華社等少數中央級媒體才能進入到這類國際事件的現場。現在有更多的媒體也有這樣的機會。報道有價值的新聞是記者的專業追求。新聞往往在有矛盾衝突的地方,而戰爭是矛盾衝突最極端的表現,也是最能出好新聞的地方。中國記者踴躍前往危險重重的伊拉克採訪,正是表現了這種可敬的專業追求,同時也將從更多角度帶給國內的人們最希望了解的事實,拓寬中國人的國際化視野。 (馬寧 程婕)

責編:趙瑋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