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國內年終報道:對話四大工程指揮者(圖)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6日 23:36)

  央視國際消息(晚間新聞):在保持了多年高速行駛後,以大規模開發西部、大投入上馬基礎設施為動力,中國經濟快車再次提速。2002年,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動送,四個縱橫華夏大地的巨大工程,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源大調度,開始改寫21世紀中國經濟區域的版圖。


  青藏鐵路總指揮部指揮長盧春芳:人在北京,心在高原,對於明年的工作安排, 我們已經考慮了一段時間,而且國家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已經開了第五次會議,確定了明年的建設方針,我們明年安排投資是五十六個億,比今年要多幾個億,鋪軌要鋪190公里,那麼唐古拉山以南的線路,橋梁等等要完成百分之五十以上,我們要上將近三萬人,在這條線路的最高峰唐古拉山這一帶也要展開施工; 青藏鐵路,我們講難是難在三個方面,也就是我們所稱的三大難題,先説高山缺氧吧,我們這條線有960公里,走在4000米以上的地段,4000米以上,空氣是非常稀薄,按照醫學專家的講法是不適宜人生存的,那麼第二個就是凍土,凍土問題尤其是高原凍土,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對於我們青藏高原 修建鐵路來説也是我們成敗的關鍵,第三個難題就是環境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當然我們知道我們所經過的高原和有很多保護區,可可西裏保護區,還有三間原,自然保護區,比如它們在産崽期間,要經過鐵路,你要是基建轟鳴,人員施工,它不走,我們就要停下來,讓它過去,將來鐵路修通了怎麼辦,要給它留通道,也就是説讓這些動物能夠自由的通過,僅僅格爾木到唐古拉山這一段,我們就建了25處野生動物通道,植被這個地方,是比較奇缺的,也是倍加關注,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説施工的時候,把草皮鏟在一邊,保護起來了 施工完了,在把它恢復。


  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副局長許新宜:由於這個南水北調工程,它是一個涉及大半個中國的水資源調配工作,這樣的話,在經濟、社會、環境各個方面都能顯出它巨大的效益,有一種情況是很難想象的,就是老百姓錢有了,但是缺水,你説他怎麼能夠實現小康社會呢,這是很難辦到的,所以説我認為南水北調工程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

  記者:明年南水北調工程將在哪些方面繼續推進呢?

  許新宜: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批准以後,並不意味著這東中西這三條線都能夠馬上就實施,按照國家的基本建設程序的要求,還要走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然後再到招標等等這些步驟,明年的工作我們重點是要做好東線第一期工程,中線第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工作。

  記者:那南水北調對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們老百姓來説會帶來什麼樣的益處呢?

  許新宜:東線第一期工程,中線第一期工程,總的投資主體工程投資是1240億,它每年都可以創造18萬左右的就業機會,我們北方地區由於缺水引發了很多的生態環境問題,比方講河道斷流、地下水超採、河口淤積、地面沉陷等等都是很嚴重的,由於缺水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那麼由於增加了這些水量以後,缺水的地區生態環境將會有很大的改善。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工程項目經理部副總經理吳宏:按照中國石油(總公司)的安排,投産的時間是分了兩步,第一步要求我們在明年的年底,也就是在2004年的1月號,中國石油的天然氣要到達上海,在2005年的1月1號全線要貫通,也就是在2005年的第一季度上海就能用到塔裏木的天然氣了,應當説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我們東部應當是天更藍了,水更清了,西部的人民則是把埋在地下的資源優勢變成一种經濟優勢,通過西氣東輸的建設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拉動我們國家的各行各業,包括鋼鐵工業,包括其他的各行各業都能發展。


  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趙希正:西電東送總體上是三大通道,還有一個是南北互動,東北和華北已經聯網、華北和華中正在聯網、現在福建和華中已經聯網了,最後是全國聯網,所以2002年西電東送的事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取得的很大的進展。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