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2002國際形勢回顧:大國的舞臺 大國的責任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9日 23:59)


江主席夫婦歡迎布什夫婦訪華

  央視國際消息(世界報道):一年前我們在回顧去年的國際形勢的時候,全世界還都沉浸在911事件所帶來的震憾當中,這種震憾從那時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裏,911事件産生的余波遍及世界各個角落,在很大程度上牽動著全年國際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點就是,世界各主要國家面對恐怖主義這個共同敵人的威脅,在共同維護國際安全方面達成了共識。大國之間在處理相互關係時注重尋求合作,減少糾紛,增加理解和信任。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各國領導人之間的來往多了起來。

  位於北京西部的園林式建築釣魚臺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成為我國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國賓館也已經有43年了,在這40多年裏這裡每年都會接待幾十個來自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今年造訪釣魚臺國賓館的外賓數目與往年相比並不多,但卻格外引人注目。


江澤民主席與普京總統簽署中俄聯合聲明

  記者:今年2月和12月,美國總統布什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後訪問了我國,這兩個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的國家元首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同一年來到北京,這一方面顯示出美俄兩國重視發展與我國的關係,同時也表明,面對恐怖主義威脅的時候,大國之間的磋商和合作更加密切。

  布什總統抵達北京這一天正是30年前他的共和黨前輩尼克松總統跨越世界上最寬的海洋來到中國的日子,同樣的日期傳遞著一個同樣的信息,那就是中美兩國建立健康成熟的合作關係是雙方共同的需求。當時,江主席説:“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和對世界和平肩負的責任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世界期待中美兩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説:“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確實取得了重要的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兩國在反恐、經貿、反擴散等領域進行了廣泛而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同時,兩國在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也保持了密切的磋商和協調。這些進展的取得,都是基於兩國廣泛的、共同的利益。中美之間確實存在分歧,但是我們擁有的更多的是共同的、重要的利益。”

  正像江主席可以用流利的俄語和普京總統交談一樣,中俄兩國關係中有著許多的共同點,兩國近十年來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發展建設性夥伴關係,直至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連續上了三個大臺階,現在雙方的高層交往十分活躍並已定期化、機制化。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協作也非常密切。普京總統曾經説中俄關係是“一架調整好的機器”,這是對中俄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的一種形象的比喻。


“西部白宮”

  在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中部有一個小鎮叫克勞福德,這裡遠離城市,人口也不多,平時的氣氛幽靜而祥和,象這樣的小鎮在美國有千千萬萬個。但是和美國千千萬萬個小鎮不一樣的是,克勞福德小鎮附近一所牧場上的主人在2001年的時候走進了白宮,成了白宮的主人,克勞福德小鎮的知名度迅速竄升。

  美國總統布什去年一月上臺以來,他經常要回到他三年前在克勞福德附近買下的牧場上度幾天假,度假期間,白宮班子也會隨布什從首都華盛頓移師到牧場辦公,美國人因此把牧場叫作“西部白宮”。今年10月25號上午,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來到這座布什總統的私人牧場與他舉行了兩人一年內的第三次會晤。此前在今年5月,胡錦濤副主席也對美國進行了成功的訪問,會見了美國高層領導人。青草、木屋、隨意的裝束透射出兩國領導人的親密和坦誠,也反映了中美兩國關係的健康走勢。

  在江主席這次訪美前10個月,2001年1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美期間也前往克勞福德牧場,他成為造訪這座“西部白宮”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在那次會晤中,美俄兩國領導人重點討論了取消或修改1972年簽署的《反導條約》的問題,當時雙方沒有就這個問題達成協定。7個月後,美國政府今年6月13日正式宣佈單方面退出《反導條約》,這是美國政府推行“先發制人”政策的一個步驟,同時也徹底打破了維持30年之久的全球戰略平衡,俄羅斯出於自身實力的考慮在這個問題上作出妥協,換來美俄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合作階段。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停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涅瓦河畔已經快100年了,它見證了聖彼得堡城市名稱的幾度變更,也見證了生於聖彼得堡的普京是怎樣一步步走進克裏姆林宮的。今年這艘飽經滄桑的軍艦又見證了幾場足以改變世界全局的重要的外交活動。今年五、六月間,在前後不到20天的時間裏,美國總統布什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先後來到聖彼得堡,美中兩國領導人都在這裡會見了普京總統。俄美、俄中領導人的這兩次會晤與一系列重要的條約和文件聯絡了起來。

  今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第二次峰會在聖彼得堡舉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了這次峰會,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晤。在那次會議上,上海合作組織六個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關於地區反恐機構的協定》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明確了上海合作組織今後的發展方向和指導方針,在機制化、法制化建設和重大領域合作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今年5月25日,美國總統布什在完成了對莫斯科的正式訪問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連袂來到聖彼得堡。俄美兩國領導人幾天前在莫斯科剛剛簽署了俄美《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的條約》和《俄美關於新型戰略關係的宣言》。這兩份文件中宣稱,俄美兩國相互視為敵人和戰略威脅的時代“已經結束”,兩國將攜手應對新的全球性挑戰和威脅。普京和布什分別在簽約儀式上發表講話。俄美領導人的這次會晤和他們簽署的兩份重要文件被認為是大國關在911後發生重大變化的突出標誌,俄美關係進入了新的戰略互信與合作時期。

  今年5月,俄羅斯又與北約簽署《羅馬宣言》,成立了以俄羅斯-北約理事會為代表的20國機制,11月,北約在布拉格峰會上完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東擴,原來同屬蘇聯,現在與俄羅斯近在咫尺的波羅的海三國以及其它四個中東歐國受邀請加入北約。對於北約的東擴,俄羅斯低調應對,普京表示願意加強與北約業已建立的“20國”機制,發展與北約的合作。二戰結束後曾經主宰世界數十年的兩極對抗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成為了歷史。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説:“第一個方面就是各大國目前都是以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作為自己主要的政策取向,他們為此也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大國之間互相依存的程度也在增加,現在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是大國之間的矛盾和分歧還是依然存在的。所以,既合作又鬥爭,是當前和今後大國關係的一個基本的特徵。”

  從1991年冷戰結束到911事件以前的十年間,中美俄三國領導人之間的互訪和會晤屈指可數,但是從去年911事件到現在14個月的時間裏,中美和美俄領導人都見了五次面,在三國領導人頻繁交往的同時,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還有一些地區性大國都在更廣闊的領域表現出了加強協調與合作的態勢。

  面對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交織的複雜的國際形勢,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政治家都在尋求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穩定的途徑。釣魚臺、克勞福德牧場和聖彼得堡這三處地方只是大國領導人縱橫捭闔的舞臺的一角,它們見證了新世紀之初世界在和平與發展主題下的一幕幕外交風雲。

責編:趙國臣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2002《國際時訊》回眸:人與動物 相親相愛(2002/12/19/ 19:09)